为什么现代人总是空虚(当代年轻人觉得空虚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现代人总是空虚(当代年轻人觉得空虚的原因是什么)(1)

橘子汽水的秋天

想知道为什么这代年轻人为什么会觉得越来越空虚,我们就得先了解一下空虚指的是什么?

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

空虚是指是“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

其实这个解释还是有点空泛的,《人的自我寻求》一书里写到:空虚不仅指许多人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而且指他们通常对于自己的感受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当他们谈论自主性或者哀叹自己无力作出决定时,事情就会立刻变得非常明显,即他们潜在的问题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没有明确的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个体过于在意社会的要求,而忽略了内心的声音,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的一生会是什么轨迹,出生、上幼儿园、上兴趣班、上小学、上补习班、上初中、上补习班、上高中、上补习班、上大学、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抚养孩子长大、看着孩子成家立业然后孩子再重复一遍你的人生经历,虽然略有不同,但大节点一致。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放牛娃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没有?

记者问:“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呀?”

“放羊。”小娃娃答道。

记者又问:“放羊为了什么呢?”

“挣钱。”

记者再问:“挣了钱呢?”

“娶媳妇。”

接着问:“娶了媳妇呢?”

“生娃。”

记者不放弃:“生了娃呢?”

……男孩沉默了好久好久也没有说话,直到记者打破了沉默

有人可能会问了,那这跟年轻人的空虚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其实还挺大的。这代的年轻人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贫富差距大且阶级已经固化的时代,是一个可以通过手机轻而易举看世界却也只能通过手机看世界的时代。

很多人看到了这世界的繁华,看到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看到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就极度渴望也拥有那样的生活。而在网络上各种媒体、自媒体的鼓吹下,将“月入过万”“年入百万”“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买房买车”这种目标灌输到每个人的意识里,让人们不自觉的用这套标准去对比自己与别人的差别,看到与别人的差距,但又找不到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于是越来越焦虑,也就越来越容易被一些“月入过万”、“年入百万”吸引和洗脑。这是一部分人空虚和焦虑的原因,对生活无从下手。

还有一部分人,心思细腻,善于思考,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如何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没有被这种风气同化,他们似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迫于这个社会大众化的标准,迫于生活的压力,迫于周围人的闲言碎语,迫于对未知的恐惧,迫于对舒适圈的贪恋,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可能是自己的梦想过于高大上,也可能是自己愿望过于遥不可及,也可能是他们懒,让他们把实现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理想、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计划,一次次的搁置,一次次的沉到心灵最深处。

现在的社会,过于强调被社会所接受,所以当社会和现实的准则与你的标准产生冲突,且你也被洗脑成“觉得社会的准则比你的标准重要”的时候,你的空虚感、无力感就产生了。因为你终究是骗不了你自己的心的。

其实每个人都是从他人跟自己的互动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获得他对自己现实中的大部分的感觉的,但是这种由外部得来的感觉必须是客观的。不可以完全依赖于别人对他的感觉,更要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解决空虚的办法是什么呢?(重点来了)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屏蔽掉外界的杂音,做你能做的事!做你想做的事!

●问问你自己,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何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这种方式行不通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外界的眼光?拜托,等你过上了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还会在乎那些人曾经的讥讽和嘲笑吗?那是你成功路上的基石啊!

●最后送一句话给大家,与诸君共勉!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