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消费者权益保障(今年双十一)

市消保委说,10月20日至11月16日,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网购消费投诉17342件,较去年同期增长52.8%。网购商品类投诉居前位的是服装鞋帽(2238件)、家居用品(1135件)、化妆品(1027件);网购服务类投诉居前位的是快递(1383件)、会员卡销售(707件)、餐饮住宿(705件)。详见↓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01

促销活动名不副实,

消费者付款遇价格“膨胀”。

“双十一”期间,商家和电商平台竞相推出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和折扣优惠,有些商家同时推出充值让利、会员加购、优惠券、满减等优惠活动,但规则告知不清晰,甚至在页面宣传上误导消费者能以超低价格购买商品,消费者实际付款时却无法享受优惠,价格莫名“膨胀”。

双十一消费者权益保障(今年双十一)(1)

02

超长售卖后期价格下调,

消费者感觉被割“韭菜”。

今年的“双十一”早早开启预售模式,多轮大促接踵而至。不少消费者投诉反映,在11月1日前的预售阶段,通过直播间、官方店铺等渠道付完第一轮优惠折扣活动的尾款后,却发现商家、平台在11月1日至11月11日推出的第二轮大促优惠中商品售价更低,甚至一些商家、平台明确承诺保价,对外宣传为“全年最大力度促销”,后续仍下调价格,消费者感觉被割了“韭菜”。

双十一消费者权益保障(今年双十一)(2)

03

商家服务能力待提升,存在

发货慢、漏发货、售后不及时等问题。

从消费者投诉来看,与经营者服务能力相关的投诉较为集中。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经营者服务能力的期待值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商家、平台在今年的“双十一”策略部署上,更注重营销推广,而对服务质量有所忽略。投诉主要反映商家发货慢、漏发货、售后不及时等问题。

双十一消费者权益保障(今年双十一)(3)

04

借势“双十一”营销付费会员,

消费者付款容易退款难。

今年的“双十一”活动也在向视频网站、外卖配送、办公软件等服务类消费领域延伸拓展,平台、商家瞄准这一商机,纷纷打着低价让利、超级权益的旗号推广营销付费会员,但一些消费者付款后却发现“上了当”。

“双十一”期间,全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会员卡服务类投诉707件,同比增长9%。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夸大宣传、承诺权益难兑现、付款后不支持退款、购买后随意变更优惠规则等。

05

消费者购物热情高涨,

快递服务类投诉大幅增长。

消费者“买买买”需求加快释放,带动快递服务类投诉显著增长。今年“双十一”期间,全市消保委系统共收到快递服务类投诉1383件,同比增长了1.68倍。消费者投诉主要反映快递迟延派送、擅自签收、丢件、破损等。

双十一消费者权益保障(今年双十一)(4)

资料:市消保委

来源: 上海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