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

老周最近觉得自己浑身乏力、没有精神,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反胃、经常拉肚子的现象,儿子担心老周的身体,带着老周去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医生说老周这是脾胃病

老周纳闷儿,脾胃病不应该是胃肠道有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自己还会觉得乏力、没精神呢?医生告诉他“百病皆有脾胃生。”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1)

你理解什么是“百病皆有脾胃生”吗?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因为脾胃所引起的不适?你知道如何养好脾胃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

一、“百病皆有脾胃生”?

1.脾胃的功能

西医学认为,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脾脏破裂将会导致大出血,脾脏最主要的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反应,脾脏中拥有数量庞大的红细胞,具有储存血液的功能。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2)

2.脾主运化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能够将我们摄入肠胃的饮食、饭菜,腐熟成为精微物质。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将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

并且脾胃具有化生人体气血的功用,中医学上称脾胃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就相当于一个发动机以食物为燃料,产生能量。

中医上一直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气的思想理念。因此平素体内痰湿较重的人群,也可能是由于脾胃运化失常所导致的。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3)

脾胃运化人体水湿,运化失常就会导致体内湿气加重,出现面容浮肿 大便溏泄、头重如裹等不良症状。

3.消化系统常见病

人体营养的来源,各脏器器官的运转与维持,全赖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

如果消化系统,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身体各方面营养匮乏,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如果患了这些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日常注意防护保养。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4)

二、脾胃病的病根在哪?

1.饮食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上班族,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火锅、冰激凌撸串儿等,暴饮暴食,增加肠胃的运化负担,导致各种脾胃疾病的出现。

2.作息不规律

长期熬夜、吸烟、饮酒,也会对胃肠道造成一定性的刺激。熬夜会造成大脑皮层受刺激,胃肠道蠕动加速,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熬夜喜欢吃夜宵的原因。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5)

其次,吸烟饮酒,尤其是饮酒会刺激胃肠道,对胃肠道黏膜造成损伤,严重者甚至引起胃溃疡、胃出血。

3.劳思伤脾

中医学认为忧思伤脾,平素思虑过度会损伤脾胃。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理解,如果心情不好,就会吃不下去饭,时间一长脾胃的功能自然会受损。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6)

4.久病伤脾

长期处于患病状态或者患了慢性消耗性疾病也会损伤脾胃,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肝硬化、腹水等疾病,导致患者食欲不振、纳差,从而气血化生无源,身体素质进一步减退。

三、健脾养胃三大法

1.生活规律,合理膳食

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少熬夜、早睡早起,晨起后喝一杯温开水,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7)

平时适当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并且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

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不要过度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清淡饮食。

2.粥养胃

为什么说粥养胃,这是因为粥里面一般都是以杂粮为主,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并且粥容易消化,一般不会在胃肠道内堆积,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8)

但是如果是平时血糖比较高的人要减少粥的用量,因为我们平时会把粥熬的很软糯,这时容易升血糖。

3.养胃贴一贴——肚脐贴

脐疗最早来源于殷商时期,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对肚脐贴疗法大为赞赏,并在自己的《参同契》一书中,列举出了自己的组药方法,其组方是艾绒、花椒、干桂圆、酸枣仁等药物。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9)

制作简单,只需要将各种药物捣碎成末,然后糊成药丸的样子,用医用胶带贴敷于肚脐处即可。

肚脐贴药物组成中,花椒大辛大热,具有温中健脾祛湿的功效;干桂圆补血养胃安心神;酸枣仁益胃生津,补养肝肾;艾绒温补脾阳。组合在一起,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10)

其简单方便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式很适合当今学习和工作忙碌紧张的上班族,只需要在晚上睡觉前将其贴在肚脐处,第二天醒来后将其揭掉就行。

脾胃病怎么自我调理(百病皆由脾胃生)(11)

如果觉得自己制作的不够专业,也可以选择成品来使用,更加可靠、方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