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老夫妻的心酸(两位异性老人的同居互助养老)

一对老夫妻的心酸(两位异性老人的同居互助养老)(1)

原标题:离开——剖析真实人性,探索互助养老

十年前

徐大姐58岁,身体健康,能歌善舞,性格热情开朗。李大哥63岁,身体比徐大姐更好,每天从5里外的森林公园挑井水回家煮饭,健步如飞,没喊过累。他们都是丧偶的独居老人,每晚一起跳广场舞,成了好朋友。

一对老夫妻的心酸(两位异性老人的同居互助养老)(2)

舞友们不但每晚跳舞,白天也经常一起玩。爬山、打牌、聊天、聚餐等等,玩得不亦乐乎。男人的话题大都是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女人的话题大都是养生、美食、旅游、家事。可徐大姐讨厌女人话题,不愿意与那些婆婆妈妈的娘们一起玩,偏偏喜欢混在男人堆里,聊美国总统大选,聊奥运金牌得主,聊台海局势,聊贪官污吏,聊国计民生。

李大哥发现徐大姐与其他女人不同,很大方,很豪爽,无论是结伴爬山踏青,还是到农家乐游玩,经常自费买些水果、点心分给玩伴们吃,其他女人很少有她那么大方,于是暗暗喜欢上她了。

看到李大哥伟岸的身材,幽默的性格,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微笑,人缘很好,徐大姐动心了:"与他共度余生该多好啊!"

……

在那个春光明媚,遍地开满野花的季节,20几个网友爬上当地的一座风景秀丽的高山,唱啊,跳啊,享受着和熙阳光带给他们身心的快乐。徐大姐把李大哥叫到避静处,问:"我们互助养老,做最好的朋友,可以吗?"李大哥假装不知:"什么叫最好的朋友?"徐大姐的双拳轻轻捶在李大哥宽阔的胸脯上。

李大哥高兴地一下子抱住徐大姐,在她脸上一阵猛亲。 从此,徐大姐就搬到了李大哥的房子里,两个人同居了。

……

他们相见恨晚,视对方为生命的全部,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尽情享受最美的夕阳。滨江路上有他俩散步的背影,山坡上有他俩牵手的笑声。他俩对熟悉的朋友都微笑着点头招呼,人们看到了他们的恩爱甜蜜,羡慕嫉妒恨。夏天,他们去高山避暑;冬天,他们去海南过冬。东到上海外滩,西到乌鲁木齐,北到漠河,南到天涯海角。旅游路上,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们幸福的足迹。

李大哥说:"我每月才2000 多元,你每月4000多元。旅游和家里买的鸡鸭鱼肉,大部分钱都是你出的,我对不起你啊!"徐大姐回答:“啥子对不起嘛?钱个嘛,纸个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的你的不是一样吗?”

……

两人同居前,徐大姐的独生女儿结婚在千里之外,每年春节才回家耍几天。李大哥只有一个儿子,工作在遥远的北方,两三年才回老家看一次老爸。这对孤男寡女的确太寂寞了,每晚面对孤灯,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两人同居互助后,揭开了生活新篇章,他们那个乐呀,局外人根本就体会不到。

徐大姐因病做胆囊切除手术,李大哥每天陪护在身边,又是在家里熬粥送到医院,又是轻言细语安慰。李大姐在住院的10多天里,像女王一样受呵护,很快病好出院。李大哥切菜不小心伤了手指,徐大姐就完全承担了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的家务,不让他的手沾一点水、用一点力,伤口迅速痊愈。

……

徐大姐的女儿说:“妈妈,李叔叔工资低,家里的柴米油盐、水电气费,你不要让李叔叔花钱了,和别人结伴外出旅游、聚餐时,你也别让李叔叔花钱,要抢先付款。我每个月发1000元红包给你。”

李大哥的儿子说:“爸爸,我工作忙,不能在你身边尽孝,多亏了徐阿姨来照顾你。我知道你脾气好,妈妈生病10几年,你耐心照顾了10几年。现在,你要像对妈妈那样对徐阿姨好,不要让她受一点委屈。我每个月给你发100元红包,你用来给徐阿姨买她最喜欢吃的水果。”

身边有心爱的伴侣陪着,远方有孝顺的儿女惦记,李大哥和徐大姐甭说有多高兴了,认为一个人最好的命也不过如此,他们一定会这样无忧无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牵手走到120 岁,然后在某一天夜里,双双在同一秒钟无疾而终。

十年后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十年互帮互助,十年相依相偎,十年形影不离,十年发誓要生死相随。今天,命运在这里转了个弯。2020年8月18 号,山城热得像蒸笼,家里的空调凉爽无比。李大哥在客厅站着看电视,突然,高大的身躯轰然倒下。坐在沙发上的徐大姐急忙打了120。

一直健康,从未吃过药,几乎没生过病,怎么就得了脑溢血?坚强的李大哥不得不服年龄,不得不服疾病,不得不乖乖躺在病床上。住院三个月,徐大姐每天陪伴,端茶递水,喂药喂饭。脑溢血是慢性病,以李大哥的条件,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只好出院。住院期间,除了医保报销,还自费8万元。可李大哥哪有8万元存款呢?他倾其所有,才凑足3万元, 另外5 万元还是徐大姐赞助的。

……

李大哥出院回家后,徐大姐耐心服侍,她每天累得不行,自从在医院和家里照顾李大哥以来,几个月时间足足瘦了20斤,体重从近110多斤降到90斤。

善良的李大哥不忍心徐大姐受累,他打定主意,对徐大姐说:“本来,你与我互助养老,是为了获得快乐。10年来,我们在一起的确很快乐,可是,现在我病了,吃喝拉撒都要你帮助,你快乐吗?肯定不快乐,这已经背离了你互助养老的初衷。”

徐大姐说:“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

李大哥说:“可我不愿意。我不能自私到让你继续为我牺牲。经济上、体力上、时间上,你都为我付出太多,我无以回报。现在我唯一能回报你的就是让你离开!”

徐大姐说:“我走了你怎么办?”

李大哥答:“如果我有钱请保姆来照顾,你不至于太累。可我只有两千多元的工资,根本就请不起保姆。如果让你继续照顾我,恐怕我还没有病死,你早就累死。所以,我希望你尽快离开,我去养老院就行了!”

……

于是,68岁的徐大姐和73岁的李大哥,两个相爱的人,两个一起互助养老,走过十年幸福路的老人不得不分开。那天晚上,他们抱头痛哭,哭得那么伤心,哭得那么不舍,哭得那么感天动地!

徐大姐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家。李大哥把自己的房子以每个月300 元租出去,住进当地一家廉价养老院。这家养老院专收憨傻痴呆、失能失智的患者。李大哥同宿舍的几个人,除了他智力正常,其他几个都是傻子。他每天都要面对着这几个疯疯癫癫、时而大哭大笑、时而跑进跑出的室友。好在徐大姐每隔十天半就会来看他,与他说说话,给他带来喜欢吃的沙琪玛和水果。

(作者:清泉)

编者按:这是作者认识的两位老人的故事,他们晚年的爱情让人羡慕,但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惋惜。老人同居互助养老,是一个美丽的、令人憧憬的养老方式,两个人不但要情投意合,互相欣赏,还得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否则,只能同甘,无法共苦。

因为当互助的一方失去自理能力,又不具有雇佣护工的经济条件时,同居者会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钱、辛苦、甚至把自己累病,去照顾一个半路结合的人吗?

再说,自己就是真爱对方,但是如果两个人都没钱,雇不起护工,自己年事也高,身体不好,怎么有能力承担起照顾对方的责任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经济条件不好的人,最需要互助养老,因为他们不但请不起护工,而且连好点的养老院都住不起,这就需要一个互助养老的联盟,依靠成员多、互助规模大、实现多帮一,才能避免个人互助力量有限的无奈结局。你对互助养老联盟感兴趣吗?请关注本号交流。

本号致力于打造一个公益性的互助养老交流平台,结识互助朋友,了解互助养老资讯,参与养老交流,请点击本号头像关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如果你有老年故事要通过本号发布请私信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