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

自古以来,人类面对外太空充满想象与好奇,因缺乏正确的科学知识,常常将赤红色的火星认为是“灾难”的象征,因此,火星也被称之为“荧惑之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设备被研制出来,人们可以观测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不仅增长了人们的学识,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1)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为了更好地观测外太空、研究宇宙,不少国家都开始建造先进的观测设备,其中,美国作为科技大国,在航天领域更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上个世纪便建设了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在当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陆地大型射电望远镜,那就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2)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是美国耗费了2.6亿美元倾力打造的,主要的作用是观测和研究外太空的星球以及接受、研究、破译来自宇宙的信号

当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建设成功后,引来了无数科学家的观摩,也都愿意投身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建设和研究,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不再满足于现阶段的观测要求,再加上成本维护费用太高,美国不堪重负。在种种因素下,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就此没落,逐渐被废弃。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3)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位于美属波多黎各岛的山谷中,最大口径达到305米,后来因观测需要将其扩建为350米。

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两次严重的电缆事故,并且导致接收设备平台坠落损毁了射电望远镜反射盘表面,故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已经无法再使用,除非重建。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4)

实际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在损毁之前便频繁出现因老化导致的故障,但是美国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维修和维护,导致该望远镜缺陷越来越多,最终只能够走向废弃的道路。

从下面图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表面已经是杂草丛生,破损不堪,根本无法维修,只能任其不断的锈蚀,最后成为垃圾场。科学家也表示基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如今的状态,唯有重建才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出路。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5)

中国天眼

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废弃后,人们将视野转向了中国自主建设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是中国耗费20余年建设的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正式投入使用,在这使用过程中,给天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6)

很多人好奇中国天眼的作用是什么?

就目前而言,主要是用于搜索脉冲信号宇宙中的脉冲信号是不间断且稳定的,利用脉冲信号的特性,寻找信号来源,定位星球位置,为日后打造星际导航系统提供基础。

所谓的星际导航系统就和北斗导航系统一样,在地球上,我们能够通过导航前往任何目的地,在宇宙中,我们可以通过脉冲信号实现精准定位,前往特定的区域,不至于在茫茫宇宙中迷失方向。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7)

除此之外,中国天眼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寻找地外文明。

地外文明一直是人类研究宇宙的重点之一。长期以来,科学家也在试图寻找地外文明,但始终没有收获。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8)

中国天眼的建成,让中国在天文学领域逐渐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秉着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格局,邀请世界各国的天文学者到中国天眼进行研究工作。这些年,中国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中国天眼的监测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不至于像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那样老化、破败,就是最后沦为“垃圾场”。

最大的天眼变成垃圾场(斥资2.6亿美元建造的)(9)

其实,我国对中国天眼在设计上也下了很多的功夫,以便能很好地应对各种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天眼的外形像一个锅盖,如果遇到大暴雨就会出现积水情况,科学家为此设计了排水系统,有效防止该类事件的发生,大大延长了中国天眼的寿命以及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

如今,中国天眼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相信随着科学家的不断发现和研究,我们会实现目标,建造星际导航系统,找到地外文明。对此,你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