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花工艺(山东手造产自临沂)

春光旖旎,桃花绽放日前,记者从市区驱车沿着327国道行驶大约一个半小时,来到“刘氏翻花”代表性传承人刘庆怀的家乡——平邑县铜石镇高庄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翻花工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翻花工艺(山东手造产自临沂)

翻花工艺

春光旖旎,桃花绽放。日前,记者从市区驱车沿着327国道行驶大约一个半小时,来到“刘氏翻花”代表性传承人刘庆怀的家乡——平邑县铜石镇高庄村。

一进刘庆怀的小院儿,满眼都是制作翻花用的各类小部件:各色贴纸、木棍儿、大大小小装满翻花成品的纸箱。“这是我之前的工作室,现在主要用来存放制作翻花的原材料和各类成品。”刘庆怀介绍说。

翻花,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制品,在民间流传已久。早在清代以前,人们称它为“翻花”“仰天翻”,后来又称之为“变花”“十八翻”。改革开放初期,人们习惯称它为“艺术之花”。翻花以构图多样、色彩艳丽、特色鲜明见长,体现了民间艺人的质朴,是广大农村春节期间喜庆和谐、家庭美满幸福的象征。

作为民间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刘氏翻花” 2013年才被正式定名。刘氏翻花制作工艺复杂,一件成品下来,通常要经过粘纸、凿切、修边、罩染、晾晒、剪纸板、粘木棍、合口、整形、包装等十几道工序、40余天时间。

作为刘氏翻花技艺传承人,刘庆怀自幼受爷爷、父亲的熏陶,对翻花制作情有独钟。近年来,他经过刻苦钻研和外出学习,对传统翻花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设计,赋予了图案古朴、构思巧妙、变换自然、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刘氏翻花以新的时代气息。

拉开翻花中间的三条彩色拉花,将其收拢,上下左右变化为三个彩球或纸花,彩球上面布满蜂窝孔,球上顶花,花里有花、花中交花,花姿优美、栩栩如生。今天,刘氏翻花的品类已多达30余个,其中“金刚葫芦娃”“超级爱心”“十八变”等颇受群众喜爱,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也带动了高庄村一批孤、残老人的创收。

“现在,我的主要精力就是跑展会庙会和景区做销售,制作翻花主要由村里的老人们来完成,我付他们加工费。”跟随刘庆怀,记者来到高庄村一翻花加工户家中。架着双拐的沈永荣大娘告诉记者,自从老伴儿去世后,近几年,她靠着加工刘氏翻花,每月能有近3000元的收入。

2014年,刘氏翻花制作技艺被临沂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刘庆怀被评为临沂市十大优秀非遗传承人。去年,刘氏翻花制作技艺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报融媒记者 闫春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