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

在所有的网生内容之中,“网络大电影”绝对是个奇葩的存在,你可能没见过它的真容,但绝对有听过它的传说。大部分情况之下,它被包装成一个财富神话,似乎影视圈瞬间有了发家致富的捷径。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2015年,网络大电影《道士出山》以28万的成本,获得了高达五六百万元的回报,投资回报率之高,羡煞旁人。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1)

近年来,互联网自制内容日渐多元,不管是网络综艺、互联网脱口秀,还是网剧,都日渐成熟,每个门类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尽管存在一些争议,但各有拥趸,已蔚然成风。唯独这“网络大电影”,只有卖方的吆喝声,很少听到买方的应和声,观众层面的反馈极少,“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点开各家视频网站的“网络大电影”目录,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光是片名,就已经将汉字表意空间、暧昧指数、攀龙附凤发挥殆尽。

假如你对B级片有一定了解,并且也观摩过几部“网络大电影”,那你会发现其实两者完全是两码事。昆汀塔伦蒂诺现在拍的虽然不是典型的B级片,但是他却受这个类型深深影响,当你看他在纪录片《并不十分好莱坞》(Not Quite Hollywood: 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中神采飞扬地讲述那些“启蒙教材”的时候,也能被他带动感受到这其中的一些魅力。《并不十分好莱坞》纪录的是澳大利亚B级片的兴起和发展,从名字也可以看出B级片是主流电影趣味的反面。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2)

《并不十分好莱坞》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3)

昆汀在纪录片《并不十分好莱坞》中为B级片代言

B级片的趣味另说,只是在中国网络大电影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感官刺激极致化”的B级片来,甚至连重温港片的粗粝感、生猛和多元性也很难做到。各家视频网站都是自审的,所谓的尺度并不比网剧更宽。有从业人士总结出一部网络大电影的成功元素主要有三项——“片名、海报、前6分钟”,之所以是“前6分钟”,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影片前6分钟为免费试看,观看之后决定是否付费,会员则免费观看。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4)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网络大电影大都是“挂羊头卖狗肉”,要么山寨,要么软色情,要么神鬼僵尸……片名勾魂海报火热,实际内容“与包装完全不符”,“有沟”就算良心了。光搭车《港囧》的就有《巷囧》、《避风港囧》、《澳囧》……拼的不是内容,而是整合营销能力。就目前而言,网络大电影,卖得就是片名,钓的都是“凯子”。

2 广电还没让下架,说明这生意还没成气候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5)

前一段时间,多部热门网剧被责令下架,不管从哪一方面,网剧的制作精良程度都远远超过网络大电影。关于网剧的争议,更多是建立在代际鸿沟基础上关于内容消费的分层,网络大电影更多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俗”,之所以还没被像网剧那样责令整改,那说明它的影响力还不够,这把火还没烧旺到成功引起消防队的注意力。这是网络大电影的幸运,也是它的悲哀。中国的传媒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某个内容领域刚刚开始市场化之时,总是先靠尺度抢占市场,比如1980年代的商业电影,1990年代的都市报,前些年的中国电视,现在的网络剧和网络电影。这很好理解,市场新生事物,政府监管不严嘛。不过在中国,光靠尺度是蹦跶不了多久的。

“网络大电影”其实是“微电影”的一个变种,但微电影各个方面也比“网络大电影”精致很多。微电影在表达的局限上太大,也没有很好解决盈利模式的问题,很长时间沦为广告载体,到了最后,很多的微电影都已经不是“植入广告”,而是“品牌植入剧情”。即便如此,在微电影时代也有《老男孩》等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6)

《此间的少年》海报,下方小字:2010北京大学学生会出品

其实,微电影时代也有长片出现,但还是归在“微电影”的名下。从制作方来看,分业余爱好者和专业制作团队两种,类似所谓的UGC和PGC之分。前者一方面有很多的大学生作品,比如2010年北大学生拍摄的改编自江南小说《此间的少年》的同名电影,时长126分钟。另外一支路子比较野,2012年一部叫做《四平青年》网络视频在社交网站广为流传,片长73分钟,这部制作粗糙但带有生猛的民间气息的乡村黑帮片被很多人点赞,剧中人物“二龙湖浩哥”一时火遍全网。据相关报道,《四平青年》所有演职人员都是吉林省四平市人民剧场外聘的一些跑场二人转演员及职工。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7)

相比于这些民间业余爱好者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系列片《青春期》则由光影华视、友缘影业、芭乐联合出品,从2011年开始第一部就有商业规划。《青春期》定位“青春性喜剧”,要做中国版的《美国派》,目前已经做了3部,第二部《青春失乐园》在相关报道中被称为“《青春失乐园》成为国内首部不登陆院线,而是通过网络播出创造收益的电影作品”。目前的第四部又名“青春期3D剧场版”,看上去是要上院线的节奏。

如今,《青春期》的女主角赵奕欢已经成为多部网络大电影的女主角,如《玩的就是艳遇》、《后备空姐》、《上位2之盛筵 》、《校花驾到》……软色情风格出奇一致。当年的《四平青年》草台班子也被招安,先后推出《二龙湖浩哥之风云再起》、《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四平青年3之偷天换日》等网络大电影,国际化包装土掉渣。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8)

3 院线电影门槛提升,网络电影大有可为

早在几年前,国产恐怖片还经常能够出奇兵,经常以小博大,其中最传奇的莫过网传7万投资获得1600万票房的《B区32号》,从《大众电影》杂志看到的另外一个数据说是成本140万,该片在豆瓣评分仅为2.3,导演为《战狼》的制片人,提到这部作品称“算了,太丢人”。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500万元投资,实现票房9000万也传为“美谈”。超高的投资回报率诱惑下,国产恐怖片市场一时间狼烟四起。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9)

《道士出山》,召唤林正英,呵呵

据说,投资方对恐怖片的青睐还建立在一种大数据分析上,说在视频网站的点击量上,不管是国产还是外国片,恐怖片都比其他类型高出许多。恐怖片的其他分支装神弄鬼都能糊弄过去,但是这个题材中的僵尸片却很难登上大荧幕,不管是港产的林正英系列还是外国的丧尸片。网络大电影便成了僵尸题材的大出口,以最热门的《道士出山》为例,制作粗糙另说,故事完全是对港片的劣质模仿,第一部结尾竟然把林正英直接搬了出来。这个系列到了第三部,已经学起了好莱坞大片,拆分成上下两部投放,不如干脆剪成几集的网剧,那刷点击才划算。

201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水涨船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院线电影的门槛也变得高了起来,马太效应凸显,游戏规则发生变化。根据电影票房数据库,2015年票房在250万以下的院线片竟然有100多部,如果算上宣发费用的话,基本都是赔得底朝天,这其中恐怖片更是重灾区。2016年初有一部网络大电影在推广文稿上称“血拼三千万重磅打造”,查了一下这其实是一部院线片,但是票房仅有49万,基本没怎么卖出去,所以重新包装一下当成了“网络大电影”发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拼院线片,提前做好定位方为上策。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10)

一部有龙标的“网络大电影”

尽管网络平台可以称为院线电影的补充,但不代表它是粗制滥造的回收站。《心迷宫》、《疯狂的石头》的成本也不过200万,网络大电影完全可以在一些相对实验的类型上搞搞新意思。中国没有艺术院线,那些真正爱电影的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去进行传播,而不一定要上院线。美国的Netflix也在推网络电影,威尼斯获奖影片《无境之兽》就是直接上线Netflix。根据美国多家媒体报道,本届圣丹斯还未开幕,Netflix就先发制人,跟各大影院发行商抢生意,在行业内掀起了一阵风浪。

被低估的国产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敢攀附B级片)(11)

《无境之兽》海报,最上方:A Netflix Original Film

商业类型片也可以做的体面一点,早在2015年3月,爱奇艺就与王晶签下了6部网络大电影的计划,每部投资将超千万,并将启用郑伊健、林子聪、周秀娜等演员,就在不久前,王晶、郑伊健、周秀娜等主创出席发布会,宣布《我的极品女神》将于3月上线爱奇艺。或许2016年网络大电影会有一些改观。

一件商品,最起码的底线应该是:人们在消费之后没有耻辱感。

【文/杨文山】

投稿、应聘记者职位请联系邮箱:794206937@qq

或(电话/微信):18801497413

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资讯与交流平台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追求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公号,微博,博客,网站,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新浪、网易、腾讯、搜狐自媒体等10大平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