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里有家规(你家有家规吗)

你家有书面的家规吗?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一个人做事如果不讲规矩,是很难成功的。

不论是单独一个人、还是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皆如此。

既然有规章制度,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遵守呢!

央视七套军事栏目有这样六个字:“守规矩,打胜仗。”

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能不能打胜仗,应该看谁的武器装备厉害、看谁的后勤保障到位、看谁的将帅指挥有方、看谁的士兵训练有素,这些才是主要的。守规矩,能打胜仗吗?

红军创建初期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增加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就是人民军队最基本的规矩,大到“一切行动听指挥”,小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都有规定,而且编成歌曲人人会唱,时时牢记。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解放军官兵,全员提前学习“入城规定”。

规矩,古已有之,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实行“书同文,车同辙”。

国学大师李炳南老先生,曾把居家、处世、聚餐、出门、旅行、庆吊这些古老的规矩汇集成书,取名《常礼举要》。

现代社会,除了不断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还有许多现代礼仪修养等等,这也是规矩的与时俱进。

时过境迁,现代社会中的许多年轻人懂得老“规矩”的人越来越少,也有人把老规矩视为过时的封建陋习。

其实不然。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规矩就是“礼”通俗外化的表现,里面包含的是儒家“推己及人”的智慧和“正己化人”的人文关怀。

好的规矩永远是在传播中存在和发展,在漠视中畸变甚至消亡。

家庭里有家规(你家有家规吗)(1)

很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中国小伙出国留学时谈了个外国女友,遇到红灯时,小伙看着没人就要拉女友过去,被女友痛斥:“你连红灯都敢闯,还有什么不敢做的?”不久两人分手了。

小伙留学归国后,谈了一个中国女友,两人出去逛街遇到红灯,小伙乖乖地等,又被女友痛斥:“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还能干什么?”

前几年被网民调侃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管红灯绿灯,只要凑上许多人,不管红绿灯、不论有没有车辆,就可以集体过马路,斑马线概念更是淡漠。而规规矩矩等红绿灯的人,会被别人笑话:“都没车了还不走,真傻!”

这两年,只要有红灯,在两边耐心等待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人好像看不见红灯继续行走的个别现象,其中有些看起来是农民(没有歧视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平时习惯中没有红绿灯概念。

有一个孩子问爸爸:“为什么很多人都在闯红灯,我们却要一直等绿灯?”

爸爸回答:“爸爸希望你成为一个守规矩的人,这不是守给别人看的,而是为自己守规矩。”

为什么是“为自己受规矩”呢!

家庭里有家规(你家有家规吗)(2)

牛群冯巩的一个相声中曾经说到,小摊贩在城市乱摆摊,被城管人员“约束”的趣事。从这个相声中,我有以下感想:

如果小商贩在出摊时,能遵守市场管理规定,城管管谁去?

小商贩不守规矩在先,城管人员严格管理在后,而不是城管人员不近人情随意执法在先、好像是在欺负普通百姓。

小商贩摆摊是为了生活,但这不是不守规矩乱摆摊的理由。

小偷小摸也是为了生活,有人会支持他们吗?肯定没有吧。

如果小摊贩们为了生活,都可以违反城市管理规定,随意摆摊设点,那城市就不是城市了,城市街道就变成乡下的路边集市了。那样,不仅仅是影响城市面貌,而且影响城市比农村多得多的车辆和行人。

一些网民会因为一些城管人员的野蛮执法,而对这个行业和职业持有偏见。有些网民对摆摊的普通百姓怀有怜悯之心,就认为城管就是没有人情味的职业。

其实,城管行业早已经开始文明执法甚至温情执法了。

家庭里有家规(你家有家规吗)(3)

大家都在排队购票,一个人心急火燎的直接插队到最前面,因为他马上要误点了。大家高兴吗?如果他真的是误点了,给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应该都会允许他插队的。但是如果有许多人都插队呢?或者是虚假的原因呢?或者不打招呼、直接插队,大家肯定是不乐意的。

没有规矩的社会,就是一团乱麻。

没有规矩的国家,就是一盘散沙。

没有规矩的军队,就是游兵散勇。

没有规矩的家庭,是否能兴旺发达?

没有规矩的学校、班级,是什么样的?

没有规矩的单位,是否有发展力与生命力?

没有规矩的个体,社会也不会容纳。

因为社会是大家的,不是谁家的,更不是个体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