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1)

每一个制度的出现,都是基于当下最急迫的问题,科举制也是这样,科举制初始其实并不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制度,也是一个急就章,目的不是为了所谓"扩大统治阶层的政治基础",而是为了夺权,或者说是源于政治计算。分析科举制为什么出现,首先要知道在科举制之前都发生了什么?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2)


科举制前面都发生了什么---八柱国关陇军人集团

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在边境设置了六个军镇拱卫大同,这些军镇的军官最终演变成了关陇军人集团,并且最终在陕西关中地区"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创造出四个王朝,西魏,北周,隋和唐。

关陇军人集团轻门阀,重功业,北周的八柱国,宇文泰,李虎,于谨,独孤信等,皆"当时之良将,名世之功臣",隋、唐皇室与其将相大臣几乎全出于关陇军事贵族集团。杨忠子孙为隋朝皇族,李虎子孙为唐朝皇族,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那是个动乱的年代。

关陇集团由于是军人出身,他们对事物的看待方式和以往魏晋以来根深蒂固的士族门阀的观念有很大不同。而从"九品中正制"中获益良多的山东士族,"整齐人伦,分明姓族",王、崔、卢、李、郑等河洛间的代北山东大家族,通过知识垄断,历经魏晋逐渐形成了门阀。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不管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他们也看不起关陇军人,关陇集团建立的王朝也看不起山东士族,唐太宗对山东士族的评价是"全无官宦人物","贩卖婚姻"。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3)


科举制前面都发生了什么---两派力量的争夺与平衡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人势力集团和另一个有点"暴发户"感觉的军人集团中间当然有不同。这个斗争历时很长,有时变的很血腥,尤其在唐太宗的继位之争"玄武门之变"上。

帝位继承权是以文武功业还是按照周朝传下来的宗法嫡长子继承制。士族集团垄断知识和由此带来的声望,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王珪、魏征就是其中之首,"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支持太子李建成。但最终使李世民登上王位的原因还是关陇集团重文治武功的集团传统,唐太宗获得了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夺嫡成功,即使唐高祖犹豫不定。

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的矛盾,也可以通过唐太宗临终的人事安排发现他的无奈。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4)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死,以长孙无忌为太尉总负责,于志宁为侍中,张行成为侍中、高季辅为中书令,李勣为左仆射。
在上述核心机构的配置中,于志宁出身关陇贵族高门,是西魏八柱国于谨的曾孙,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舅,褚遂良是顾命大臣。选择的两个山东士族,张行成年事已高,而高季辅则威望不购。关陇集团的力量强于山东士族,唐太宗要保持关陇贵族的稍微强势,但他也不敢把权利交给关陇集团导致一家独大,让唐像北周、隋那样,被下一个关陇军人取代。在关陇军人和山东士族间玩平衡,唐太宗的担心当然有道理,隋朝就是这么倒下的。什么样的政策才能够让皇帝最强,这是隋炀帝和唐太宗都在考虑的问题,隋炀帝确实有一个好办法。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5)


科举制前面都发生了什么---隋炀帝的困境

隋炀帝面临的问题其实和唐太宗一样,既不喜欢山东门阀也不喜欢关陇集团,他想出的摆脱办法就是科举制。表面上看,科举的原因是隋朝需要更多的人才,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唐代的科举每年定期举行,常设的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比隋代有所增加。唐太宗时,“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其实隋炀帝的心思就是;稀释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政治影响,利用科举。

其实唐太宗的心思也是;稀释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政治影响,利用科举。

隋炀帝到唐太宗的科举制度只是初创,到了武则天,因为武则天的个人原因使科举制度又出现了不明显但很重要的变化。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6)


科举制前面都发生了什么---武则天个人在其中的特殊情况

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发展和推动是有原因的,唐太宗设立的"关陇优先"的构想到了武则天就执行不下去,因为武则天家族并非关陇集团,唐代骆宾王说武则天"地实寒微",突厥可汗默缀也说"武氏小姓"。武则天其父武士彟虽然说也是“元从功臣”,但根本没有左右关陇集团的实力。关陇集团看不起武则天这个唐太宗"才人"出身的女人,武则天也不能掌控关陇集团。山东士族则连唐太宗都不放在眼中,更鄙视武则天,武则天实际上面临着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的不合作的双重压力。

她针对这两种压力采用的方法就是隋炀帝和唐太宗的成法,但鉴于她面临的形势,她做了一个变动,另有深意、非常高妙,武则天的办法就是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

科举制度是在哪一年被废掉的(为什么设立科举制)(7)


"明经"和"进士"两个科目,明经考的都是经典的经义,只要熟读背诵经典即可,这对山东士族有利,山东士族们家里有的是经典书籍。

进士科考的是时务文章,这就需要脑筋灵活,社会阅历,分析事物的能力,需要各种能力的综合,很有难度,就不是那些只抱着经典“不管事务、只尚请谈”的山东士族的专长了。

我们可以想见她的设置对关陇集团和关东士族的影响,效果就是把官僚任命权收归自己,削弱关陇军人集团对政局的影响,同时也打击了山东士族。科举制非常有成效,关陇集团在此后慢慢消亡再也没有在中国历史上以集团面目出现,而山东士族再也不能凭借门阀就获得官位,他们都被科举制度慢慢淘汰,唐朝平静了。

欢迎关注 历史料理师 我是王不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