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9月3日在巴伦支海中立水域上空发现多个不明飞行目标,随后俄方出动米格-31BM战斗机进行拦截驱离。具体一点当天美国出动了RC-135侦察机,英国方面则派出了哨兵R1侦察机,两机配合进行抵近侦察行动。

除此之外,挪威空军一架P-3C“猎户座”海上巡逻机也抵近侦察,俄罗斯北方舰队防空部队同样出动米格-31BM进行侦察识别。不过根据俄罗斯方面宣称,米格-31全程严格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双方没有发生危险操作。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1)

米格-31战斗机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2)

挪威P-3C海上巡逻机

作为北约最强大的预想对手,俄罗斯总是面对无尽的海空骚扰、挑衅,虽然目前欧美各国疫情影响之大远超想象中的敌对压力。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刻也没有停歇,近段时间围绕俄罗斯各种军力展示不断,包括此前8月份连接5天时间多架B-52H战略轰炸机抵近威慑。俄罗斯同样出动苏-27战斗机进行查证和拦截,甚至还出现苏-27在驱离B-52H过程,直接追进了丹麦领空意外。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3)

苏-27拦截B-52H轰炸机

类似的场景对于苏-27来说是常态,至少在这两个家伙服役生涯中,类似这种伴飞、驱离不知道已经上演了多少次。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4)

苏-27拦截B-52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全球到处找不痛快是不分时间场合的,不仅在俄罗斯这么干,这段时间也围绕着我们闹个没完没了。不过俄罗斯被称之为战斗民族,这绰号不是白叫的,不仅在战时表现神勇就是和平时期面对北约同样下死手。

苏联时代继承战时不惧牺牲撞击敌机精神,在和平时期逐步演变为以击伤、迫降为目的,甚至将该战术写入作战条领。定义为:在确保我方装备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主动撞击方式对逼近我方控制区不明方进行警告攻击,逼迫其远离我方控制区或将其俘获。有了明确战术指导,冷战时期就发生过两起相当典型的拦截事件,包括:黑海舰艇撞击(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5)

以小搏大撞击效果图

1988年,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约克城”号巡洋舰和“卡伦”号驱逐舰,打着无害通过旗号在苏联基地之外7海里海域侦察。吨位更小的苏联“忘我”号护卫舰,以及”SKR-6“号警戒舰奉命拦截,在体积上相差太大警告无效后。苏联军舰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信号,然后各选一目标进行撞击,世界流氓被吓到在双方都付出损失后撤离。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6)

撞击场景

和海上撞击相比,空中拦截同样危险系数相当高,1987年9月13日,同样是挪威空军P-3B反潜机在巴伦支海沿苏联海岸线侦察。苏联方面起飞一架苏-27战斗机进行驱离拦截,各种警告之后不识相的P-3B没有离开的意思,对此苏联飞行员开启空中手术刀前的装备工作。

战斗民族犀利的眼神可不是谁都能模仿,面子不要就等着挨揍。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7)

犀利的眼神

调好位置的苏-27开加力冲击,座舱盖完美避开P-3B螺旋桨,用左侧垂尾硬生生将P-3B翼下一台发动机划开。手法相当高超,就如同大师级医生的手术刀一样快捷,P-3B一台发动机瞬间停车,苏-27则做了个右翻滚回家检修。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8)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

艺高人胆大,战斗民族不光有伏特加进行加持,其实更多的是作战风格向来如此,硬碰硬才能让对手知难而退。同样道理,北约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已经到了一个极点,双方虽然都在延续冷战时期猫抓老鼠的互动游戏,但擦枪走火可能性还是有的。历史就在眼前,也许在战略挤压下万一双方冲动一下,或者空中互动太频繁冒出火花,那么像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重演完全有可能。

当年苏-27战斗机上的战果历历在目,米格-31也不在乎多一个这种战绩,反正送上门的不要白不要。

北约为什么不提供大杀型武器(巴伦支海手术刀再现不难)(9)

P-3战果记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