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

哈哈

公元前356年,

秦国国君秦孝公的办公区来了一位外籍“砖家”。

1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1)

秦孝公以古礼接待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砖家”,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沮丧和焦急。几个月前中原诸国的国君们在国内某一线城市召开了洽谈会,并展示诸侯们各自封国里灿烂的科技、文化、军事成果时,并没有邀请这位同样来自西边大国的国君。这还不是重点,要命的是,从洽谈会上传来的情报显示,各国所展示的科技、文化、军事成果所达到的高度,秦孝公治下的这个国度几乎无一能企及。

秦孝公是足够励精图治的,所以问题就来了,落后的原因在哪里?

他认为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一批名副其实的“砖家”用科学理论来帮助引领这个诸侯国前进。于是他和当时其他诸侯国君一样发布了一系列招聘引进人才的文件。这个时候,这位“砖家”便远涉山水来到秦国,步入秦孝公的办公区。

商鞅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2)

这位“砖家”叫公孙鞅,来自魏国。他抱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面见了秦孝公,俩人座谈了许久。公孙鞅对秦孝公说,以华夏地理的西往东阶梯式压迫特征,秦国的地缘可能利于向东作战,但发展区域经济文化方面却没有东方诸国得天独厚,这就已经失于地利了,而论人才,秦国更不具有优势,东方富庶之地长期受中华灿烂文化的教化,人才济济,团结对外,秦地就又失于人和了,怎么才能让秦脱颖而出呢?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3)

公孙鞅将笨重的竹简放在案上,说,答案就是依法治国。只有将经济建设、军队建设等领域置于法治的轨道上,让制度的稳定来代替君臣们的朝令夕改,保持制度的连续性,国力才能取得突破,而这是东方诸国目前还没有意识到的,秦地如能先行则有望在几十年内赶超东方诸国,诸侯们在召开洽谈会时秦国才有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可以拿得出手,这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秦地的国家安全和对外扩张需求才有可能得到满足。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4)

秦孝公大悦,一拍桌子说,干!

这样公孙鞅终于用自己的科学理论说服了秦孝公,并成为秦地改革的总策划,中国历史第一次成功的变法就这样发生了。公孙鞅以法家学说为指导理论,甚至将《法经》里的很多条款直接摘抄作为秦国律法,对各个领域进行规制调整。

重农抑商

他对农耕和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重农抑商,一定程度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流通,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

推行县建制

他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建制,强化了中央权威。

军功晋升制

他以军功晋升制代替爵位世袭制,这样自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从此成为那时的战斗民族。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5)

公孙鞅本人也因战功获封商十五邑,

“商鞅”由此得名。

而变法显然触犯了当时的许多利益既得阶层,连太子也带头反对,当然被他老爸教训了一顿就不出声了。后来秦孝公百年,利益既得阶层们对商君不满,直接导致了商君被处死的惨剧。

但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发生了,太子——也就是继位后的秦惠文王——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目睹了变法的正确性,意识到了变法后保持制度稳定对富国强军的至关重要性,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商君的改革思想和改革后的制度保存了下来,也就是制度的连续性得到了保护,代代相传,没有出现别国频频出现的朝令夕改。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6)

所以,后来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如果说一国在一场战争中打败另一国是出于偶然,那么一个国家连续干翻了六个国家,一统中国,则一定是具有某种内在必然性。

中国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造就的富国强兵,永远是一个成功的教案。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7)

文丨然哥

编辑丨大愚

图丨网络

<第1032期>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8)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9)

入群加小编微信zhf4013

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有什么启示(远古时期的依法治国)(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