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趵突泉名字的来历(趵突泉之泺源堂的前世今生)

走近趵突泉公园,观赏三股水的地方,当属泺源堂前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济南趵突泉名字的来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济南趵突泉名字的来历(趵突泉之泺源堂的前世今生)

济南趵突泉名字的来历

走近趵突泉公园,观赏三股水的地方,当属泺源堂前了。

今年夏秋季节,济南可谓雨水丰沛,昨天趵突泉的实时水位已达28.88米,是二三十年来最高水位。

观赏趵突泉喷涌的盛况后,我转身(无数次)又一次走进了身后的泺源堂。然后,穿过后门,循序走进了第二进和第三进院落。

我小的时候,就知道趵突泉公园的三大殿。听老人说叫吕祖殿(吕祖庙),殿内曾经供奉过吕洞宾云云。

在我经历的几十年岁月中,三大殿内展示的内容发生过数次变迁。只是近年来,三大殿内供奉的内容基本固定了下来。

查阅相关资料,现今的泺源堂、娥英祠和三圣殿的历史要比吕祖殿早得多。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就载有“历城有泺水,俗谓之娥姜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文字。宋朝八大家之一曾巩,于熙宁年间知齐州时(1072~1073年),将这里改建为二堂,并作《齐州二堂记)云:“起初,朝廷和邻近州郡使者、官吏来时,并无寓所,仅构筑临时馆舍,让其住宿,走后拆除,既浪费又简陋,故在泺水处建二堂,供客人居住,南堂临泺之源,称泺源堂,北堂对历山,曰历山堂”。

趵突泉畔修建泺源堂,用当下的话说,无疑于在景点或景区内政府建造的楼、堂、馆、所。达官贵人来视察、游玩或小住在这群泉之中近可观泉远可览景。

到了金代、元代后,泺源堂被改为吕祖庙,供奉道教领袖吕洞宾。后来,明朝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和历城县令吕黄钟,又改阁为祠,称“吕仙祠”。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观察何启图改历山堂为阁,上层祀文昌,下层祀钟离,同时将阁后李公祠改祀斗母,称“斗母宫”殿,但仍统称吕祖庙,

解放后不久,方才恢复泺源堂原名,前殿为泺源堂,面阔3间,进深6米,高架两层,歇山飞檐。红漆木槛柱,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蔚为大观。门上匾额,镏金隶书:“泺源堂”。抱厦楹柱,悬挂木刻展现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摘自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咏《趵突泉》诗句,当代已故书法家金芬书。殿前为卷棚式厦檐,楣额透雕云纹、彩亭、禽兽、花卉等图案,显得玲球古典。殿台临水,为赏看趵突泉景最佳处。现今室内展示有趵突泉的自然人文图片和文物,供游人游览。

中殿则设立为娥英祠,3槛两层,斗拱错落,红柱绿瓦,熠熠生辉,祀娥皇、女英。祠内立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坐像,籍以弘扬舜文化。门前悬挂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凤凰归矣,潇湘吟。”

后殿为“三圣殿”,祀尧舜禹坐像三尊。门前悬挂楹联:“趵突腾飞,三泉歌唱尧舜禹;中华昌盛,万代长明日月星。”

中、后殿楹联皆为济南当代著名学者徐北文教授所撰书。

如今的三座大殿,外围青砖白粉筒瓦坡顶墙,前后共有二进院落,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东西各设洞门,分别嵌砖刻门额“枕流”、“漱石”。墙壁设有花格透窗,与窗外景色相得益彰。墙外的潺潺流水、雪松、国槐、翠柳,还有那冬末春初的腊梅,都被摄入窗内。

东西两侧白墙之上,则镶嵌着明清以来王守仁、王钟霖等名人的咏泉碑刻,计19方。其中一座用玻璃罩起来的石碑,面北刻有清康熙皇帝所书“激湍”二字,面南刻有乾隆皇帝《再题趵突泉作》诗,人称“双御碑”。此碑原本不在此处,后移入泺源堂北面,在有效保护文物的同时,也为这处清幽的庭院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