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咳嗽治法(顽固咳嗽治疗选案)

顽固咳嗽治疗选案:陈博士按:我一直犹豫是否要出个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帖子,因为这个毛病非常的折腾,不仅患者,连医生有时候都觉得很无奈;我的手上有很多治疗成功的病例,当然失手的也不少,并因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就动了收集相关治疗整理一个治疗咳嗽的帖子的想法;咳嗽尤其是顽固性咳嗽时临床常见病,也是一个临床治疗起来比较麻烦的疾病,《内经》谓之“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且肺为娇脏,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身体内部病理产物叩击肺脏,金无不鸣也;且有时咳嗽乃临床正常排病反应耳,分辨清楚,尤为重要;古来所谓“医不治咳”既是指此;我自己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成人或儿童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也有所心得;近来阅读广东省名中医黎炳南教授治疗一例顽固性咳嗽病案,前后观之,颇受启发,选摘于此,以启来者;钟某某,女,40岁,1991年7月29日初诊因咳嗽1个月于7月13日人院曾屡服中西药及针灸等治疗阁效人院时咳频咳甚则呕吐、小便自遗,痰少而粘,恶寒,多汗咽稍红,心肺正常,三大常规检查及X线胸片、血沉等均无异常中医诊为咳嗽,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用健脾化痰治疗半月,症状未见明显好转7月29日邀黎老会诊时,咳嗽已逾1个半月,咳仍频,以下半夜至清晨为甚痰稀色白,咽痒,怯寒怕冷,遇风则咳,胸翁闷,时自汗,易鼻塞喜喝热饮,每晚夜尿2-3次病前曾多饮绿豆糖水近几年来时觉胸部紧束感,走路无力月经常提前8-10天,量少色淡查面色苍白,神倦乏力,气短声低时值酷暑(气温35摄氏度),仍着长衣2件,手足欠温咽暗红,舌淡暗、苔白,脉弱无力黎老据证分析,认为此乃下元虚冷,风潜阴络之咳证治宜温阳散寒,填补下元为主,佐以祛风搜邪、化痰利咽处方:肉桂、当归、防风、熟地黄、鹅管石、五味子、辛夷花、白芍、细辛、青黛、炙甘草,4剂每日1剂,复煎,分3次服8月2日复诊:咳嗽减轻,咽痒不甚,怯寒好转方药对证,仍守上方,再进4剂6日三诊:咳嗽减轻,怯寒大减,夜尿减少,惟觉口干喜饮此为阳复寒去之征,乃去温阳之品;处方:党参、毛冬青、麦冬、当归、北杏仁、熟地黄、女贞子、细辛、青黛、五味子、炙甘草,4剂4剂服毕,咳嗽已止,无咽痒,亦无恶寒,已如常人穿短衣、吹风扇续按前药加减调理出院时患者面有华色,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走路轻松,胸部紧束感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本例顽咳辨证论治,有几个要点:详询病史,抓住虚寒本质病由多饮寒凉引发,胸感紧束,为素体虚寒,“寒主收引”所致咳嗽以夜为甚,痰稀色白,肢冷怯寒,渴喜热饮,夜尿频多,舌淡暗,脉弱,足见下元虚冷无疑病在下虚,治咳非独治肺下寒犯上,乃至肺气上逆,咳嗽频作,咳而遗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治得其本而标证自除直击肯繁,大胆重用辛热时值大暑,《内经》有“用热远热”之戒然阴寒凝病,非辛热刚烈之品,不足以破其沉寒故重用肉桂以温阳散寒,伍熟地黄、当归、白芍填补下元,阳复血充,阴霾渐散,肺气得平,诸症乃减症有兼挟,佐用搜风除痰咽喉作痒,遇风作咳,人夜更甚,乃风踞阴络致咳之特征故重用善搜阴邪之细辛,配防风等祛之,又投鹅管石温肺化痰,合五味子敛肺纳气,因其咽呈暗红,虽下寒而上热未尽,故少佐青黛以清咽除热全方抓住主症,兼顾全面,药证合拍,乃有良效(免责声明:贴子中药处方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的中医处方,请咨询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顽固咳嗽治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顽固咳嗽治法(顽固咳嗽治疗选案)

顽固咳嗽治法

顽固咳嗽治疗选案:陈博士按:我一直犹豫是否要出个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帖子,因为这个毛病非常的折腾,不仅患者,连医生有时候都觉得很无奈;我的手上有很多治疗成功的病例,当然失手的也不少,并因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就动了收集相关治疗整理一个治疗咳嗽的帖子的想法;咳嗽尤其是顽固性咳嗽时临床常见病,也是一个临床治疗起来比较麻烦的疾病,《内经》谓之“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且肺为娇脏,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身体内部病理产物叩击肺脏,金无不鸣也;且有时咳嗽乃临床正常排病反应耳,分辨清楚,尤为重要;古来所谓“医不治咳”既是指此;我自己在临床上也经常见到这样的成人或儿童患者,在治疗方法上也有所心得;近来阅读广东省名中医黎炳南教授治疗一例顽固性咳嗽病案,前后观之,颇受启发,选摘于此,以启来者;钟某某,女,40岁,1991年7月29日初诊。因咳嗽1个月于7月13日人院。曾屡服中西药及针灸等治疗阁效。人院时咳频。咳甚则呕吐、小便自遗,痰少而粘,恶寒,多汗。咽稍红,心肺正常,三大常规检查及X线胸片、血沉等均无异常。中医诊为咳嗽,西医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经用健脾化痰治疗半月,症状未见明显好转。7月29日邀黎老会诊时,咳嗽已逾1个半月,咳仍频,以下半夜至清晨为甚。痰稀色白,咽痒,怯寒怕冷,遇风则咳,胸翁闷,时自汗,易鼻塞。喜喝热饮,每晚夜尿2-3次。病前曾多饮绿豆糖水。近几年来。时觉胸部紧束感,走路无力。月经常提前8-10天,量少色淡查面色苍白,神倦乏力,气短声低。时值酷暑(气温35摄氏度),仍着长衣2件,手足欠温。咽暗红,舌淡暗、苔白,脉弱无力黎老据证分析,认为此乃下元虚冷,风潜阴络之咳证。治宜温阳散寒,填补下元为主,佐以祛风搜邪、化痰利咽处方:肉桂、当归、防风、熟地黄、鹅管石、五味子、辛夷花、白芍、细辛、青黛、炙甘草,4剂。每日1剂,复煎,分3次服。8月2日复诊:咳嗽减轻,咽痒不甚,怯寒好转。方药对证,仍守上方,再进4剂6日三诊:咳嗽减轻,怯寒大减,夜尿减少,惟觉口干喜饮。此为阳复寒去之征,乃去温阳之品;处方:党参、毛冬青、麦冬、当归、北杏仁、熟地黄、女贞子、细辛、青黛、五味子、炙甘草,4剂。4剂服毕,咳嗽已止,无咽痒,亦无恶寒,已如常人穿短衣、吹风扇。续按前药加减调理。出院时患者面有华色,精神、体力明显好转,走路轻松,胸部紧束感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本例顽咳辨证论治,有几个要点:详询病史,抓住虚寒本质。病由多饮寒凉引发,胸感紧束,为素体虚寒,“寒主收引”所致。咳嗽以夜为甚,痰稀色白,肢冷怯寒,渴喜热饮,夜尿频多,舌淡暗,脉弱,足见下元虚冷无疑。病在下虚,治咳非独治肺。下寒犯上,乃至肺气上逆,咳嗽频作,咳而遗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治得其本而标证自除直击肯繁,大胆重用辛热。时值大暑,《内经》有“用热远热”之戒。然阴寒凝病,非辛热刚烈之品,不足以破其沉寒。故重用肉桂以温阳散寒,伍熟地黄、当归、白芍填补下元,阳复血充,阴霾渐散,肺气得平,诸症乃减。症有兼挟,佐用搜风除痰。咽喉作痒,遇风作咳,人夜更甚,乃风踞阴络致咳之特征。故重用善搜阴邪之细辛,配防风等祛之,又投鹅管石温肺化痰,合五味子敛肺纳气,因其咽呈暗红,虽下寒而上热未尽,故少佐青黛以清咽除热。全方抓住主症,兼顾全面,药证合拍,乃有良效(免责声明:贴子中药处方仅供参考,若有朋友需要使用帖子中的中医处方,请咨询医师后使用,本人不承担相关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