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

秦腔《斩单童》悲情文化,与世代传承的忠义文化,相互交织下的朴素正义人文情怀,如何用新观念来思考,有何现实意义

[文] 憂天的杞人

《斩单童》,是秦腔剧中流传较为广泛的一出折子戏,在西北大地上有着相当程度的受欢迎度,所谓源远流长,主要是比较符合老百姓的情感寄托,有较长的生命力,所以代代传唱,经久不蓑。

其中有一句戏文,道尽了英雄主义悲情色彩的大义凌然。那就是“二十年后报仇某再来”这句经典台词,被一代一代江湖儿女奉为危难时的金字招牌使用,所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性格,这种性格深深地镌刻在纯朴老百姓的内心深处。它是一种不畏生死,不惧艰险和反抗压迫的大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和文化基因。即便是时至今日,依然为多数人所遵循,为老百姓所喜爱,足见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内在强大。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1)

单童:

“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敬德擒某某不怪,某可恼瓦岗众英才。想当年一个一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今儿委曲求全该不该?单童一死心还在,二十年报仇某再来。刀斧手押爷法场外,等候小唐儿祭奠某来。”

隋未唐初之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群雄并起,为争天下各为其主,瓦岗山聚集了一大批英雄好汉,为黎民苍生打天,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但是行为危害到统治阶级的利益,故经不住朝庭的围堵封杀,最后各自溃散,于各地投奔不同的地方势力。

李世民的势力在众多诸侯中崛起,最后横扫天下,实现大一统。

《斩单童》故事就以是这一段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为背景而创作出来的秦腔剧目。单童为王世充效力,而王世充与李世民为死对头。在李世民打败王世充之后,单童被李世民部将尉迟敬德生擒,念其人品和武功盖世,不忍心杀之,各方结义兄弟前来劝降,但单童一心不事二主的坚毅性格,让劝降者无功而返。宁死不降特点,让单童的人物形象高大而伟岸,这也是老百姓传唱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童人生的最后一节,就是这一折《斩单童》的秦腔剧所唱部分。这折戏是法场之上,单童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各位前来祭奠的结义兄弟的评价,也对自己人生价值理念的集中诉说。他一生践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雄侠义气概。而相对于来祭奠的结义兄弟,单童认为自己做得还是可以的,可以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男子汉。

李世民:

“小王打马上土台,杀场祭奠雄信来。叫令人看过酒和宴。在叫雄信听心间。你不投唐王不怪,你今饮了这杯宴,管你魂儿上西天。”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2)

单童:

“小唐儿,我个儿啊!枪刀密密弓上弦,各样的祭礼摆周全。唐营里国公往前站,听某家与你表当年。曾不记儿父征南蛮,张刘二妇跪马前。儿的父一见起歹念,将二人骗入宫里边,黎民百姓遭辱残,禽兽为君都一般。三王子怀里抱儿娘娘,儿的娘以抱元吉眠。愧不将儿羞杀了,儿还敢人前卖浪言。”

李唐天下,唯一让单童笑话的,就是王室上下,男女情感混乱不正,这也是整个李唐王朝的基本特点,男女关系在王室的凌乱。对此反人伦的大不道行为,单童对李世民大骂。这也是其性格中特点,嫉恶如仇。

“舍得一身剐,敢把黄上拉下马。”对此,单童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臣不事二主,即使你李世民富有天下,我单童也不会和你这种人同流。

敬德:

“三军们看过酒和宴,我与单童奠阳关。单童饮了这杯宴,愿保你魂灵归西天。”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3)

单童:

“敬德,我把你个黑贼呀!我一见敬德冲牛斗,骂一声敬德黑炭头。不得时儿是铁匠手,生铁打就黑斧头。辞别你妻儿郎往外走,一心吃粮当军卒。三王子见儿面次藐丑,重打儿四十不肯收留。羞的儿难以回故土,山后去投刘武周。刘武周见儿武艺有,就封儿扫唐大督都。从戎不到一月正,得唐家三关八寨并九州。二十七县归你守,无一人敢闯儿的码头。徐茂公先生智谋有,历城县里把将求。他求来好汉哥哥秦快手,才是你黑贼一对头。一鞭两锏把红吐,你黑贼兵败在尽头。峡口谷里把唐投,一旦间别去刘武周。刘武周待儿如骨肉,怎忍撇刘把唐投。一臣二主真禽兽,单五爷怎比儿奴下之奴。”

从武功上来讲,单童并非敬德对手,为敬德所获。所以在这点上,单童是服气的,但对其人品不太感冒。那就是出生不好外加一臣二主卖主求荣。卖主求荣的行为天下人所不齿,更是单童一生所坚持理念的对立面。所以对敬德的数落也是不留情面的。这也是单童性格有血有肉为老百姓成喜欢的地方之一。

徐茂公:

“叫人看过了酒一盏,我与五弟奠阳关。五兄饮了这杯宴,聊表当年结拜情。”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4)

单童:

“徐三哥端杯酒把单童祭奠,好一似万把刀来剜我心。忍着泪压着气把兄呼唤,徐、徐三哥呃!进前来弟有话细对你言。哎,我的徐三哥呃!俺单童生世来不道人短,这也是太叫人无欺奈何。徐三哥不得时江湖游转,在大街摆下八字金钱。俺单童背小子大街游玩,你也曾与为弟掐算流年。你把弟生死八掐算一遍,言说是抱兄仇还得几年。弟夸你文字好八卦灵验,命小子搬你在二贤庄前。你言说二贤庄没可就站,修一座贤侠府兄把身安。这七月二十七秦母寿宴,我弟兄同拜寿同在宴前。我弟兄三十六一处会面,我弟兄贾家楼同拜香烟。我弟兄拜罢香无处立站,你一心上瓦岗改地换天。老杨陵率领着雄兵百万,他一心领大兵前来洗山。徐三哥听一言心惊胆颤,修小书叫罗成离了燕山。小奴才年纪幼末经大战,他不该在山上口出狂言。实想说拿杨陵要把功显,莫料想打败仗回上燕山。俺单童听皮言气炸肝胆,不用兵不用将单身上前。狼牙朔杀掉他闻风逃窜。,莫料想将为弟断在后山。无奈何跨下马天下游转,洛阳城王世充点赘招男。彩棚下众英雄也有千万,绣球儿飘打在为弟身边。洛阳城招罢新身荣贵显,为朋友落下了这个其间。你投唐不过穿衣吃饭,难道说李世民让你江山。你是牛我和你同卧牛圈,你是马我和你同槽来拴。咱二人死阴曹同游十殿,上刀山赴油锅冤仇才完。我待你这些好一概莫算,徐三哥待弟好当面一言。”

作为军师的徐三哥徐茂公,是整个剧中的主要叙事部分,这一唱段言尽了单童的大半生,其中一句“你投唐不过穿衣吃饭,难道说李世民让你江山。”是核心内容,兄弟反目成仇之事本来就很多,但不应该出现在你我兄弟二人的世界里。对此,单童是不高兴的,这就是单童的心结,你那么有才华为什么要甘为人下?

罗成:

“小将打马走一走,要你单童见阎罗。雄信饮了这杯宴,送你的英灵归西天。”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5)

单童:

“罗成!呃呃,我把你这短命的儿呀!我一见罗成气炸胆,骂一声罗成短命男。曾不记病倒洛阳县,命人役搬你在二贤庄前。我夫妻为你病生情破面,他说我为朋友惜爱银钱。俺单童听一言莫可怠慢,在大街请来了金府医官。你嫂嫂每日是病房来看,早煎药晚煎汤不用丫鬟。你嫂嫂那些好一切莫算,你有个侄女名叫金莲。虽然年纪小倒也灵便,叫一声罗叔叔细听儿言。出门人谁没有七灾八难,无七灾和八难赛过神仙。谁知你病一好良心大变,你不该回燕山祭奠祖先。临行时你对我盟下誓愿,若投靠短阳寿二十单三。到如今你还敢把我来见,难为你披人皮流落世.......间。”

忘恩负义是对罗成的最好评价,这是单童最看不惯罗成的地方,所以对罗成的骂要比任何人都要严厉。江湖中人最反感的就是这点,所以骂得多。有话就说出来的性格直爽,但直爽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

程咬金:

“见单五哥把众人全都骂遍,程咬金拜捧酒跪桩前。并非是见此情忍心不管,事到今弟也是左右为难。五哥!”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6)

单童:

“我一见七弟跪在桩前,不由我单雄信一阵心酸。程七弟你莫跪快快起站,进前来兄有话细对你言。唐营里众国公被兄骂遍,细思想咱兄弟无仇无冤。念结拜兄嘱托大事一件,程七弟耐着烦细听心间。一霎时大炮响人头两断,将尸首装在了棺匣内边。你嫂嫂她必然杀场祭奠,你劝她妇道人莫发狂言。你叫她在杀场莫可久站,将尸首搬在了二贤庄前。念结拜兄嘱托大事二件,你有个侄女名叫金莲。兄死后你还要多多照管,你叫她莫忘了杀父仇冤。选才郎理选个英雄好汉,千万间莫选那唐营里那些狗官。念结 拜兄嘱托大事三件,程七弟牢牢的记在心间。假若还哪一国兴兵造反,程七弟切莫到军阵之前。任凭他怎样定来怎样乱,推倒了小唐儿兄才喜欢。”

程咬金,是唐朝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传奇人物,三朝元老。去世时也比较可笑,竟然是笑死的。但从单童对程咬金交待后事和祭奠单童时下跪这两件事上足以说明,程咬金的为人处世的坦诚,这也是大家喜欢他的主要原因。当着辱骂过的新主李世民面,为过往结义兄弟下跪,其人品绝对是上等的。忠义两字让他表达地完美而无缺。这就是程咬金,一个兄弟们能信得过能托付后事的人。

在此也说明一个视死如归的英雄,在人生落幕前的牵挂。有不舍,也有坚持,这就是人们喜欢这一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道义与生死有两难抉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守卫道义,如此的难能可贵,怎么能不让人去沉思呢?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英雄梦,但在现实面前我们可能会有数不清的卑微,但一定要有一个伟大的英雄梦存在心里。

程咬金:

“五哥饮了这杯宴,愿你魂灵早上西天。”

单童:

“早上天来早上天,程七弟将酒往上端。单雄信饮罢这杯宴,我这里抬头 四下观。唐营里国公个个在,怎不见秦二哥今在哪边。曾不记秦二哥庐州办案,皂角林打死了店主李三。县太爷听一言气炸肝胆,将二哥打四十解上燕山。俺单童听一言莫可怠慢,急忙忙带银两奔上燕山。上下的众衙役一齐打点,才就下秦二哥活命回还。我今日挨了时朋友不见,一个个到了做袖手旁观。大料想唐营里无人敢斩,叫敬德你把爷送上西天。”

秦腔斩单童总共都骂了谁(英雄悲情文化与传统忠义文化)(7)

现实中,我们个人可能不会太出众,但一定不会让身边的人失落失望,在自己能力能及的范围,将道义做到自己能达到的高度。这是一个普通人的理想,我们也正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着。

有时候虽然悲情,但一定是道义使然。无法选择响亮的伟大,就默守内心的正直。从悲情中我们认识人生在世的价值。这就是这部剧的现实意义。

正义之士的人生之路,有所选,也有所不选。但不能违背社会的普遍价值共识来博取眼球,哗众取宠。

反思让我们清醒,未来还是无限可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