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博物馆铅字墙是什么(匾额艺术和文史知识)

科举博物馆铅字墙是什么(匾额艺术和文史知识)(1)

望重成均

科举博物馆铅字墙是什么(匾额艺术和文史知识)(2)

望重桥门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和大学有关的一些匾额,这类匾额在古代还是很常见的。

我们先从古代大学的名字说起。古代的大学叫什么呢?

西周建制,重视教育,在都城建有大学。西周的大学分作五个部分,处于中心位置的叫“辟雍”pì yōng,《五经通义》云:“辟雍,养老教学之所也。以刑制言之,雍,壅也;辟,璧也;壅水环之,圆如璧形。”辟雍周围环以圆形水池,水上有桥,桥上有门。故前代文士,亦呼云璧池。明代璩崑玉《新刊古今类书纂要》卷五《仕宦・国子监》里就写有:“国子监。又曰璧池。”

水池外围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所学校。明代陈继儒《书蕉》卷下写道:“周人立太学,兼五帝、二代之名:东学为东序,西学为瞽宗gǔ zōng,北学为上庠,南学为成均。”(我们知道韩国有个成均馆大学,由此得名的)。据记载东学学习射艺;西学学习礼。北学学习典籍,读书;南学学习乐舞。

周朝时各诸侯国都城也设有大学,叫做“泮宫”,规模比都城的大学小,按规定只能环绕半圆,称为“泮水”、泮池。

所以上庠、成均、辟雍、泮水、桥门、璧池、环桥等这些词语都是古代大学的代称。

辟雍,作为西周的大学,周围用水环绕,为啥呢?我们听汉班固的解释,《白虎通・辟雍》说:“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是为了代代相传,宣传礼乐,教化百姓,洗涤心灵。

到西汉汉武帝时始设太学,隋朝时改国子监,其后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设,明以后只设国子监,但在国子监读书仍称太学生。

“名列上庠”,“秀拔成均”,“成均拔秀”、“成均首选”、“成均拔俊”、“品重成均”、望重成均、“望重桥门”、“池上凤毛”、“辟雍升俊”、“辟雍拔俊”、“辟雍耆英”、“辟雍振藻”,以及“香腾璧水”、“香生璧水”、“璧水标名”、“声蜚璧沼”、“德重环桥”等这些匾额都是形容古代的大学生的,和我们今天说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是一个意思。本来能进入到太学学习的人,非才俊莫属,所以匾额多用如“拔秀”、“拔俊”、“首选”,“凤毛”、“香腾”、“声蜚”这些词来赞美他们的才华,“品重”、“德重”、“望重”,应是在校表现了,侧重于表扬他们的品德。

今天介绍到这儿,下期会有更多的精彩知识。

科举博物馆铅字墙是什么(匾额艺术和文史知识)(3)

名列上庠

科举博物馆铅字墙是什么(匾额艺术和文史知识)(4)

春风绣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