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用电需求都能满足)

尽最大努力保障居民生活用电(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用电需求都能满足)(1)

近日,在广西南宁市里当乡,随着最后一个台区改造项目顺利投产,该县白山镇、古零镇等7个乡镇共计38个台区低电压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十三五”以来,南宁供电局将电网资金优先倾斜贫困地区,先后投资67.16亿元开展电网升级改造和低电压治理,南宁网区44万户贫困户已彻底告别了低电压,实现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

优化电网网架结构

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由于村屯分布较散,供电损耗大、电压低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马山县民族村,有15个自然屯,居住着壮、瑶、汉等少数民族661户,3003人,其中贫困人口757人,该村村民房屋距离变压器最远超过2公里。“前两年我们一直为了村里用电的事情发愁,没有充足的电能,想发展养殖业、兴建扶贫车间都是纸上谈兵。”该村党总支书记蓝生敏回忆说,2019年供电部门先后投资了100多万元,对村里13台过载变压器进行增容,将8千米的10千伏线路进行全部更换,如今每个村屯都通了三相电,再也不用担心负荷过大导致跳闸了,产业也迎来了盼头。

结合农村电网发展规划和用电需求,南宁供电局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8座,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750兆伏安、35千伏变电容量253.9兆伏安,新建改造110千伏线路58.04千米、35千伏线路361.11千米、10千伏线路5417.67千米,新增10千伏配变容量1761兆伏安,0.4千伏低压线路5550.32千米,户表改造约25万个。经过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已实现1444个行政村,1946个自然村(屯)全部通动力电,满足所有自然屯通动力电需求。

建立供电台区动态监测

在消除扶贫村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中,近年来,南宁供电局按照“去存量、遏增量”的管控原则,建立新增低电压问题管控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电压监测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等成熟系统对新增低电压及重过载问题进行动态监控。

2020年3月,监测人员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监测发现,南宁隆安县那桐供电所低电压台区数量突增,低电压台区由上月的4个增加到当月的55个,且低电压台区集中出现在35千伏那桐站18时以后负荷晚高峰期间。经供电人员现场勘查证实,那桐镇、丁当镇有1500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采用夜间“催花补光技术”让火龙果在春寒季节继续开花结果,80万盏LED灯在夜幕下同时开启带动负荷大幅飙升,是造成该区域低电压用户激增的原因,供电部门通过监控系统对该区域用电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及时优化整治方案,为电网精准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7月底,该公司通过加强数据运用、动态监测台区电压波动情况,对贫困村的电压进行全面监测,同步进行实时治理,全面满足贫困地区的用电需求。

作者:刘丽红 黄德 蓝宗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