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一二三四五(15.周易系传解读)

作者:杨本枢

周易中的一二三四五(15.周易系传解读)(1)

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履虎尾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简单地解释是伏羲画了八卦,后人根据卦象研究出卦名、卦辞、爻辞;周文王根据八卦又演绎出64卦,64卦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以来,卦象、卦名、卦辞、爻辞组成了变易。

从“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分别列举了7个卦的一个爻辞来说明“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的规律,也是在说明64卦千变万化的道理。

由于篇幅太长,本讲不打算详细解析这7个爻辞的具体含义,只是针对“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的组合规律说明64卦的每一卦都可以变化成其他卦,几个卦可以组合成一个卦的方法。

特别说明的是,这是笔者的新发现,各种名著和各易学大师都没有就这种变化规律进行说明,他们只是就《系传》的7个爻辞进行解读。

我的发现是:将前6卦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新卦,第7卦的爻就是新卦中处于和第7卦同样位置的爻,称为变爻,占卜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变爻的爻辞。

1.中孚卦的九二爻。爻辞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初九爻。

2.同人卦的九五爻。爻辞是“先号啕而后笑。”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九二爻。

3.大过卦的初六爻。爻辞是“藉用白茅,无咎。”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六三爻。

4.谦卦的九三爻。爻辞是“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九四爻。

5.乾卦的上九爻。爻辞是“亢龙有悔。”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九五爻。

6节卦的初九爻。爻辞是“不出户庭,无咎。”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上九爻。

7.解(谢音)卦的六三爻。爻辞是“负且乘,致寇至。”子曰是孔子对该爻辞的解读。此爻作为新卦的变爻即六三。

组成的新卦是履卦“”,履的本义是鞋子,在卦中的含义是礼,引申为各种社会规则。履卦体现出来的各种社会规则恰恰印证了“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所体现的变化之义。因为社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规则,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同一国家的社会规则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与时俱进,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变”字。

《系传》的第7卦用了解卦的六三爻,而新组成的履卦恰恰也有六三爻,这绝不是巧合,应该是《系传》作者的精心构思。因为,如果履卦是九三爻就对应不上,可见,《系传》确实是想通过7个卦的7个爻来表达出“拟议以成其变化”的含义。

履卦的变爻是六三爻,六三爻的爻辞是“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大意已经在此文的前面部分解读过了。六三爻说明了变动中一定要量力而行,要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周易中的一二三四五(15.周易系传解读)(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