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

小雪节气

在上一条的文章里小北分享了

燕京八景之西山晴雪的美景

其余七景是什么,有什么来头

咱们一起看看吧

“蓟门烟树”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1)

“蓟门烟树”碑在德胜门外土城边,也就是今天的蓟门桥一带。《八景图》中记说:“门之外……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浮空,四时不改。”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2)

这一景致所在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如今已成为狭长的街心公园,在烦嚣的车流里静静地躺在那里,思索着古老的过去。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3)

在公园中有一幅“蓟门烟树”图,图上有诗:“云树依依接远愁,时来飞雨洒征邱,不知铜马坊何在,惟见桑乾水自流。”

“卢沟晓月”

卢沟即永定河,古来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桥,桥如长虹,有十一拱券门,四个华表。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4)

古时交通不便,京城距卢沟桥约是半天路程,京门送别,在此打尖,次日早行,鸡鸣时上路,但见明月当空,大地似银,卢沟桥上也是月色如霜,由此晓月的意境名传遐迩。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5)

“琼岛春阴”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6)

“琼岛春阴”碑位于白塔山东侧,“琼岛春阴”在《八景图》中被称为“琼岛春云”,因“山上常有云气浮空,氤氲五彩,郁郁纷纷……莫测其妙”而得名。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7)

后来乾隆皇帝因为自己的诗中有“当春最早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之句而改为“琼岛春阴”,以表示他很关心农情。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8)

“居庸叠翠”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9)

古时居庸关范围包括全部关沟峡谷,下端沟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关沟曲折而上,经居庸关、上关,直达北口———八达岭。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10)

北沟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脉的缺口,山谷中峰峦叠嶂,林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致非凡,“居庸叠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叠翠山上。

讲解燕京八景(经常听说的燕京八景)(11)

“金台夕照”

2000多年前,燕昭王欲强国富民,成就霸业,于是便设下土台,上置千金,广纳天下贤士,此台即称“金台”。岁月流逝,年代久远,金台早已不复存在,确切位置也无从可考。如今北京朝阳区小庄附近有一条金台路;而广渠门内的夕照寺被南城老居民称作“金台夕照”的遗址。据清史专家介绍,乾隆皇帝曾把石碑立在朝阳门外苗家地教场东边半里的土丘上,如今也无任何遗迹了。

“太液秋风”

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其东岸万善门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名为“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据说,“太液秋风”原名“太液晴波”,因其天气晴明,波光潋滟而得名;乾隆诗中有“秋到农居爽籁生,玉湖澄碧画桥横”之句,秋高气爽,湖光澄明,惹人心醉,故更名为“太液秋风”。

“玉泉趵突”

“玉泉趵突”之景在今玉泉山,玉泉山有三个石洞,皆有泉涌出,泉水逶迤曲折,其流若虹,故作“玉泉垂虹”。又是乾隆,赞其泉水,“雪涌涛翻,济南趵突也不过是也”,遂改为玉泉趵突,还题诗作“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