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

不玩物,才丧志。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1)

最近的南苏州路1247号好玩得很!因为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内即将有一场日本大师田中达也的“微型现场”展。在排骨上冲浪,在面包上睡觉,在梳子上弹琴的日子指日可待!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田中达也的微型世界“之内”是玩物的妙思,“之外”仍然是一个玩物的极致。

一切还得从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的修缮开始说起。

或许大家已对这栋传奇的老楼略有耳闻,它曾是中国首家银行通商银行的仓库,也是杜月笙的私家粮仓。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它背后鲜为人知的修缮细节。当一个“不玩物,才丧志”的建筑设计师遇到饱经沧桑的老楼,会发生哪些奇妙得故事?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2)

汪昶行,建筑设计师,“弄·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项目设计师,喜欢把工作室当家,又把工作室直接搬进粮仓的人。

大家说他不拘一格,其实只是喜欢“弄白相”。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3)

他把爱猫从绿色丝绒椅子上轻轻挪走,然后焚香煮茶,一派气定神闲,行云流水间他和“杜月笙”的故事便在袅袅青烟中散开,香点完了,可故事还没完……

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

“从我看到这栋楼,到这里的第一次画展开幕只有41天的时间!”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4)

41天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迷恋老建筑的汪昶行而言足够用他的方式让老建筑重生。

故事的缘起还得从去年7月说起,那是汪昶行第一次见到这栋传奇却又低调的老楼。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5)

“传奇”是因为这栋苏州河畔110年的古老建筑曾是中国第一家银行通商银行的仓库,青帮大佬杜月笙的私人粮仓,而“低调”则是因为它并没有历史保护建筑的铭牌。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6)

多年前,当这里还是南岸艺术中心时,往昔的种种传奇被“封印”在了单调惨白的涂料下,直到遇见汪昶行这个“解印人”。

然而,要解这个“印”必须迈过三大坎:紧迫的修缮时间、历史资料的缺失以及建筑的抗震性低。

紧迫的修缮时间

41天完成一栋老楼的修复,按照传统的方式一定是来不及的。更何况其中10天是要拿来布展的,真正留给汪昶行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我每天像疯了一样”虽然他说得风淡云轻,但言语中的小细节足以令人脑补当时的“疯狂”状态。

一周内,就得整出一套方案。连图纸都是在施工现场遍与师傅沟通边画的,就这样就多条线同时铺开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硬是把至少三个月的活压缩至一个月。

即便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汪昶行还是把宝贵的一周花在了找资料上,他认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若是连“旧”为何物都不知道又何谈“修旧如旧”?

缺失的历史资料

实际上,汪昶行接手这栋老楼时,其紧贴苏州河的部分被切割了将近10米,白色的颜料下是重建的混凝土外立面,而最初的外立面在漫长的岁月中越发地面目模糊。

或许因为年代久远,或许因为它的身份还未特殊到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印记,总之,关于这栋老楼最初面貌的资料少之又少。汪昶行一连跑了上海城市规划馆、上海苏州河纪念馆、苏州河老建筑纪念馆也没能找到他想要的图片资料。

不行?那就“脚踏实地”地走。

于是,从莫干山M50艺术园区开始到外白渡桥这段全程十公里的路,汪昶行和伙伴们走了好多遍,对沿途那些同时代、同功能的老建筑进行“采集”,将建筑材料到建筑风格都细致地记录下来,加之后来偶然间在上海图书馆获得的影像资料,虽然只是模糊的一瞥,但经过多手资料的整合,“还原度可高达95%!”汪昶行自信地说。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7)

在修缮的过程中,汪昶行也与住在周围的老人们慢慢熟念了起来。

他们,可能并不懂得建筑学,但这栋老楼模样与气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揉进了他们的衣食住行中停留于记忆深处。

“诶?这楼以前好像就是长这样子的嘛!”

这句话让汪昶行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严重的结构问题

由于年代久远,加上被切割过一部分,这栋楼的结构存在很大问题。

汪昶行找来结构测绘院和抗震院测试,不出意外,老楼根本扛不住5级以上,震源5公里以上的地震。此外,由于它靠近河流,土质较松,极其容易因沉降不均而产生倾斜。

这些原始建筑产生的问题都必须依靠设计师的“智慧”来解决。

“我们完全可以用钢结构把整个梁撑起来,但这一看就是现代人做的,我希望还是用传统的老方法。”

汪昶行所说的老方法其实并不神秘,甚至还有些“外露”。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木柱上的坚实的铁箍。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8)

“你看,这柱子可是原配,在这里站了上百年,一些地方开裂了,我在栋梁之间用铁箍加固就牢多了,抵抗5级地震不是问题!”

汪昶行顺势抚了抚身边的柱子。挺拔的身姿承载了百年的重量,清晰的木纹纪录了光阴的记忆。

要成功“唤醒”一栋老建筑,还有比让设计师淡出更为重要?

“能不动就不动”实际是最费心思的,只有当“阅楼无数”时,大约才能懂得那么一些顺其自然的道理。何处留白?何处添墨?俯仰之间皆学问。

“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陈述这段历史。”汪昶行说。

“我是弄堂里走出的孩子”

“老一代上海人与我们的城市记忆是割裂的,而有了老建筑这样的‘桥梁’,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便有了可靠的连接。”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9)

无论汪昶行在海外停留了多少年,归来,仍是从弄堂里走出来的赤诚少年。老建筑的青砖木梁就是这座城市留在“今生”的“前世”线索。顺着它们,汪昶行仿佛可以走回到很远的地方,他将其称之为“时空的交叠”。

“这栋楼有110年的历史,很多年前青帮老大杜月笙一定来过这里,说不定就在我们现在坐着的地方训斥过小弟,下达过‘内伊组特’(把他做掉)的指令……他甚至说过一些关乎上海命运的话,就在这里!”

他微微眯起眼睛,几案上的香燃至一半,青烟散开浮现出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炉上的茶水咕咕嘟冒着泡。

这个空间里的事情,说不完。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10)

很多细小的元素,能够让你会想起那个时代与那些人。譬如横梁上“消灭工伤”的红色标语显然又是另一个故事了,至于三四十年前这里发生了什么,又作何用途?无人知晓,不过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历史“对话”,这便是老建筑最迷人的地方。

这地板110年了!而这颗树或许已经三百年岁了,在某一天被挪到这里成了顶梁柱,然后又被加上了铁箍。一觉醒来,百年光阴就这样过去了。

连我们都有了一种时空穿插的错觉,更何况这栋老楼的“唤醒者”?

在整个修缮阶段,汪昶行爱上了这个能够触发他灵感的地方,索性就把自己的工作室搬了进来。

位于老建筑二楼的弄·空间设计事务所占地约120平方米,不过空间不太方正,多为一些三角形区域,汪昶行说:这才比较有意思啊!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11)

于他而言,设计的真谛就是“玩”,而“玩”的精髓在于“弄”,就像他的“弄·空间设计事务所”。

“弄”是弄堂,昔日人间烟火的踏实与邻里串门的的温馨。

当然,也是一种玩法,比如“弄白相”。

无论是作为名词还是动词,一个“弄”字就是汪昶行的态度。

做设计就是要玩,而且是拼了命地玩!

“三十岁以前玩遍世界,三十岁以后拼命工作。”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12)

这大概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最“玩世不恭”的表达了。

汪昶行自言,他的人生没走过什么弯路。早年跟随着父亲汪家芳学习中国画,顺利地考上中国美院后,却跑去了同济学建筑。原因无他,就是单纯觉得国画成名太慢,而学建筑够酷,可以玩遍天下。

自然,他也是这么做的。

在意大利与美国求学期间,他走过6大洲,55个国家,近270多座城市,见过星辰大海,也登过万丈高楼。

千山万水独行归来的汪昶行对什么都格外“看得开”。

生活如此多彩,又何需太一本正经呢?凡事“弄一弄”,带点调侃,带点幽默,带有点上海人独有的处事态度。

短短两年时间,从两人的志同道合,一拍即合到如今16人的团队,都是汪昶行“弄”出来的。在他这里什么都可以弄,比如弄餐厅,弄咖啡……

三十岁以前四处漂泊,及时行乐,看够了,玩累了就收心工作,

而如今这十五年是要全力以赴的,在汪昶行的计划中有太多事情要做。

“或许未来有一天,我在这个领域有了积累,会选择回高校当老师,带给学生一个看世界的视角,建筑不光设计本身,室内设计也不是搞装修的。”汪昶行开玩笑说:“这就是我当初为什么要念博士的原因啊!”

这个“贪玩”的设计师,未来的汪老师“玩”得很有一套,才100多平米的地方竟玲琅满目,且不说可以移动的黄酮楼梯,大理石长桌,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艺术品,光是他那面“顶天立地”的展示墙就足够吸睛了,满墙的 Vitra Miniture大师椅缩小版,限量的模型和大师签名艺术品,在这里,你足以窥见他“世界”里的一个角落。

杜月笙的神奇之路(四十一天改造杜月笙私家粮仓)(13)

没事的时候,去楼下喝杯咖啡,沿着苏州河走走,摸一摸杜月笙的老柱子,看看自己的藏品,倒也乐在其中。

他说他的男神设计师Oscar Niemeyer这等天才是老天赏饭吃,而作为一个“贪玩”的设计师,没灵感了怎么办?自己找乐子咯!

(图片:由弄·空间设计事务所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