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1)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因疫情“闭关”近两个月的七宝老街上,又飘出了干蒸圆子、海棠糕、七宝汤圆等令人想念的老味道。蒲汇塘桥边,懂经的“老克勒”逛吃逛吃,好不惬意。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2)

老街新开,“花头精”也变多了——徐阿姨是七宝老街特色小吃的忠实粉丝。最近她发现,熟悉的老味道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打开“饿了么”App,可以一键买到老伴爱吃的羊肉、女儿女婿喜欢的方糕,还有青团等当季鲜货,“送货上门只要不到半小时,还配了冰袋、食安封签等等,相当贴心!”

外卖、直播上线,老街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我们家的青团用的都是自家种的艾草,榨汁拌进糯米粉后手工制作。”干蒸圆子是七宝古镇招牌美食之一,倪老板的小店已经在此开了18年,之前一天卖出上万个不在话下,如今客流量变少了,但他忙碌依旧——改进干蒸圆子半成品、研发更多口味。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3)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4)

七宝古镇管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君遐告诉记者,七宝老街上的商户多是个体经营,疫情让许多小商户举步维艰。为此,管委办打造推出了“七宝里弄”美食品牌集聚平台,精心挑选出最能代表七宝味道的20多类、50多种美食进行统一设计、产品包装。管委办还牵头与七宝镇相关部门、外卖平台等达成合作,让这些名小吃的半成品直抵更多上海人家的餐桌。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5)

除了“饿了么”平台点单,周边56个社区的居民们还能在家门口扫码下单,送货上门后只需简单加工,就能还原七宝老味道。倪老板的干蒸圆子正是其中之一,“外卖应该会带来一些新的生意。”他的话语中透着期待。同样积极调整经营思路的还有蒲汇塘畔的“网红”茶馆赏心院,以往这里每周都有评弹表演,复市之际,茶馆也准备在沿街一侧开出窗口,售卖特色冰粉、点心等。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6)

作为七宝“颜值担当”的文创产品则转战线上,“解锁”了直播“种草”、网上义卖、短视频比赛等新玩法。

在七宝标志性的氽来钟钟楼,“海上文创”七宝店于3月25日首次进行了一次线上直播,万余网友在线观看,“转化率”也颇为喜人——“海上文创”创意总监孙侃透露,直播结束后仍不断有订单,还新增了不少粉丝。

另一家以七宝元素文创产品为经营特色的文创店“艺术的味道”,在闭店期间请来国医大师配制了防疫香囊,2月底率先在线上渠道开卖。店铺负责人沈毅勤介绍,这款香囊已成为实体店铺复市以来卖得最好的产品之一,不少人慕名而来。他们联合古镇一起推出了“我的战‘疫’”短视频大赛、“温暖的味道”手机摄影大赛等活动,还收到了医护人员的众多投稿。

七宝老街的葱油饼(吹面不寒杨柳风)(7)

确保复市安全,与商户共克时艰

特殊时期,逛七宝老街需要提前在“今日闵行”App上预约,并勾选相应时间段。目前,七宝老街开设了7个游客出入口,游客凭预约二维码、身份证,测量体温后进入。

记者在老街入口处留意到,这里竖有一块醒目的告示牌,标明了当日入园名额、已入园人数、下批游客入园时间等信息。李君遐介绍,整条七宝老街被分成8个网格点,按照人流量制定了四级应对预案。作为“智慧大脑”的古镇微网格指挥中心,将确保景区内实时客流量不超过500人。

七宝老街复市,众多商户是最关键一环。为此,古镇管委办制订了《七宝老街区域商铺复工方案》,针对商户、游客等分别落实相关措施,此外还规范了商户卸货区和外卖集中取货点。

走出疫情阴霾,有着千年历史的七宝老街正迎来最好的时节。商户复市、人流重聚,老街在传承传统风韵的同时,也融入现代化的多元气息,而老街新开的故事刚刚开始。

作者:周渊 王翔 王宛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