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真正自律的人(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

《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菜根谭真正自律的人(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1)

傲气是一个人的骄矜之气,如《道德经》中说: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所有“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我夸耀”,都是人生的骄矜之气,这样的习性皆是让自我覆灭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生产生祸患的主要根源,这是为人处事首先要排除的。

而“傲骨”却是人生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所谓傲骨,是一种倔强的韧劲, 也是成就功业的前提。

《菜根谭》中说:语云:“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坠入榛莽坑堑哉?

俗话说:“爬山要能耐得住险峻难行的路,踏雪要能耐得住危险的桥梁”,这一个“耐”字意味深长。如同阴险邪恶的人情,坎坷难行的世道,如果不能用一个耐字撑过去,几乎没有不掉入荆棘遍布的深涧之中的。

所有伟大而又厚重的功业,都有一个长期沉淀和百般历练的过程,就好像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一样,每一个光鲜之人的背后,都经历过一段痛苦而又难熬的生活。

所以人生过往中,就需要用韧性作为傲骨,来抵抗这段生活,才能从这段艰苦而又痛苦的过程之中走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菜根谭真正自律的人(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2)

越王勾践当初在吴王夫差手下做下人的时候,那是经历了怎样的耻辱,承受了多么大的打击,但是仍然做到隐忍不拔,最后终成大业。

当时,越王勾践看到自己大势已去,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便听从了范蠡与文种的建议,被迫求和,带着自己的夫人去给吴王夫差当下人。

请求讲和的时候,勾践叹着气说道:“我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文种对他说:“当初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关押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亡北翟,齐桓公小白逃亡莒,最后他们都称霸天下。由此观之,这点委屈能算什么呢?”

越王勾践便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心甘情愿的给吴王夫差当了仆人。

两年之后,吴王夫差看勾践对自己如此忠诚,便放下了自己的疑虑,赦免了越王勾践。

勾践回到自己的国家之后,时刻不忘受到屈辱的场景,在自己屋子里面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一下那个苦味儿,就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在吴国遭受的苦难和耻辱。

他身穿粗布,顿顿粗粮,跟百姓一起种田播种,带着夫人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就是为了一雪前耻。

后来,经历了十年的卧薪尝胆,最后抓住机会,一举歼灭了曾经压迫自己的吴王。

菜根谭真正自律的人(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3)

一个能够做到隐忍的人必然能塑造功业,但同时也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他忍下了常人所不能忍,必然能成常人所不能成,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怕的力量。

最好的进攻就是“忍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你当下的条件并不具备颠覆对手的资本,只有沉淀蛰伏才是修养自身德行与能力的根本,而这也是必然的过程。

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拥有想要的成就,所以隐忍是对抗失败以及痛苦最有效的方式。

曾国藩说过这样一句话: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至于倔犟两个字却不可缺少,不论一个人的功名、事业、文章,都需要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就是柔弱无力,一件事情都做不成了。

菜根谭真正自律的人(菜根谭人不能有傲气)(4)

人人都想做成一番事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大多数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都会脆弱的像一滩烂泥一样。

他们所做的就是不断的抱怨,望天长叹,唯独缺乏的就是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面对困难时仍然执着的精神,而在这种情况下,更体现了这一“耐”字的重要性。

就像曾国藩所说:“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这是一个人塑造功业的重要条件。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