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问题(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解)

民事法律行为(下称法律行为)是一个非常基础重要的概念,具体定义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这个概念里一个点是行为,民事主体需要做出一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点是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点。

一个法律行为肯定有一个意思表示,比如,合同、遗嘱、悬赏等法律行为都有一个明确具体且真实的意思表示。而像打人行为,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打人,只要打了人就产生侵权法律关系,和想怎么打人,为什么打人都没有联系,所以打人也就不是法律行为而是事实行为。

有意思表示的行为才有可能成为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是法律概念,和平时字面理解不同。说我爱你也是一种意思表示,但却不是法律概念里的意思表示,所以也就不会产生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一个贯穿串联几个概念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有或没有只和法律行为有关,底层逻辑就是民事行为能力代表着能否独立作出真实意思表示的能力。而意思表示则直接和法律行为挂钩。

效力问题,是否有效也只和法律行为有关,只有一个行为是法律行为我们才去讨论是否有效,否则根本不用去谈效力问题。

民事法律行为的问题(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解)(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