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春风吹入少年心(少年也有愁滋味)

【阅读提示】北京市教委:中小学每校至少配一名专职心理教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现实中的春风吹入少年心?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现实中的春风吹入少年心(少年也有愁滋味)

现实中的春风吹入少年心

【阅读提示】北京市教委:中小学每校至少配一名专职心理教师

光明网评论员: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危机分级预警和干预机制,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知还强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专职心理教师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活动、心理辅导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保证专职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最近教育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将体育老师,也将专职心理教师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这些措施,与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中国约有24.6%的青少年患有某种形式的抑郁症。

中国将刚刚过去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定为“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可以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部门的正视与干预。

为中小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易入手的方式之一。今年9月,教育部在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此次北京市的新规,就是对这一意见的贯彻落实,并将比例提高到100%。

与以往“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认知不同,青少年的心理疾病表现更为多元,往往以抑郁症为主,还有焦虑症、强迫症以及学习障碍、人际关系障碍问题。心理问题并不是“心里”问题,而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可以是作为,比如好动不拘、无定性、注意力很难集中等,也可以通过不作为表现,如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对周边变化无动于衷等。通过与家长、同学谈话交流等日常的人际交往很难识别这类问题,或者即使有所察觉,也很难解决。

专业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和观察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定期心理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来追踪与鉴别这些问题。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也可以联合家长及时借助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以往,一些学校也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但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约谈心理老师或被心理老师约谈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甚至,有意回避问题、回避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是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的本能反应。这也让心理教师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边缘的位置,不仅职级晋升得不到保证,甚至在学校内沦为打杂的境地。

事实上,心理教师的素质要求不低。心理教师不仅必须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要有确切的估量能力。在与学生交往中,心理老师不能停留在能说会道上,生拉硬扯,事事按自己的逻辑,而是要真诚以待,遵循科学尤其是心理科学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地介入开导,切忌把孩子正常的心理起伏当成心理或严重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心理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将一些典型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作为课堂内容讲授,让学生具备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

而作为教育重要一环,家庭教育也要将心理健康放在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的位置。父母首先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并注重与子女构建健康的亲子关系,随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为其构造良好的疗伤环境。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上一篇】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意义重大

来源: 光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