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

燚智能周教授-智能硬件开发实战派-前期回顾

详解单片机内部核心部件-CPU-PMU-ROM-RAM


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1)

面试官:

“听说过GPIO么?”

工程师:

“听说过,经常用。”

GPIO是什么?“”

“。。。。。。GPIO就是GPIO啊。。。”

GPIO有什么用?”

“。。。。。。不知道。。。”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这是我们面试毕业生的时候经常遇到的场景。

其实也不能怪面试者不懂,因为学校里真的没教过,培训学校也不会帮你把这些零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在网上查资料更是晦涩难懂。

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2)

GPIO控制LED灯的开关

GPIO用来做开关控制,是最常见的应用场景。

如上图,P21这个GPIO口,输出1的时候,LED403点亮,输出0或者没有输出的时候,LED403熄灭。

GPIO口是怎么被控制的呢?通过软件代码。需要亮灯的时候调用GPIO口拉高的函数,需要熄灯的时候调用GPIO拉低的函数,即可实现控制。

函数的操作,最终变成了向这个GPIO的硬件寄存器写入数据,硬件的状态会跟随寄存器的数据改变而改变。

硬件寄存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个电子开关,好比你告诉家里的保姆说“去吧客厅的灯关上”,他就走过去按动灯的开关,然后灯就灭了。你下的这个指令的动作相当于调用了GPIO操作的函数,保姆去按开关这个动作相当于函数配置寄存器。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按这个开关(直接操作寄存器),这个做法虽然能工作,但是在代码设计中是不符合规范的。后续修改中很容易导致误操作。

实际操作中需要预先初始化,配置GPIO的参数,把寄存器建立接口给其他进程调用等软件类的操作,这里就不详述了。


输入中断信号

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3)

重力传感器输出中断信号给MCU的GPIO口

G-sensor,也叫做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检测设备是否在运动的。咱们平时用的蓝牙手环的计步器主要就是根据G-sensor采样回来的运动数据计算而来的。

设备不动的时候,G-sensor和MCU都是休眠状态以节省电量。

设备动一动,G-sensor感受到了就被唤醒了,就往中断口上(GSENSOR_INT)发一个高电平信号,MCU感受到这个中断口的电平从低变成高了,就退出休眠开始正常运行。

然后MCU就通过I2C数据接口读取G-sensor里的数据。

如何理解中断呢?你正在睡觉,突然有人来找你,他就要先把你摇醒才行。这就是把你的睡眠中断了,让你从睡眠中被唤醒(如同上述例子)。

同样,如果你正在看电影,突然手机铃声响了,一看是女朋友来电话了,就要把电影暂停,保留电影当前的播放位置,然后去接女朋友的电话。接完了电话,再继续从之前的播放位置开始播放。

这个电话就是中断信号,保存电影位置就是中断响应前的状态入栈,接电话的过程就是中断服务程序,挂了电话继续播放就是中断的状态出栈。

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多此一举,G-sensor不能直接把数据发送给MCU么?这是因为I2C只能由主设备主动发起数据传输的请求,从设备是不能主动发送数据的(只能任由主设备过来读取数据)。关于I2C协议的内容,请见相关文章。

但凡I2C接口且持续工作的设备,都需要有一个中断输出,用来告诉主机“我已经准备好数据了,你快点过来取走吧”。

用GPIO做中断,还需要特别特别注意一条:如果选择这个中断口来唤醒系统,那一定要对照芯片规格书看清楚,选择的中断口能不能唤醒系统?

对于大部分单片机,几乎每一个中断口都可以唤醒系统,但对于高主频的处理器,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并不是所有的GPIO都可以配置成中断,也不是所有的中断都能唤醒系统。

如果选择了一个不能唤醒系统的中断口做上述示例,一旦MCU进入休眠,外设就失效了。


用作按键输入

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4)

GPIO做按键检测

按键严格来讲也是个中断。GPIO口默认状态是低电平,按键按下后被拉到高电平,此时系统能够检测到中断,判定为按键按下。

等到按键释放了,GPIO口检测到电压回归低电平,就判定为按键松开了。

这种做法是单片机上比较常见的做法。在智能一些的硬件平台上,往往会有独立的硬件按键接口(非GPIO口),在芯片内部加入按键控制器,通过硬件实现按键的去抖、双击和长按判断。

对于单片机,一旦被按键触发之后,内部就开始跑程序,每隔几个毫秒读取一次按键状态,判断按键是否被释放。通过软件实现去抖、双击和长按的功能。

图上的电容,用处是滤除外部干扰,避免被误触发,同时起到一定的按键去抖作用。图上的TVS管,是为了防止静电进入CPU。

可能会有人问,按键按下就是按下了,为什么会抖动?

因为按键都是机械式的,两个金属片在接触的瞬间,从微秒级的时间段来看,会存在接触-断开-再接触这样的轻微的抖动。直到两个金属片牢牢的接触到一起之后,抖动才会消失。所谓按键去抖动,就是通过延时来消除掉接触再断开这种异常状态的。

如果GPIO口不够,但是需要做多个按键的检测,也可以把按键配置成为ADC,通过不同按键产生不同的电压,来利用一个ADC口检测到不同的键值。这个做法通常用于手机3.5mm有线耳机上的3个按键的检测。


稍后将发布 GPIO文章下篇,讲述更多用法。

gpio结构在哪里(GPIO口的使用方法汇总)(5)

燚智能开发大讲堂-精彩内容回顾

二极管 四大特性详解

智能硬件系统 电源设计方案详解

DC-DC 电感升压,看了就明白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