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

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1)

孩子在幼儿园能独立上厕所,自然是好的。但是否意味着,孩子入园前,“必须”要学会独立上厕所呢?

未必。

因为,是否能在入园前顺利完成如厕训练,要看很多客观条件。比如:

条件一、生长发育条件

大部分孩子在2周岁左右,开始逐步脱离白天的尿不湿;早的可能在18月龄,晚的可能在30月龄,都属于正常年龄范围。

孩子戒尿不湿,除了以年龄为大致参考,同时还要观察一些迹象。当孩子出现以下8种迹象,说明时机成熟了:

// 01 //

尿不湿维持干燥时长至少达2小时,或小睡醒来后尿不湿仍是干的。

// 02 //

知道自己是大便还是小便,能用简单语言或肢体动作告诉家长。比如,孩子每次要大便了,就会去另外一个房间、沙发后面或者桌子底下。这些动作说明孩子知道自己要大便,每次大便就到特定的地方。假如孩子不知道自己是大便还是小便,通常如厕训练很难成功。

// 03 //

学会了上厕所需要用到的一些动作和技能。比如,会走路、能安静坐一会、能自己提裤子和脱裤子、在大人帮助下,坐上便盆也能自己下来。

// 04 //

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也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说要或者不要。

// 05 //

对马桶以及上厕所等好奇,喜欢看和模仿大人上厕所。

// 06 //

每天排便有一定的规律性。

// 07//

知道厕所或便盆在哪里,大致了解家里特定物品的位置。

// 08 //

孩子自己想用马桶或便盆上厕所。比如,孩子可能会说自己是大宝宝了,要穿大宝宝的内裤或者表示想和爸爸妈妈一样上厕所。觉得穿尿片不舒服,想扯下尿片,或让父母换尿片,或要求自己上厕所。

孩子差不多2周岁了,以上的迹象部分或者全部都出现了,通常提示戒尿不湿的时机到了。尽量选择能一整天都呆在家的日子开始如厕训练。

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2)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就准备送入园,比如孩子年龄才1岁多,还没有出现任何提示可以戒断尿不湿的迹象,那就不能觉得:要入园了,就必须要如厕训练了。这种强迫,对孩子和大人都是折磨。

另外,这里顺道提醒一下,戒尿不湿不是搞比赛,早一点晚一点,都正常。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时间表”,不用因为别的孩子戒了,或者因为要入园了,自家孩子还不能自己上厕所而感到焦虑。戒的早或晚,不代表孩子发育好或坏;尿不湿用久一点的坏处是更费钱。

条件二、客观因素

就算孩子年龄差不多了,也有一些迹象提示可以差不多如厕训练了,但如果遇上以下客观因素,则最好暂缓如厕训练,而不能因为觉得要马上要入园了,就“排除万难”也让孩子戒尿不湿:

1. 搬家过程或者刚刚搬到新家或新的居住环境。

2. 孩子的日常养育安排正在发生重大改变或者刚刚开始新的养育安排。

3. 正好处于从婴儿床换到儿童床睡觉的过程。

4. 家里二胎即将出生或者二胎刚刚出生不多久。

5. 家里发生重大事件,尤其是比较悲伤的事件。

以上这些情况,会或多或少的给孩子造成压力。孩子们在压力情况下,学习新技能可能会更困难一些;或者本来已经差不多学到的新技能,反而退步了。

总的来讲,现实中,确实不少家长开始给孩子如厕训练,就是因为考虑到要入园了;但是“入园”,并不是决定孩子必须要完成如厕训练的关键因素。

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3)

图源:Shutterstock

在我看来,入园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是一个促成因素,但是关键因素,还是要看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以及上述客观因素是否存在。比如,

如果孩子入园已经是3周岁左右了,也有迹象提示可以戒尿不湿了,那就正好趁着这个节点,陪孩子科学断离尿不湿。

但如果孩子生长发育时机不成熟,还无法脱离尿不湿,那更合适的做法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大小便、及时更换尿不湿的幼儿园,或者考虑再晚一些送孩子入园。

当然,这两个选项未必存在,毕竟选个合适幼儿园、或者全职在家陪孩子,都不容易。

关于孩子如厕训练,这里补充4个常见问题答疑。

01、太早戒尿不湿有哪些危害?

孩子成功戒断尿不湿需要生长发育达到一定阶段,刻意提前训练孩子脱离尿不湿,不仅很难收效,而且还会让孩子和家长都受罪和挫败。

被过早如厕训练的孩子,会有更多如厕方面的问题。比如,曾经有研究发现,相比在2-3岁年龄段如厕训练的孩子,在2岁前就如厕训练的孩子更容易在白天或晚上尿裤子或尿床。

所以,理性看待如厕训练,脱离尿布是水到渠成的过程,没必要急于一时,也没必要与其他孩子比谁早谁晚。让尿布湿用的“久”一点,除了费钱之外,其他没什么需要特别担心的。

02、要不要用奖励机制?

没多大必要。

成功在便盆或厕所里排便了,大人、孩子都开心,有种成功的感觉。这时候,有的家长会想着奖励孩子一个贴纸、一本绘本、睡前多讲个故事、周末买个玩具等。这些奖励机制,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新技能的进程,但是从长远看有两个顾虑:

顾虑一

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因为在厕所成功排便,就有奖励,部分孩子可能会每次都想获得奖励,反而内心感到紧张或压力。同样的,万一某次没成功或有点小意外,就会感觉挫败、懊恼。

顾虑二

导致孩子啥都要奖励

上厕所要奖励,那可能吃饭、刷牙等所有日常行为,都会期待有奖励。

其实,上厕所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家长放平常心看待,用科学的方法尝试,保持耐心,反复尝试,反而让孩子也能用平常心对待,有更放松的状态学会自己上厕所,告别尿不湿。

03、如厕训练,男孩是站着尿还是坐着尿?

通常来讲,男孩最好先学习坐着大便和小便。坐着学会之后,然后再学习站着尿尿。其实,孩子面对着便盆、站着尿尿是可能会感到害怕,所以初期用坐便椅可能更合适。

如厕训练的时候,不论站着还是坐着,其实有一些原则是通用的,比如:

家长的职责

如厕训练过程,家长的职责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家长为孩子提供便盆、脚垫等各种上厕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清楚知道如厕训练过程难免会有小意外,不能因此而迁怒、责怪甚至惩罚孩子。另外,戒尿不湿过程可以适当表扬孩子,比如成功在马桶排便了,或者没有排便但尝试了,都可以适度表扬一下。

孩子的职责

孩子的职责是体会和慢慢了解自己要上厕所的信号;根据自己的做事节奏来上厕所等。

如厕训练是孩子学习技能的过程。科学原则下,每个孩子可能会找到各自不同的最佳训练方法。但不论用那种方法,过程中保持耐心很重要。

04、孩子多大开始穿内裤比较好?

宝宝脱离尿不湿后,就要穿内裤。

脱离尿不湿前,穿不穿看个人习惯。

在穿尿不湿阶段,因为宝宝私处已经有尿不湿遮盖,因此是否想在尿不湿外面套一条内裤,主要看个人养育习惯。我的个人习惯是,尿不湿外面还要穿长裤的,就不再加穿内裤了;但如果是夏天,尿不湿外面不穿长裤时,会在尿不湿外面加穿内裤。

当孩子不穿尿不湿了,那就要穿内裤,起到保护、遮挡私处的作用。在如厕训练阶段(也就是宝宝脱离尿不湿的过程),使用拉拉裤可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穿内裤。给孩子选购正规合格的内裤,同时注意材质舒适,比如纯棉材质;大小合适易穿脱。

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4)

图源:Pexels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希望能有帮助。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科学养育。

-END-

如果觉得有用

欢迎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往期推送精选:

  • 生二胎的「极限年龄」是几岁?最后1段话很重要
  • 聪不聪明,从「手」上就有体现,看看你家孩子符合了吗?
  • 生娃后,夫妻多久一次才正常?
  • “老得慢”的女性,一般有这10个共性,看看你占几个
  • 从小允许吃冷饮和被父母限制吃的孩子,长大后哪些方面有差异?
  • 长期吃面食,与长期吃米饭的人,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健康?
  • 宝宝说话早聪明?还是说话晚聪明?科学研究这样说

孩子刚入园一周需要注意什么(宝宝必须要学会自己上厕所吗)(5)

祐苗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