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近日,由林特特作词,虎卫东作曲,虞雨舟、丁一凡演唱的《安庆》,一经网上公开,被安庆人惊呼:好听。殊不知,林特特(笔名)是安庆师范学院(现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2001年毕业生杨颖。1月4日,林特特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歌曲《安庆》创作的前前后后。

歌曲《安庆》被惊呼“好听”

林特特,原名杨颖。1997年,她从合肥考入安庆师范学院历史系。大学期间,爱看武侠小说的她,曾在新安晚报上发表处女作。

林特特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的时候,因在学校论坛被大家昵称为特特。后来正式写作也用特特,而往中国青年报副刊投稿时,误打误撞加上“林”姓,变成“林特特”。在中国青年报发了一篇稿后,后因开专栏,笔名“林特特”没法改了,就一直用到现在。

作为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如今林特特已出版了百万畅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等多部作品,她的小说《立水桥北》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投资并出品,将于2021年播出。

2020年9月,上海星外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芮文斌先生约林特特写一首关于安徽的歌词。林特特接到约稿微信时,正在上海市区的出租车上。她在脑海中搜索和安徽有关的记忆,有审美意义的、想用文字表达的,是安庆。

没想到,这首由林特特作词,虎卫东作曲,安庆籍歌手虞雨舟、丁一凡演唱的《安庆》,一经网上公开,就被安庆人惊呼:好听。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1)

(作词:林特特)

林特特称上学期间深受黄梅戏影响

长江边的安庆,向以黄梅戏著称。林特特说,自己在安庆读书期间,每夜在宿舍楼就能听见远处船鸣。学校附近的公园名叫菱湖,夏天荷花映日红,荷叶无穷碧,公园一角有一别馆,黄梅戏名角严凤英墓居其中。

安庆的倒扒狮巷在城中心,巷名源于巷口一座石头牌坊,年代失考,牌坊两侧均刻有一头小狮子。巷子地上铺古旧青石板,苔痕细密,温润可爱,雨天走在上面要极为小心。巷左右的店铺均为木头门窗,路灯不太亮。

诗人戴望舒有安庆游历的经历。他的名诗《雨巷》不一定是写安庆的,但安庆多雨,戴望舒笔下,青年在雨巷遇见一个擦肩而过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可以想象,在安庆类似事实无数次真实发生过。

1999年,一个雨夜,林特特(杨颖)和朋友,雨中迷路,走到这条巷子,将错就错,逛完这条巷子,她想起那首《雨巷》,觉得很美,还念给他听。此情此景,如文学映照在现实,非常浪漫。

接到芮文斌先生约写一首关于安徽的歌词后,林特特闭上眼,出现的第一幅画面是微雨的古巷。

空气潮湿,古老的青石板一些地方已有些残缺,雨水把青石板冲刷得如镜面,映照着昏黄灯光,一对男女在伞下,巷的尽头是牌坊。这是绝无仅有的,只属于安庆的意像。

伴随这幅画面的,是耳边挥之不去的黄梅戏,林特特仔细辨认,是熟悉的《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事实上,在离开安庆很多年后,林特特发现黄梅戏、黄梅腔才是安庆异于其他城市最明显的元素。

大学有黄梅戏专业,《谁料皇榜中状元》等诸多名段,学校的各种晚会都会有表演,而安庆籍的同学,只要开口,都像唱戏,呆过几年的人也不知不觉会被影响。

青春是美的、肆意的、意气风发的。雨巷的一幕配着女驸马刚中驸马时欢快的音乐并没有戴望舒笔下雨巷的忧伤。林特特说,这就是自己对安庆的印象,在记忆中只记住唯美、畅快、古典、矜持的那部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六乔 文/图

附歌词全文:

安庆

还记得春深的雨巷,

苔痕细密,织在青石板上。

雕花的木窗,窗棂已泛黄。

狮子们安卧在灰牌坊。

还记得雨巷的灯光,

你撑着伞,穿着蓝色衣裳。

远处的长江,可曾回头望,

涛声、船鸣,呜呜作响。

你开口,黄梅腔,

是伞下丁香似的女郎,

你转身,雨夜凉,

我竟看见皎洁的月亮。

你浅笑,满庭芳,

在胸口菱湖一般荡漾。

你停下,雨巷长,

我在伞下世界的中央。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2)

( 作曲:虎卫东)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3)

(歌手:丁一凡)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4)

(歌手:虞雨舟)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歌词(安庆师范大学校友深情创作安庆歌词)(5)

(上海星外星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人:芮文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