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唱段全本戏斩秦英(秦腔名旦华美丽)

秦腔唱段全本戏斩秦英(秦腔名旦华美丽)(1)

华美丽,是西安市秦腔一团(原尚友社)的主要演员,本名叫邓秀珍,1933年1月13日出生在陕西临潼铁炉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邓启华早年在西安民盛社靠打勾锣、敲梆子、抄写戏报养活一家五口人。因家境贫寒,华美丽10岁时便随父到民盛社学艺。她最早拜名旦王复振为师,上演的第一出戏名叫《杨氏婢》。她扮演了剧中那位善良、机敏的丫环。从此,她发奋勤学苦练,很快地就学会了10多本历史传统戏,并先后扮演了《三请樊梨花》里的樊梨花、《白蛇传》里的青儿、《五典坡》前本里的王宝倒、后本里的王银铺、《玉虎坠》里的王娟娟、《白玉楼》里的小老虎、《三回头》里的吕家女、《双明珠》里的丫环等。到她十四五岁时,已小有名气,陕西各地许多县镇都慕名邀她去搭班演戏。

秦腔唱段全本戏斩秦英(秦腔名旦华美丽)(2)

1949年5月,华美丽进入西安尚友社后,使她在艺术上获得飞跃,进而名声大震。过去,她和许多被迫从艺的演员一样,为了生计只得适应班主演戏的需要而匆忙地学戏、演戏,未能系统地练过基本功,也不会很好地发挥本人的自身特长。当她担任《红娘子》一剧的主角时,由于形体上半身肌肉紧张、僵硬,不能如意地展现剧中当红娘子得知李信到来而喜悦地小跑、摇肩这个动作时,曾伤心地哭过。在导演惠济民、老艺人田玉堂的指导下,华美丽懂得了练基本功的重要性。于是,她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练功,无论冬夏,从不间断。她还把3斤重的沙袋绑在腿上,在剧团练完,回到家里干家务活也不解下.在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她还对红娘子这个人物作了认真的分析,首先把握住红娘子曾因女扮男装、占山为王而形成的那种豪爽、泼辣,并带有江湖义气的气质,又时时不忘红娘子本来就是个出身于贫苦之家的卖艺女子。红娘子对李信的爱情,既有大方的表面,又有羞涩的内心。为了把红娘子得知李信到来而欣喜若狂与见到李信后故拿气派的神态揭示出来,华美丽采用了一种快而轻功的碎步急跑,同时伴以已练得十分熟练的双肩前后摇动的动作跑到屋内后,再调皮地用帕盖头,将一个妙龄少女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揭示得淋漓尽致.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华美丽扮演祝英台,她既学习著名小生张新华的飘洒风流,又学习著名须生李正斌的朗笑,兼收并蓄,成功地塑造了有独到之处、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受到了行家们的称赞和广大观众的欢迎。

秦腔唱段全本戏斩秦英(秦腔名旦华美丽)(3)

"文革"中华美丽被迫离开舞台,重返时已年事渐高。但她刻意追求的精神不减。在人才济济的尚友社舞台上,她仍以独具魅力的表演在大小剧目中绽放光彩。在被内外行称为尚友社"四大坤伶"李爱云、王玉琴、华美丽、傅凤琴(排名顺序得秦腔内行认可。也有称为尚友社"四大名旦"的,但我认为"四大坤伶"更合适。因为尚友社那时还有何振中、陈尚华等旦角)中的李爱云、傅凤琴因嗓音逐渐淡出舞台,广雪琴、刘晓玲还被称为青年演员时,她和王玉琴承前启后,勇挑重担。80年排演《金麒麟》,她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找李德富"学会了两套水袖,不露斧凿地揉进角色里,给她的表演更加增添了光彩。" (见乔大年写《美在刻意追求中》一文)。83年,一出《梨花狱》连演几十天,50岁的她演主角武则天累坏了嗓子,她没有就此躺在功劳簿上,又拜师练嗓,刻苦练习,不久又在《白沟议和》、《潘金莲》、《杨门女将》、《青蛇传》中扮演重要角色。《白沟议和》中的萧太后演得沉着稳健,《潘金莲》中的武则天端庄大气,《杨门女将》中的柴郡主顾虑重重,上要安慰婆母,下要劝阻媳妇,"寿堂"一场,华美丽的表演在细节的处理上十分符合人物身份,叮咛廷贵、怀远时注意气息的控制,于平缓中透出哀痛,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情很得体。这是她多年艺术实践经验积累的体现。

秦腔唱段全本戏斩秦英(秦腔名旦华美丽)(4)

晚年的华美丽老师(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