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观花猜灯谜(猜谜花非花)

猜个谜语:“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谜底是一种季节性非常强的东西,每个人对它的感情可能不一样,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你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不错,谜底就是:柳絮

赏月观花猜灯谜(猜谜花非花)(1)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现代人习惯称呼柳树就是柳树,柳絮就是柳絮。但在古代时候,人们更习惯称呼了柳树为“杨柳”,而称呼柳絮为“杨花”或“柳花”等。

那么,你知道柳树为什么叫做“杨柳”,而柳絮为什么又叫做“杨花”吗?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隋炀帝所赐之名。据说隋炀帝喜欢下江南,所以修了大运河修,并在河两岸广植柳树以遮荫,还赐它国姓“杨”,称为“杨柳”。

但这个仅仅是故事而已,当不得真!何以见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里面明确记载了“杨柳”,而《诗经》是周朝时期的作品。 所以你看,隋炀帝赐柳树为“杨柳”的说法显然不靠谱嘛!

而因为柳树又叫做“杨柳”,所以柳絮又被称为“柳花”或者“杨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古之文人,以“杨花”为主题者不在少数。

(1) 唐 吴融《杨花》: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杨花

唐 吴融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释】

斗:赛也。秾华:盛开的花朵。

【译文】

杨花不屑与春日百花争浓斗艳,在晴日的野外柳絮像漫天飞雪一样独自飞舞。百花都讨厌自己被风吹落,唯独只有柳絮更喜爱来风吹动。

【赏析】

前两句以杨花无心争春,喻己之无意趋竞,自甘漂泊。

后两句,以“百花”喻众人,,以“杨花”喻自己。众人希图富贵,患得患失,而自己无欲无求,发到落得自在。宋王安国《清平乐》“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以杨花之自在,喻品格之孤高。二者异曲同工。

(2)唐 雍裕之《柳絮》: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柳絮

唐 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

【注释】

缘:因为。渠:这里代指柳絮。

【译文】

没有风柳絮才飘落到地面,一旦有了风它还会漫天飞扬。

轻轻袅袅好似雪花飘落,谁也不希望它粘上自己的头发。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二十个字,如同一个谜语,通篇无一字提及柳絮,但读完全诗,那又轻又白的柳絮,似乎就在我们眼前飞舞!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作者仅仅通过“无风”和“有风”的两种状态便传神的描绘出了柳絮的纤细、轻盈。

“缘渠偏似雪”,写柳絮的颜色。谢道韫因为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得“咏絮才”的乘号。可见,雪似柳絮,柳絮似雪,无论从形态还是颜色上,都是很贴切的。

“莫近鬓毛生”,写的十分俏皮,在全诗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纵然柳絮轻盈可爱,但谁也不愿意让它粘上自己的头发,或者说谁也不愿意一头如柳絮般的白发吧?诗人似乎又是借此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

(3) 唐 薛涛《柳絮》: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柳絮

唐 薛涛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注释】

杨花:柳絮。

微:卑微。

【译文】

二月的杨花轻盈而卑微,随着春风摇摇荡荡,撩惹他人衣襟。上天给柳絮本来的命运就是无情的,一意让它南飞北飞,飘忽无定。

【赏析】

柳絮本有情,奈何春风吹!柳絮纵无情,摇荡惹人衣!

无情的不是柳絮本身,柳絮也是无可奈何!

(4)唐 韩愈《池上絮》: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池上絮

唐 韩愈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注释】

絮:柳絮,柳树的花。

晖:日光。

杨花:即柳絮。

纤质:谓纤小的身躯。

凌:渡过,逾越。

清镜:指池水。

湿却:湿了。

无穷:指柳絮落于水面极多。

【译文】

落日的余辉映照着平静的池水,杨柳的花絮在晴空中自在地飘飞。

纤柔的身躯还想越过如镜的水面,却被沾湿了无数不能飞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似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韩愈时在洛阳任河南令。

韩愈借此诗以喻社会世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柳絮的诗,也是一首哲理诗。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杨花飞飞,装点暮春,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

(5)宋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即章楶(jié),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从教:任凭。无情有思(sì):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化用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落红:落花。

缀:连结。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春色:代指杨花。

【译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苏轼45岁),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词是为唱和之作,和的是好友章质夫的“柳花”词。这首唱和之作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词的上半阙意在写物,描写杨花的随风飘零和若即若离。

第一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道出了杨花的本质:像花又不是花,任意飘零,无人怜惜。

第二句“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赋予杨花以人的情感,“离家”本是无情之举,但它“傍路”又露难舍之意,这就是李商隐的《竹枝词》所说的“道是无情却有情”。

第三句“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杨花比作思亲的少妇。纤细的柳枝,犹如思妇离愁百结的柔肠;鲜嫩的柳叶,仿佛思妇欲开还闭的娇眼。

第四句“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承接“有思”,少妇为何而思,原来是为远方的夫婿。梦中与夫婿重逢,却被黄莺的啼叫惊醒,如果让人不恼怒!此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词的下半阙旨在抒情,感叹春光一去不复返的遗憾、惜春之情。

第一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柳絮飞尽,已是暮春时分,百花凋零的时候;“不恨此花”,只恨春光不再,表达惜春之情。

第二句“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晨雨过后,柳絮化作浮萍。

第三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春色留不住,终是离去,二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这句的“春色三分”独具匠心,苏轼也曾多次使用这种写作手法,如《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三分春色一分愁”,《雨中花·夜行船》“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等。当然,将时光量化的手法并不是苏轼独创,如唐代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宋代叶清臣的《贺圣朝·留别》“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等,都是经典名句。

第四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仔细看来,池上的浮萍不是柳絮,却是离人的眼泪。唐人的残句:“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作者化用其意。这句照应了上半阙关于思妇的遐想,思妇久候良人、良人却杳无音讯的幽怨呼之欲出。

提到的关于“柳絮”、“杨花”等的相关诗词:

1. 东晋 谢道韫

未若柳絮因风起

2.《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 杜甫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解析:

3.《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南唐 冯延巳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4.《东栏梨花》宋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5.《蝶恋花·送春》宋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曲江对酒》唐 杜甫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8.《晚春》唐 韩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淮上与友人别》唐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10.《踏莎行·小径红稀》宋 晏殊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11.《清平乐·留春不住》宋 王安国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12.《溪桥晚兴_》宋 郑协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13.《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14.《行舟》唐 李益

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

15.《题柳》唐 温庭筠

千门九陌花如雪,飞过宫墙两自知。

16. 《咏柳》宋 曾巩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7.《蝶恋花·春景》宋 苏轼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8.《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 秦观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9.《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 秦观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0.《踏莎行·情似游丝》宋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21.《碧瓦》宋 范成大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10.《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