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

伤逝 第十七

主页 > 世说新语 > 全文 > 伤逝 第十七 >

【原文】1.王仲宣①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②,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注释】①王仲宣: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②文帝:魏文帝曹丕。临(lìn):哭吊死者。【翻译】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安葬时,魏文帝曹丕去参加他的葬礼,回头对同游的友人们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大家都各自学一声驴叫来送他一程吧。”于是去吊丧的客人都学了一次驴叫。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2)

【原文】2.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①,经黄公酒垆②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③。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④。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注释】①轺(yáo)车:只需要一匹马拉的轻便马车。②黄公酒垆:这里指一家名叫“黄公酒垆”的酒家。③预其末:参与其事,排在末尾。谦辞。④羁绁(xiè):束缚。【翻译】王戎担任尚书令时,有一次身穿官服,坐着轻便马车,从黄公酒垆旁经过。他回头对后车的客人说:“以前我和嵇康、阮籍一起在这个酒店痛饮过。竹林中的游玩,我也总跟在后面。自从嵇康早亡、阮籍去世之后,我就被时势所束缚。今天虽然离这间酒家很近,想起往事,却像隔着山河一样遥远。”【点评】“竹林七贤”意气相投,都是潇洒的名士,却在魏晋朝代更迭的敏感时期,备受政治束缚,是以王戎感伤过去,缅怀故友,也是对时局感到压抑。这里也有一个成语出处,叫作“黄垆之痛”。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3)

【原文】3.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翻译】

孙楚恃才傲物,很少敬服别人,只是一直很敬重王济。王济去世后,当时的名士们都来吊唁。孙楚来得晚一些,对着遗体痛哭,宾客都感动得流泪。他哭完后,朝着灵床说:“你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我为你学一学。”因为学得很逼真,宾客们都笑了。孙楚抬起头说:“可惜的是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去!”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4)

【原文】4.王戎丧儿万子①,山简②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嘴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注释】①万子:王绥(生卒年不详),字万子,十九岁去世。②山简(253—312):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西晋时期名士,山涛第五子。性格温润典雅,年轻时与嵇绍、刘彻、杨淮齐名。历任太子舍人、黄门郎、青州刺史、镇西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翻译】王戎的儿子王绥早夭,山简去看望他,王戎悲伤得难以承受。山简说:“只是一个抱在怀里的孩子而已,怎么就悲伤到这种程度呢?”王戎说:“圣人忘记了人间情感,最下等的人不懂感情;感情最丰富的,正是我们这类人啊。”山简很佩服他说的话,也更为他悲伤了。【点评】这段话挺有意思,最好和最差的两类人都无情,圣人无情是通透,下人无情是不懂情,最会动感情的反而是这类文艺人士了,此处无贬义。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5)

【原文】5.有人哭和长舆,曰:“峨峨若千丈松崩。”【翻译】

有人哭吊和峤,说:“好像巍峨的千丈青松倒了。”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6)

【原文】6.卫洗马以永嘉六年丧,谢鲲哭之,感动路人。咸和①中,丞相王公②教曰:“卫洗马当改葬。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所瞻,可修薄祭,以敦旧好。”【注释】①咸和:晋成帝的年号。②王公:王导。【翻译】卫玠在永嘉六年(312)去世,谢鲲去吊丧,悲痛之情感动了路人。咸和(326—334)年间,王导发表文书说:“卫玠应该改葬。他是风流名士,受到海内之人的仰慕,众人应该准备简单的祭礼,来增进我们对以前好友的怀念之情。”【点评】卫玠之死,朝野内外都是叹息一片,时隔十几二十年,王导依旧怀念。此人不仅貌美,而且很有才华,心地善良,却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7)

【原文】7.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①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注释】①灵床:为死者虚设的坐卧之具。【翻译】顾荣平生喜欢弹琴,他死后,家人一直把他生前的琴放在灵座上。张翰前去吊唁,心情悲痛得无法自控,便直接坐到灵座上开始弹琴,弹完了几曲,抚摩着琴说:“顾荣还能再欣赏这些曲子吗?”于是又痛哭起来,出去前竟没有握住孝子的手。【点评】吊丧临走时,礼仪上要握着孝子的手,表示慰藉。张翰悲伤过度,忘了礼数。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8)

【原文】8.庾亮儿遭苏峻难遇害①。诸葛道明女为庾儿妇,既寡,将改适,与亮书及之。亮答曰:“贤女尚少,故其宜也。感念亡儿,若在初没②。”【注释】①苏峻难遇害:苏峻之乱杀害了不少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和附属,庾亮的儿子庾彬就在其中。话说起来,苏峻之乱本身就是庾亮的施政不当引发的。②没:通“殁(mò)”,死亡。【翻译】庾亮的儿子庾彬在苏峻之乱中被杀。诸葛恢的女儿是庾彬的妻子,守寡后要改嫁,诸葛恢给庾亮写信说到这件事。庾亮回信说:“令爱还年轻,这样做自然应该。只是我想念死去的儿子,就感觉像他才刚刚去世一样。”【点评】庾亮对苏峻的处理不当才引发了苏峻之乱,可以说儿子的死是自己政治上的不成熟导致的。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9)

【原文】9.庾文康亡,何扬州①临葬云:“埋玉树著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注释】①何扬州:何充,后任扬州刺史,故称何扬州。【翻译】庾亮去世后,何充去送葬,说:“把玉树埋到土里,使人情何以堪啊!”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0)

【原文】10.王长史病笃,寝卧灯下,转麈尾视之,叹曰:“如此人,曾不得四十!”及亡,刘尹临殡,以犀柄麈尾著柩中,因恸绝。【翻译】王濛病重,在灯下躺着,转动着拂尘看着,叹息道:“想不到我这样的人,竟然连四十岁都活不到!”王濛死后,刘惔去参加他的葬礼,将一把犀角柄的拂尘放到了王濛的棺材里,悲痛欲绝,晕死过去。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1)

【原文】11.支道林丧法虔①之后,精神霣丧,风味转坠②。常谓人曰:“昔匠石废斤于郢人③,牙生辍弦于钟子④,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却后一年,支遂殒。【注释】①法虔:也是高僧,支道林的好友。②霣(yǔn):坠落,消沉。风味转坠:风味,风采神貌;转,渐渐;坠,衰退。③昔匠石废斤于郢人:这是引用《庄子·徐无鬼》运斤成风的故事。石匠可以用斧子把郢人鼻子上薄薄的一层灰砍掉,而不伤其毫发。这不仅是石匠的水平高,也是郢人对石匠有充分的信任所致。④这里指的是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至交典故。【翻译】支道林失去法虔以后,精神颓丧,神采也逐渐低落。他经常对别人说:“从前匠石因为郢人死亡就不再使用斧子,伯牙因为钟子期去世而不再弹琴,从我自己的感受推到他人身上来看,确实如此。知己已去世,我说的话再也无人懂得,心里郁闷难解,我大概也要死了!”一年后,支道林也死了。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2)

【原文】12.郗嘉宾丧,左右白郗公:“郎丧。”既闻,不悲,因语左右:“殡时可道。”公往临殡,一恸几绝。【翻译】郗超死后,手下的人禀告郗愔说:“郎君已经去世了。”郗愔听了,没有悲伤,对手下人说:“入殓的时候来通知我。”等到入殓时,郗愔去参加,悲痛欲绝,几乎断气。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3)

【原文】13.戴公见林法师墓,曰:“德音未远,而拱木已积。冀神理绵绵,不与气运俱尽耳!”【翻译】戴逵看见支道林法师的坟墓,说:“您那些了不起的见解仍在我的耳边,可是墓地上的树木已经长成合抱的大树了。但愿您的智慧道理能绵延不绝,不会和人的寿命一起逝去啊!”【点评】支道林是当时的高僧,佛学造诣很深,可惜其作大多已经亡佚。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4)

【原文】14.王子敬与羊绥善。绥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王深相痛悼,语东亭云:“是国家可惜人!”【翻译】王献之和羊绥关系很好。羊绥清廉纯朴,简约尊贵,曾任中书郎,年纪不大就去世。王献之沉痛悼念他,曾对王珣说:“他是值得国家可惜的人才呀!”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5)

【原文】15.王东亭与谢公交恶①。王在东闻谢丧,便出都诣子敬②,道欲哭谢公。子敬始卧,闻其言,便惊起曰:“所望于法护。”王于是往哭。督帅刁约不听前,曰:“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不执末婢③手而退。【注释】①王珣娶谢安弟弟谢万的女儿,王珣弟弟王珉娶谢安的女儿,后因猜忌产生摩擦,都离了婚。王珣和谢家的妻子离婚后,两家关系就变差了。②子敬:王献之是王珣的族兄,甚得谢安赏识。③末婢:谢琰(352—400),字瑗度,小字末婢。陈郡阳夏人。东晋后期重要将领,太保谢安次子、车骑将军谢玄堂弟。初拜著作郎,后历官秘书丞、散骑常侍等职。曾与谢玄一起完成了“淝水之战”,与刘牢之一起镇压了孙恩叛军,后因部下叛变而亡。【翻译】王珣后来和谢安关系交恶。王珣在东边听说谢安去世,就到京城去见王献之,说他想去吊唁谢安。王献之本来是躺着的,一听这话就惊讶地起身说:“这也是我希望你做的。”于是王珣就去吊唁谢安。谢安帐下的督帅刁约不让他来吊唁,说:“谢大人活着的时候,就不见这位客人了。”王珣也不理他,直接进去哭吊,哭得悲痛不已,难过到没有握住谢安儿子谢琰的手就走了。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6)

【原文】16.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翻译】王徽之和王献之都病得很重,王献之先去世。一天王徽之问侍者:“为什么最近一点也没有听到子敬的消息?看来是已经去世了!”语气之中没有悲伤。随后就要求乘车去奔丧,毫无哭泣的意思。王献之平时喜欢弹琴,王徽之就径直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王献之的琴来弹,琴弦怎么也调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啊,子敬,怎么人和琴都不在了!”说完就悲痛到晕厥,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之后过了一个多月他也离开了人世。【点评】这两人不仅是亲兄弟,还是一生志趣相投的挚友,大悲无泪,肝胆俱裂,此情令人伤感与悲痛。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7)

【原文】17.孝武山陵夕①,王孝伯②入临,告其诸弟曰:“虽榱桷惟新,便自有《黍离》之哀③。”【注释】①孝武山陵夕:孝武帝司马曜去世之夜。山陵:指帝王之死。②王孝伯:王恭,字孝伯,是晋孝武帝皇后的哥哥。③榱桷:椽子,这里指孝武帝陵墓上的建筑。《黍离》之哀:《诗经·王风》篇名。写周大夫感叹西周衰亡之事。晋孝武帝死时,王恭镇守京口。他看到执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宠信小人,国家将有祸乱,很是忧虑,所以有《黍离》之叹。【翻译】晋孝武帝去世的夜晚,王恭入京,对他的几个弟弟说:“虽然陵寝是新造的,却让人感到有《黍离》诗中的哀愁。”【点评】孝武帝死后,继位的太子司马德宗年纪尚小,由孝武帝的同母弟会稽王司马道子辅佐掌权。司马道子这个人宠幸奸佞,无才无德,所以王恭很担心国家的未来。事实上,王恭后来曾两次起兵反对司马道子,最后被杀。司马道子后也被桓玄所败,逃亡时被人所杀。东晋基本被这些人搞得没有希望了。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8)

【原文】18.羊孚年三十一卒,桓玄与羊欣①书曰:“贤从②情所信寄,暴疾而殒。祝予③之叹,如何可言!”【注释】①羊欣:字敬元。羊孚堂弟,善隶书,官新安太守、散中大夫。②贤从(zòng):令堂兄。③祝予:断绝我,亡我。《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翻译】羊孚三十一岁去世,桓玄给羊欣写信说:“您的堂兄是我尊敬而信赖的人,这样暴病而死。是老天爷要亡我啊,我的悲痛无法言喻!”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19)

【原文】19.桓玄当篡位,语卞鞠①云:“昔羊子道恒禁吾此意。今腹心丧羊孚,爪牙失索元②,而匆匆作此诋突,讵允天心?”【注释】①卞鞠:卞范之(生卒年不详),字敬祖,小名鞠。原任桓玄的长史,后桓玄举兵攻入京都,委派他任侍中尚书仆射。②索元(生卒年不详):字天保。桓玄心腹武将,官至征西将军、历阳太守。【翻译】桓玄将要篡位的时候,对卞范之说:“以前羊孚活着的时候就不让我篡位。现在心腹羊孚死了,得力手下索元也不在了,而今匆匆忙忙做这种犯上作乱的事,难道能够顺应天意?”

世说新语原文及赏析10篇(世说新语原文译文)(20)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