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

2020年高考的进度条即将满格,在这剩余的30天时间里,如何利用好这一个月的时间,做好考前语文的最后复习?

很多人说:“语文学习靠平时的积累,现在离高考还有一个月了,除了背诵默写,语文没有什么可复习的。”

也有人认为:“语文考试涉及的面很广,不是短时间就能有成效的,与其把时间放在漫无边际的语文上,还不如做点其他学科的练习。”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1)

在经过第一、二轮的复习和几次的模拟考试检测之后,相信高三考生们在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上都应该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语文的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情况以及个人对每个考点的掌握都有了相当的了解,所以在这30天里,就更需要我们合理、有效地安排最后阶段的复习,以期在冲刺阶段再上一个台阶。

确实正如大家说的那样,语文是需要靠平日学习的积累,正是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很多学生宁愿把最后的这段复习时间用在数学和英语,也不愿多背古诗。但如果我要说语文水平与语文考试成绩不完全是一回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在我看来,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感悟和锻炼,而语文考试成绩,则是对一个考生的综合应试能力的检验。所以如果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掌握某些规律方法,进行强化训练,那是可以保证我们的语文学科在考试中不拖后腿,甚至还有可能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剩余30天,语文备考还能做什么? 做好以下四步,你的语文考不好都不行!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2)

第一步:对照考纲,分析试卷,研究自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是备考,那就要清楚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自己在每个考点上的得分率如何,哪些是自己的强项,哪些是自己的弱项,哪些考点自己的掌握的还不稳定,原因是什么。

我们需要对近五年来试卷作一个回顾和梳理。鉴往知来,看一看这些年高考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考了些什么,哪些内容是必考的,重复了几次,哪种题型只出现过一二次,哪些内容是课标中要求的可还没有考,从而推知将来可能会考些什么。这个梳理工作十分重要,在梳理的过程中你也会明白某一类题目该怎样回答。

在这里,高三的学生们可以将一模以来所考的语文综合试卷拿出来,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将每一个考点的得失分情况用Excel做 一个统计,计算出自己在不同考点上的得分率,并将数据转换成曲线图。这样就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自己具有哪些优势,哪些不足,然后针对不足,认真分析失分原因。

如果自己尚不清楚真正的原因,可以将分析的数据拿给老师,请老师帮助。这样做不但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语文水平,以确立这一个月有效的复习。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3)

第二步:落实知识,总结规律,提高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密切相关的,知识的疏漏必然影响能力的提高。在之前的复习中,老师肯定已经进行过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梳理。

此时,通过自我分析,我们就可以对于一些属于知识欠缺或者遗漏而造成的失误进行及时弥补。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过程可以将语文知识再次系统地梳理一遍,重点在自己薄弱的环节上下功夫。

比如修辞知识中的比喻来,当仿照例句造句出现比喻修辞时,常见的一类错误就是将本体用具象事物, 喻体用抽象事物。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其实是对比喻的特点认识不足:比喻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熟悉,化繁杂为简单,因此,喻体通常为具象的事物。而如果喻体为抽象,本体为形象,则为反喻。如果不了解比喻的这一特点,就会出现上面的错误。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4)

在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善于总结规律。通常情况下,善于总结规律,运用规律的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常常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比如关联词的使用,在词语使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现代文阅读等考查中都会涉及。如果我们将常见的错误使用类型进行一下总结,就不难发现,其实这些错误的使用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关联词不适用句间关系;二是关联词语不搭配;三是关联词语使用重复;四是关联词语的位置不正确,掌握了这些有关关联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在面对虚词使用或病句辨析试题中与之相关的问题时,就可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判断了。

再比如解答诗文阅读中有关某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时,如果把握几个答题的基本要点,先明确使用了何种手法,再结合文句加以解说,然后从内容或结构或表达效果上回答所起到的作用,做起来就会便捷得多;由于这些也是阅卷评分的基本点,因而也就更容易得分。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5)

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注意两件事:一是方法、技巧的掌握必须要在实战演练中练就,一是提高能力必须与旧有的不良习惯做坚决的斗争。

教练教我们游泳,在岸上我们将游泳要领记得滚瓜烂熟,但如果不下到游泳池中反复练习,还是学不会游泳。也许你会游泳,但可能某些姿势或运用不好影响了你的速度,教练让你改,最初照教练的要求游, 可能速度还不如以前,但你如果坚持并最终改正了,你的成绩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但假如你放弃了,还用原来的办法,那么你的成绩最终也只能维持在原有的水 平。

所以,在高考前一个月,我们应该有选择地进行实战演练,切不可掉进题海里,浪费时间和体力。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6)

第三步:稳定基础,回归课本,备料炼句

在这最后30天的复习时间里,考生们应该把握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高考70%是 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I卷第一大题的考查点相对固定,多为对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考查。这部分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热熟冷生”。即:这一部分考生原本掌握得不错,但一段时间没复习,成绩就直线下滑。因此,对第一大题的复习与练习应尽可能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每天用十几分钟,做一组试题,对保持该部分成绩的稳定大有裨益。

而对文言文阅读的复习,由于考查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用法和句式等多为我们语文课本中多次出现的,虽然选文是课外的,但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与其花许多时间做课外练习,不如回归课本,将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等真正落实。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7)

高考赋分最高的一道题就是作文了。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里,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一个就是备料。“兵车未动,粮草先行。”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 炊”,在紧张的考场上,如果我们的“粮草”准备不足,心里没底不说,怕也难于发挥我们应有的写作水平。

对材料的准备一方面可以利用以前的阅读、摘抄、随笔 所积累的素材,盘活内存;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报刊、书籍,丰富储备。尽管作文写得如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语言表达在其中问题相对稳定的。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验,一段时间看谁的作文或某类作品,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因此,考前有选择地读一些优秀范文,可以使我们从中受到很好的熏陶,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建议在读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或喜欢的语段,换个内容做点仿写练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类试题的得分率,同时也可在考场作文中化用或拿来,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提高文采。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8)

第四步:调整心态,合理取舍,讲求实效

除了复习备考,在这段时间里,心态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大考在即,考生们紧张与焦虑在所难免,适时进行心理调节就显得非常必要。

这里,我们想告诉考生的 是,在科学地分析了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语文得分情况后,对考点复习进行合理地取舍,也是一种心理调节的有效手段。如果一些考生对某些考点在这一个月里确实难 以提高,那么就不要好高骛远,“舍”是为了保证更有效地“取”,才能因失而得。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必要手段。

讲求实效除了适当取舍,还应在思维的准确性上下功夫,同时尽可能做到:该记的一定要记牢(比如名言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对的一定要做对(比如仿照例句造句一定按照试题要求去写),可取的一定别放松(比如作文的材料与表达)。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语文(高考语文这样复习就对了)(9)

如果说十二年读书像一次长跑,那么高考前的一个月就该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如果考生们学会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语文复习,检视自己,梳理知识,把握规律,运用方法,调整心态,就完全有可能超越自己,取得最佳成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