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

文丨花欲燃吖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1)

在《西游记》中有很多隐藏款的小人物,就和那打金色鲤鱼的渔夫和樵夫一样,深挖之下,背景都不寻常。而在孙悟空身边除了赤尻马猴一个上古妖神之外,还有一个妖经常被忽视,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书中第四回官封弼马温的故事中,孙悟空从同僚口中得知弼马温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一怒之下反下花果山,继续称王称霸,不再给玉帝打工。

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请问大王,官居何职?”猴王摇手道:“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那玉帝不会用人,他见老孙这般模样,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原来是与他养马,未入流品之类。我初到任时不知,只在御马监中顽耍。及今日问我同寮,始知是这等卑贱。老孙心中大恼,推倒席面,不受官衔,因此走下来了。”

这时期的孙悟空仅仅只是碍于面子,从天庭“羞愧而逃”,他本计划安享花果山,率领七十二洞群妖过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还没想大闹天宫,篡权夺位。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了猴王走向了谋逆篡权的道路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独角鬼王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2)

独角鬼王的出现是《西游记》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处转折点,是他站出来怂恿孙悟空自立门户对外宣称“齐天大圣”,也是他捧杀孙悟空“有此神通”,不管做什么都可以,言外之意做个玉帝“有何不可”

正饮酒欢会间,有人来报道:“大王,门外有两个独角鬼王,要见大王。”猴王道:“教他进来。”那鬼王整衣跑入洞中,倒身下拜。美猴王问他:“你见我何干?”鬼王道:“久闻大王招贤,无由得见;今见大王授了天录,得意荣归,特献赭黄袍一件,与大王称庆。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

猴王大喜,将赭黄袍穿起,众等欣然排班朝拜,即将鬼王封为前部总督先锋。鬼王谢恩毕,复启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猴王道:“玉帝轻贤,封我做个甚么‘弼马温’!”

鬼王听言,又奏道:“大王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就做个‘齐天大圣’,有何不可?”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教四健将:“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此不在话下。

这里有两处疑点,足可以证明独角鬼王的来历非凡,并且心怀鬼胎。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3)

1、独角鬼王其心必异的理由是,他一上来就给孙悟空献上帝王之衣,赭黄袍的意义就如同当年的“陈桥兵变”。

史书记载,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赵普一度以皇帝幼弱为名,试图怂恿赵匡胤自立门户。一方面散播将士功勋卓越却不被重视的消息,激发民愤,一方面见舆论造势时机成熟,便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醒的赵匡胤身上,拜于庭下,拥立他为帝。

这件事情赵匡胤属于是欲拒还迎,且不说孙悟空当时的心境和态度是否一样,但独角鬼王的做法和赵匡义等人是如出一辙。

先放低自己的姿态,表示愿意效犬马之劳,对孙悟空忠心不二,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随后言语激将孙悟空“有此神通,如何与他养马”,加深猴儿怀才不遇,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之心,从而黄袍一出,孙悟空走上齐天大圣之路。

2、独角鬼王的突然出现毫无征兆,来的匪夷所思,去得无声无息。他是在孙悟空受弼马温羞辱后突然找上门的。没有七十二洞妖王的打斗降服的过程,也没有招安结识的步骤。独角鬼王骤然出现,一见面就往孙悟空的伤口上撒盐。

“今见大王授了天录,得意荣归。”在此情此景下对于孙悟空来说格外讽刺,他根本不是荣归,随后,独角鬼王又道:“大王在天许久,所授何职?”句句扎心,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孙悟空从天庭折回花果山,是随机事件。但他刚一落地,独角鬼王立刻就找上门。他的第一手消息从何而来,这种“先知”就很耐人寻味。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4)

消息途径无外乎三种:

1、是御马监的监丞等人,第一时间目睹孙悟空罢工的人。

2、张天师以及南天门众将,同孙悟空有交手的人。

3、玉帝

但是,这些只能说明独角鬼王在天庭上有背景,必是受人指使,却不能证明他归属何人。可通过他一些系列的反常表现,我们可以大胆推断一下,他应该是天庭的人,并且极可能是玉帝暗示的。

那么有人就会说了鬼王,既然来自地狱,那么也可能是如来的人。

的确,在道教和佛教中都同时承认鬼魂的存在。在道教方面,最初管理幽冥之事的是中元地官大帝,也就是我们“中元节”的由来。后来,随着信息的发展和融合,道教又将掌管幽冥之界的神格进行了强化,就有了"东极青华大帝有济度人鬼之能,为了十方救苦,化作十方救苦天尊;为了治理九幽,化生为十殿冥王。阎罗王是其中第五殿的。"

而佛教中的鬼则意义不同。首先掌管地狱阎罗王也非本土词汇,而是来自印度神话音译而来,后来被大乘佛教吸收,成为天界神祇之一。据《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述:“复有他方国土,及娑婆世界,诸大鬼王。所谓恶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气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摄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爱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

此经卷中《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又有无量鬼王,恶毒鬼王、负石鬼王等等数十种,各有所执,各有所主。

单纯从鬼神属性上去分辨,很难去看出独角鬼王到底是哪一派的。可从镇压孙悟空的过程中去剖析,他背后所站之人就呼之欲出了。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5)

首先,鬼王的“鬼”字,乃是幽冥之物,是魂体虚物。但虽然封王,却不是什么重量级的大妖,而是一个传递消息跑跑腿的小喽啰。可以理解为公司内部的一个小组长,统管了一部分的小鬼。

在书中的第六回,也有同样一个鬼王出现频率极高。十万天兵下届捉拿孙悟空,大圣和惠岸行者苦战,李天王让大力鬼王去天庭传消息。随后玉帝调兵遣将又是靠大力鬼王赍调。紧接着大力鬼王又去调了真君与六兄弟提兵擒魔,而后再跟着其他小卒擒拿孙悟空去斩妖台。

可见,“鬼王”就是天庭的一个普通公职。既然是个跑腿的,凡是天庭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皆可差遣。

其次,独角鬼王劝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之后,玉帝的表现是很愤怒的,要求李天王和哪吒立刻前去捉拿。无奈,父子二人技不如人,被猴哥打得脸面皆无。

玉帝闻言,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正说间,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6)

太白金星的出现总是恰到好处,在每一次玉帝要大开杀戒的时候,他及时地站出来给孙悟空解了围。可每一次所谓的解围,其实都将孙悟空推向了造反的边缘。

比如,第一次官封弼马温,原本可以很好地招安,双方各行其事。却因天庭的怠慢激怒了猴子的反骨,将猴子和天庭的关系进行了恶化。第二次,太白金星又建议给猴子有官无禄封“齐天大圣”,又为后文蟠桃宴风波埋下伏笔。

可就太白金星在天庭上的地位而言,他不过是一个信使,道教中,太白金星虽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却在三清之下。玉帝也从来不是什么大发慈悲的心软的神,想想沙和尚只不过打翻了琉璃盏就要承受日日穿胸之苦。这孙悟空屡屡在作死的边缘反复试探,玉帝何以容他?

太白金星稍微一劝,玉帝就顺从得一听?

这二人行为反而更像是一唱一和,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将孙悟空引到了大闹天宫的路上。

再者,玉帝不诛杀孙悟空是因为十万天兵打不过吗?当然不是。很明显在十万天兵降妖的过程中,各方势力都在放水。

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相,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

这么大的一个捉妖阵仗,独角鬼王率领七十二洞妖王立刻出兵迎战。巧就巧在,这独角鬼王刚派上用场就悄无声息地领了盒饭,而花果山的猴子竟无一人伤亡。

四健将道:“今早帅众将与天王交战,把七十二洞妖王与独角鬼王,尽被众神捉了,我等逃生,故此该哭。这见大圣得胜回来,未曾伤损,故此该笑。”大圣道:“胜负乃兵家之常。古人云:‘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况捉了去的头目乃是虎、豹、狼虫、獾獐、狐骆之类,我同类者未伤一个,何须烦恼?”

西游记独角鬼王实力 西游记中神秘的独角鬼王到底是什么来头(7)

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打不过孙悟空也就罢了,难道连花果山那些普通的猴众都捉不到?

为何只抓鬼王等人。很有可能是趁机将“卧底”回收,使命已经完成。

那不抓其他猴众,是十万天兵故意防水,要给猴子留余地。

能调遣十万天兵的,还能指挥太白金星的,除了玉帝还有谁呢?

至于玉帝为何套路猴子,我们以后在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