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

如果问学生你觉得现在的职场中的求职门槛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学历,学历背景好,获得的机会和选择权也更多,这也是学生拼尽全力追求高学历的原因。

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生面临很多个分岔路口,每一次的选择都将影响未来的命运,中考和高考就成了无数学子分道而行的转折点,考上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和职校毕业的学生,人生的境遇也大为不同。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1)

但是学历真的就决定了一切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实现了“逆袭”,而复杂的演艺圈也有这样的例子,张颂文就属于大器晚成型选手,他的成长之路更是印证了何为真正的逆袭。

从职高生到演技派,张颂文的履历让人佩服,这才是真正的“逆袭”

可能提到张颂文大家并不是很熟悉,但是电视剧《狂飙》里的高启强却让人又爱又恨,他精湛的演技一度让网友怀疑不像演的,但看完他的履历后才明白什么是大器晚成。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2)

张颂文1976年出生在广东省韶关市一个客家人家庭,家庭还算不错,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医生,但也正是因为父母工作性质的原因,陪伴他的时间很少,电影院的看门大爷就成了他儿时的玩伴,经常一起看电影聊天,自此就爱上了电影。

但是他成绩并不是很好,只考上了职高,在职高毕业后陷入了一段迷茫时期,先后做过印刷厂工人、销售员、服务员等多种工作。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3)

直到2000年他才考上了北电表演系高职班,成功踏入了演艺生涯,但是因为存在严重的口音问题,老师勒令他严格训练,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普通话。

他的刻苦也让老师对他十分赏识,在大学期间他能力突出,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一职,毕业时更是凭借着自己的优秀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4)

他也没有放弃这样一个好机会,顺利成为表演研究所的一名表演老师,在发展自己的事业的同时还悉心传授专业技能,给很多学生带去了启迪。

但是他的成名路却是很坎坷的,一路都是小配角,更是有人说他不是演戏的苗子,还是踏踏实实当老师比较好,但他并没有自我否定,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全能,他还曾尝试过导演、场记、编剧、剪辑等多种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技巧,这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5)

起点低不代表落点低,张颂文的励志人生,恰恰证明了“勤能补拙”

光从张颂文的成长历程就能看出他吃了多少苦,在遍地都是高学历的演艺圈来说,他的起点算是非常低的,他也曾迷茫过,但最终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而且作为学历低、没背景的“草根”,得到的机会也是很少的,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稳扎稳打地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慢慢积累经验和人气,同时发现自己有欠缺就下苦功夫去弥补,这份毅力和坚持可能是很多学生都没有的。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6)

普通话不好就没白天没黑夜地练习,专业技巧不够就靠各种小角色慢慢历练,或许和那些有背景有天赋的艺人相比,张颂文确实略有逊色,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勤能补拙”,这也是他大器晚成的原因。

其实很多学生都看到了张颂文的成功,但也要看到他背后为之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精神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地方。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7)

学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不要急于求成,积累和沉淀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是何出身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有目标就有动力,这是个好事情,但是成功的路上布满荆棘,学生不要心浮气躁,更不要急于求成。

要知道演艺圈最是看重门第和人脉,草根演员想出头并不容易,但是张颂文不急不躁,努力完善自身,在配角的道路上精进专业能力,这才让他获得了“大器晚成”的机会和可能性。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8)

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积累和沉淀才是最重要的,从儿童家庭教育时期开始,家长就要引导孩子为自己的梦想脚踏实地地去努力,慢慢提升内在的修养与内涵,耐住性子去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当然也别忘了要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实现自我的“逆袭”。

【笔者寄语】张颂文以职高生为起点,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但是励志的背后少不了汗水与泪水,这样的人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要单凭眼前遇到的困难就否定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一步步靠近心中的那个方向,既能让自己不留遗憾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张颂文经典出场(从职高生到演技派)(9)

话题:你觉得勤奋和天赋哪个更重要?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