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

不同的地方婚礼习俗也不同,与城市里白色婚纱、酒店酒席相比,安阳农村的婚礼似乎更热闹些,且颇为讲究。十月初十,我参加了外甥的婚礼,在农村老家举行。感觉像看一场大戏,俗话说,看戏“会看看穴道,不会看看热闹”,在农村婚礼上,如果你留心,就能看出许多头头道道。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1)

王九云 | 文

选日子要“大利月”

迎亲之前得送“破食盒”

迎亲队伍八点出发,负责车队及迎亲事宜的人进进出出,生怕一时疏忽影响大局。

妹妹家院子里的天爷台上已摆满了供品,供品的种类和个数,都蕴含着祝福和吉祥,步步高(糕)升;一心一意(一条刀头肉);双喜临门(一对金墩),三星高照(三个火龙果);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早生贵子;好事连连,甜甜蜜蜜......

迎亲队伍出发之前,主管就把一个柳条长篮子交给一个中年人,说让他去送“破食盒”。篮子里放着半瓶酒,一撮粉条,两棵葱,六个馍,两样菜。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2)

为啥不拿满瓶酒?为啥是“破食盒”?

一位老者说,这是规矩。月亮满了,又得一点点亏下去。成人家过时光也一样,有得到的就有失去的,不要太计较。

因为把整瓶酒倒了半瓶,就“破”了。老者说的,就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意思,告诉新人不破不立的道理。

而明明是用柳条篮子,为啥叫食盒?

老者说,旧时婚礼是把送女方的食物,盛在古香古色的多层大盒子里,由男方挑着送到女方,现在简化成用篮子了。

他说破食盒走在迎亲队伍的前头,相当于旧时的响马,也就是探路报信的,告诉女方,一切顺利,迎亲队伍马上到来。

公婆如此迎亲,拜天地、上头都有说法

送走了迎亲队伍,妹妹一家人开始化妆,准备迎接儿媳进门。

公公婆婆,大爷大娘,爷爷奶奶,姑姑姑父,一起上阵,头上戴花环,脸上贴彩星,腰间束红绸,婆婆腰间还用红绸子系上“双胞胎”,公公用红绸子缠好的扁担,挑上“双胞胎”,大家先预演一阵子,就往村口迎接。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3)

一阵激烈的鞭炮声,在鼓乐队的牵引下,婚礼队伍浩浩荡荡地进村了。

新郎抱起新娘,妹妹一家人甩着红绸子扭起大秧歌,同辈的好耍者,有的推推搡搡,有的在公公的屁股上踢几下,有的在婆婆和大娘的胯下打几下,被耍着边扭动腰肢,边巧妙地躲避着耍着,嘻嘻哈哈,好不热闹喜庆。

公婆迎亲这个环节,由“儿子娶媳妇,公婆打花脸”演变而来。

耍者提前准备好锅底灰或者鞋油,趁其不备,往公婆脸上抹,公婆跑着躲避或者回击,追追赶赶,笑声不绝于耳,然后有家人端盆清水让公婆洗(喜),越洗(喜)众人越抹,越抹越洗(喜)。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4)

更热闹的是,一伙耍者拽胳膊抬腿的架起公公婆婆,在地上、门槛上,甚至四条腿朝上的凳子上往下撴,公婆脚蹬手刨,围观者笑得闪腰岔气。

这种闹法显然是不够文明,甚至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故在时代的进程中逐渐被现在的公婆迎亲所取代,特别是二胎开放以后,双胞胎、四胞胎的玩具娃娃,成为公婆迎亲的主角。

拜天地时,是先隔着红布对拜的。

把新娘迎进家门后,在天爷台前的供品前,有两人扯着红布,让新郎新娘先隔着红布对拜,再拜天地,拜高堂。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5)

这个环节,我先前也见过,可是闹不懂,同是安阳人,大多数就没有隔着红布对拜这个环节。

问了妹妹,妹妹说,是算命先生让这样子做的,是一个破法。破什么?闹不清。

然后我又问了几位懂行的,她们说,隔着红布对拜,一是新郎新娘属相冲突;二是娶客、送客或者迎亲的家人里,有与新郎新娘所忌讳的属相;三是新娘的“大姨妈”来了。这几种情况,拜天地时,红布一挡就没事了。

拜罢天地,新娘由侍女簇拥着进入屋里,由两位侍女用红木梳子梳三下头,这叫 “上头”。

上头的来由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上头亦称上梳。旧时婚礼前将新娘的辫子改梳成发髻,并戴上头饰,以示完婚。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6)

上头仪式通常在大婚前一晚举行,仪式前,新娘要沐浴,更换新的内衣内裤,到可以看到月光的地方,由好命婆,也就是家族中父母双全、子女双全、配偶健在且家庭和睦的长辈,帮其梳头。

把新娘子的头发梳成发髻,一边梳头一边说:“一梳梳到辫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由此可见,古时的上头是真梳,现在的上头虽保留了古时的项目,却简化了许多,时间也推移到拜罢天地。

嫂子闹洞房,扫床铺床

最后还得有人“听房”

闹洞房是传统婚礼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的是下午,有的是晚上。

闹洞房的都是嫂子,而且要能说会道,能现场发挥,能把气氛闹得热烈。

先是扫床。嫂子要给新娘扫床铺了,边说边进屋:“新人新事新洞房,新人请俺来扫床。小小门帘五尺长,掀起门帘进洞房。”

走进来后,扫哪儿说哪儿:“先扫床,荣华富贵孙满堂;再扫铺,亿万财富堆满库;扫扫新娘的肚,新媳妇肚里有宝物;扫扫新娘的头,闺女小子往下流;扫扫新娘的屁股,有了孩子不迷糊(迷糊:眼睛小,长得丑);扫扫新娘的脚尖,有了孩子能当官;扫扫窗户台,有了孩子沿着玩;扫扫煤火台,有了孩子焙麻花......”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7)

床扫完后,接着铺被子。嫂子端来早已准备的红枣、花生、桂圆、籽麻等,铺一层,扔一样,说一句:“被窝里扔黑豆,闺女小子一排溜(排:po);被窝里扔籽麻儿,生个孩子有鸡巴儿;被窝里扔擀杖,有了孩子叫满仓......”

被子铺完接着说:“绿被子绿莹莹,生个儿子真聪明;红被子镶金边儿,生个儿子能当官儿;你拽拽,我拽拽,你是我的好太太;红被子,忽闪闪,小两口儿往里钻,你这头,我那头,钻来钻去到一头;你也好,我也好,一年生出一对好宝宝。”

在一片笑声中,满床被子铺得像麦秸垛。

床铺好了,嫂子用两个盘子装满肉和菜,让新人喝交杯酒。

河南安阳办婚宴习俗:安阳农村婚礼从选日子(8)

对新郎说:“这杯酒是你的,让你生儿育女的。”对新娘说:“这杯酒是你的,让你遮风挡雨的。”

二人端着酒杯,交臂一饮而尽。

接着小姑子拖着尿盆进来了:“小姑子拖尿盆儿,闺女小子一大群儿”。

洞房花烛也有讲究,新郎新娘就寝后,闹者又开始听房了。如果没人听房,就在扫帚蒙上一件衣服,放在洞房窗户底下。

据说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驱逐阴气、增强阳气之意,有“人不闹鬼闹”之说。

农村婚礼也好,城市也好,中式婚礼也好,西式婚礼也好,形式虽多变,但不变的是众人对新人的祝福和祈盼。

作者简介

王九云,安阳人,教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文章散见于多家报刊,散文《萤火微光亮童年》曾获得2015《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