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为什么会杀秦二世(毫无背景的赵高)

历史上,宦官专权在很多朝代都有,因宦官专权而导致灭国的也不在少数,但像赵高一样,专权而直接把皇帝杀死的太监凤毛麟角。

赵高作为一个太监,从秦始皇时期开始接触胡亥,以献媚取幸与胡亥。到胡亥登基后,一路做到丞相,最后还把一路提拔自己的秦二世胡亥杀死。赵高在秦国没有背景,也没有为秦国做过大的贡献,他为何能独秉秦政并杀死高高在上的皇帝秦二世?

赵高为什么会杀秦二世(毫无背景的赵高)(1)

取信两个皇帝

赵高位卑身贱,出生于隐官。在秦国不光没有任何的背景,还是外来户,想要生存下去,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赵高自己也很争气,他凭借自己的干练坚忍,对于刑狱法令的精通,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把他放到胡亥身边。赵高抓住这个机会,迅速提升自己在皇帝和胡亥心目中的地位。在秦始皇死后,赵高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机会。身为人臣,拥立之功是最大的。赵高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拉拢李斯假传遗诏,逼迫扶苏自杀,拥立胡亥继位,成为秦二世登基的首功之臣。有了这样的不世之功加身,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的同时还心存感激。

切断言路

在拥立胡亥继位后,赵高明白这种瞒天过海的伎俩堵不住悠悠众人之口。胡亥虽然是一国之君,面对满朝的功臣宿将和宗室子弟,保不住什么时候反水,把自己推向万丈深渊。赵高以满足秦二世长久的尽情享乐为由,让秦二世大肆杀戮宗室子弟和前朝重臣,党同伐异,安插亲信。又对秦二世说:

“天子之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

秦二世认为当皇帝,就是为了享乐,听从了赵高的话。所有事情都由赵高代为转奏,赵高成功切断大臣与秦二世的直接面奏,把决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就可以把对自己不当的言论选择性的“屏蔽”。

赵高为什么会杀秦二世(毫无背景的赵高)(2)

铲除障碍,实现专权

李斯是赵高专权的最大障碍。李斯是一国宰相,百官之首,在秦国任职三十多年,帮助秦始皇平定六国,制定一系列的治国方针,在秦国位高权重。而且,李斯还是假传遗诏的知情人和参与者。无论赵高想不想专权,李斯的存在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另一方面,赵高切断言路,怂恿秦二世耽于享乐的做法,引起了以李斯为首的群臣不满。赵高对此一方面怀恨在心,一方面又有所恐惧。陈胜吴广的起义,给了赵高一个机会。

李斯的儿子李由任三川郡郡守,陈胜吴广的起义军攻打三川郡时,李由坚守城池,没有打退起义军。赵高抓住这点,诬陷李由与起义军勾结。秦二世让赵高调查。落到赵高的手里,李斯再无活路。在赵高捏造的谋反罪名之下,李斯在云阳街市腰斩,三族被灭。

李斯死后,秦二世任命赵高任中丞相,封安武侯,朝中大小事务皆由赵高决断。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仍害怕群臣不肯服从,又导演了指鹿为马的闹剧。从此之后,赵高独揽了朝廷大权。

赵高为什么会杀秦二世(毫无背景的赵高)(3)

保己弑君

在各地纷纷爆发起义反抗秦朝暴政后,赵高欺上瞒下,秦朝靠着章邯勉强支撑。巨鹿之战后,章邯被迫投降项羽,秦朝失去了最后的一道屏障。此时六国都已复国,函谷关以东都不归秦朝所控制,赵高害怕秦二世发怒而遭到杀身之祸,称病不去上朝。

秦二世听到起义军的消息后,派人去责问赵高。皇帝的问责,让赵高大为恐惧。他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可能再瞒下去,皇帝早晚会知道真相。到了那一天,自己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先下手为强。为了保住自己的现有地位和身家性命,赵高暗中联络女婿咸阳令阎乐和弟弟郎中令赵成。以赵成为内应,以抓捕盗贼为由,派阎乐带兵发动政变,逼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中,另立子婴,并废除帝号,重新称王。

赵高为什么会杀秦二世(毫无背景的赵高)(4)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赵高以一个太监的身份,步步钻营,独揽秦朝大权,连皇帝秦二世都被他逼死,李斯就更不足为道了。

赵高拥立子婴不久,就被子婴联合太监韩谈杀死。

以宦官之身害人,又为宦官之身所害。历史予人,总是公平的。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历史的刺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