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

这两天我跟娱乐文耗上了,连发三篇当年怎么跟明星打交道的文章,有表扬,也有爆料。详见拙作:今天是第四篇,也是最后一篇,关于我的娱乐圈经历。里面不仅有追星、采访,还有在影视剧中演小配角小特约的故事。

话说几乎每个娱记首先肯定是喜欢影视这一行的,其次很多人都有自己当演员当歌星的内心梦想,我当然也不例外。今天这篇就是我怎么一只脚踏进演艺圈的经历。离开了银川频道的光环加持,还没开始写,我似乎已经预感到这一篇惨不忍睹的阅读量。为了争取一点阅读,我决定先拿一位大神镇楼——梁朝伟。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1)

梁朝伟被一堆记者围住采访。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我高中开始就在学校干校报主编,上大学时因为生活费太少,所以找了不少打工,其中比较高大上的,就是利用在学校文学社当部长的机会采访各路来济南明星,然后写出稿子再投给没有派记者的山东相关媒体,顺便没有报酬在各路媒体实习。这次跑北京追星,事先也问过几家报纸杂志的编辑老师,然后人家说我们不给你出钱,但你采回来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给你发稿费,于是我施施然上路了。

当时嘉里中心那叫一个乱,大老远赶来的梁朝伟的粉丝、张曼玉粉丝,还有前来友情支持的张国荣粉丝都在底下大堂聚着。显然粉丝是不可以上楼参加记者会的,但我们大老远来的,怎么能放弃。于是我拿出当时在山东某大报文体版当实习生时偷偷印的名片,成功混上了开发布会的楼层。什么,你说实习生名片他们也放?那是你图样图森破,既然是偷偷印的,我肯定印的是记者咯……

没想到上去后傻眼了。原来真正进行采访的是三位主创一人一个屋,门口也有保安把守,要进这里面必须得凭邀请函。可当时被发邀请函的也就央视、新华社、南都、新民晚报这样全国最顶级的媒体。然后我们仨用艳羡的目光看着这些牛币闪闪的大媒体记者昂着头像小孔雀一样进屋和偶像单独聊天。

最后我也急了,抓住一光头——就是后来在国内电影界很出名的新影联高军,那时候还是中影公司的中层,连哄带骗,跟人家说山东媒体就来了我一人,好几家媒体都等着我往回发稿子呢,人家版都空好了,这要采访不上就开天窗了怎么滴……虽然我当时的理由不值一驳,但这哥们厚道,还是给我找了张媒体证挂脖子前面,让我进了。只不过没安排我的采访时间,所以只能是人家采访我在一边听,然后见缝插针提几个问题。顺便一提,我们几个回去后,留下我们联系方式的高军还给我们寄了好几套《花样年华》原装海报全套。我的那套让我贴了宿舍的墙,没想到暑假宿舍装修,回来以后全没了……暴殄天物!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2)

那次记者会上我拍的王家卫照片。相机烂到爆

终于见到偶像,紧张得满头冒汗,于是有了文章最前面那张至今都想在我脸上打码的照片。后来梁朝伟这儿采完,又跑去张曼玉和王家卫的屋子采访,还记得采王家卫时我抛出一个特招打的问题:“王导演你为什么任何场合都戴墨镜啊?是不是脸上有什么伤?”满屋子都静了,一帮记者傻币一样看着我,然后王家卫不紧不慢摘下墨镜说:“你看,没有伤啊,只是我喜欢而已……”

然后我们仨采完,马不停蹄从国贸赶到东单大华影院看首映。下楼时听到人声鼎沸,说有记者被打了。然后我们还面面相觑,心想就是个电影首映式,不能够吧?后来才知道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歌星毛宁遇刺重伤,他的经纪公司在另一层开记者会。由于那次遇刺里牵扯好些猛料和重磅,所以本来人就多,再加上这边采访完的都跑那边去了,于是出现混乱。后来得知此事的我扼腕叹息,觉得又一次可以见证娱乐圈重磅的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那时候北京1号线刚修好,但我们仨蠢,不知道国贸到东单还有地铁可以坐,觉得反正不远,于是步行前往。初冬的长安街上冷风阵阵,然后我们仨一路走一路聊,还学吕%秀莲讲话:“总统府里有绯闻,嘿,嘿,嘿~~”一路笑声不断。

好不容易走到东单,身上都快冻僵了。然后最后那位少妇在那儿和我们汇合,请我们吃了顿肯德基,坐到了大华电影院第一排看首映。首映结束后的观众提问环节,我又被点到提问梁朝伟。然后紧张得想不起来问什么问题,直接说了句:“梁朝伟你普通话怎么那么好啊?声音真好听!”结果满场哈哈大笑,王家卫解释说:“你不知道世界上有个词叫配音吗?”

第一次半正式的娱乐采访就这样跌跌撞撞结束,然后开启了我的娱记生涯。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3)

首映式上,我和他们最近的距离只有0.01公里,5分钟后,我决定提一个问题……

采访剧组,一不小心混成配角演员

银川明星采访的经历前几篇文章已经扒了很多,所以今天主要说说在其他地方接触明星的故事。其中最浓墨重彩的,莫过于2007年在威海拍摄的电视剧《回家》(后更名为《守望心灵》播出)。当时本是被邀请来采访这个剧组开机的,没想到一不小心居然混成了里面的小配角。(先声明,上篇文章说的那位耍大牌男女主演不是这部剧哈,真的不是。闫妮周晓斌是我特别喜欢的两位演员,后来我还给他俩和林永健一人做了一个版的人物专访。)

当时这部戏也算星光熠熠。男女主演闫妮周晓斌,配角有林永健、牛莉、吴京安、胡亚捷、董博文、周冬齐等一大堆知名演员,还没开播就被央视买去了版权,可惜后来因故没在央视播,拍出来好几年才在地方台陆续播出。当时我去采访开机仪式时赶上下雨,大家都躲在威海海上公园的凉亭避雨,然后跟制片主任聊起天,意外发现她不仅是威海出去的,而且是我高中班长的表姐!于是厚着脸皮表姐长表姐短套了半天瓷后,终于开口问有没有什么角色给介绍一个。表姐也敞亮,很爽快让我过两天找副导演试戏,给我个小配角让我玩。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4)

报社同事给我拍的我和周晓斌搭戏时的剧照。

当时开心坏了,因为之前虽然演过什么小妖怪、侍卫或路人之类,那都是没有词的群众演员,这次居然有个正儿八经的配角演!于是经过试镜后,开拍那天早早来到现场,还带了一位报社摄影记者。因为听说我混上了这个剧组的配角,报社主任“龙心大悦”,让我把自己拍戏的经历写出来在报纸上发,那当然需要有摄影记者照片咯……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周晓斌饰演的男主角遭遇工作家庭的连番打击,患上抑郁症后艰难的康复之路。果然一语成箴,谁知道当时在这部戏里活蹦乱跳的我一年后也会得上这样的病?可惜当时自己并不清楚。那一天要把周晓斌在公司的大景集中拍完,而我演的就是公司里跟他关系最好的同事小刘。

剧里我们是在一家旅游公司因为我扮演的角色带团去海南后遭遇顾客投诉,只好把前辈周晓斌拉出来帮忙。没想到他直接跟顾客打起来了,这也引出了后来他被公司解雇的事情。当时我有一大段絮絮叨叨抱怨的口播,反复拍了7遍。虽然提前已经把这段台词背得很熟练,但开拍时难免紧张。别人紧张时会忘词会磕磕巴巴,我一紧张是滔滔不绝满嘴跑火车,尽显前脱口秀主持人本色。

为发朋友圈炫耀拿手机拍的这段台词的片段,想要看全剧的话上优酷上搜这部电视剧《守望心灵》就好。

于是反复拍了7遍,没有1遍词儿是一样的,最后几遍副导演不愿意了,直接吵吵我说你能不能靠点谱,怎么顺嘴一大堆剧本上没有的词就流出来了?然后周晓斌在一旁安慰我说,你别紧张,也不用完全抠剧本,只要别擅自加词,跟剧本上差不多的词说完也就完了。于是又拍了1遍,终于把这条过了。

中午发盒饭,没想到我的盒饭居然和周晓斌他们一样,都是主演盒饭,比没词的那帮群众演员多了一个鸡腿一碗汤,当时可美坏了,心想居然混到主演待遇了!现在想想当时可真没出息,吃个盒饭也能吃出这么强的优越感……

下午继续拍到晚上9点,总之就是一条一条,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过,也没啥好说。比较值得单提出来说的有两个镜头,一是剧中的我去通知周晓斌他被列入裁员名单时,印象特别深的是周晓斌不说话,但手上爆起青筋,直接掰断了一根铅笔。因为当时机位和他是隔着座位隔断的,我觉得摄像机拍不到他手上的特写,但没想到他入戏那么深,产生了这么有爆发力的画面。反正我当时对这位老戏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还有一个镜头是部门开会宣布要进行双向选择,裁汰一部分员工。会上周晓斌有事来晚了,慌慌忙忙在我旁边坐下,然后吴京安饰演的公司老总就开始吧啦吧啦含沙射影讲他的事。记得那次周晓斌在我旁边坐下后,吴京安眼神对准我们这块,虽然不是直接对着我,但那眼神里的厌恶和愤怒让我心里慌得要命,感觉好像自己做错了事。至今都忘不了他那犀利的眼神,想来但凡周晓斌是个新演员,肯定要被他的眼神给吓住了——这在表演中叫压戏,就是对方的气场把你镇住了。幸亏周晓斌也是老戏骨,所以在这种目光下演得更生动了。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5)

从柜子里翻出来的当年报纸,被我做成了剪报。

可当时机位是在吴京安背后,对着我们这边的!所以可想而知他们这些实力派演员多牛,只要进入表演状态,不管有没有被摄像机捕捉到,都会全身心投入到角色里。再想起前几年我在一部有当红偶像明星的电视剧里客串一个小特约,女主角对着男主角说话,因为机位在男主角身后只有个背影,他居然让替身上……其实他本人也没离开片场,就是坐在一旁的躺椅上玩手机而已。可那替身长得巨丑。真同情女主角,不知道面对那么丑的替身,她怎么还能深情款款说出那么多肉麻台词!比起周晓斌、闫妮、吴京安这些人的敬业来,这帮偶像明星差远了!

当晚拍摄结束后几天,收到了副导演给的片酬。挺少的,但却是真正用自己的表演换来的钱,心里特别开心!(之前演群众演员那仨瓜俩枣不算,因为那个根本不需要什么演技,往那儿一站或走走路就是了)

租套房子,我客串剧组剧务

2008年我因病回老家休养,当时想暂时离开,所以临走前把我150多平米的海边大房租了出去。后来虽然又回来,但因为我爸名下还有另一套房子,所以这套一直租着没着急收回来。2009年,原来的租客搬走,一个电影剧组的制片人打电话说要租我的房子,只租三个月。当时盘算了一下我爹那套房正在挂牌出售,差不多三个月后也卖出去了,到时正好搬回去,所以就租了。

那个剧组叫《浓从暗中来》,是一部小成本的情感文艺片,里面有四个单元四组人演绎不同的故事。当时订租房合同时,制片人和副导演就觉得我形象比较适合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但我当时主业在报社工作上,对于拍戏这种事也或可或不可——反正也没可能红成大明星。所以只是顺便帮他们写了两篇新闻稿在报纸上发发。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6)

这个电影其中姚岗和王亚军的家就是在我家拍的

后来剧组开机仪式后全剧组人员吃饭,本来我都去了,但牵挂着要遛狗,所以菜还没上导演还没来就提前撤了。因为没见到我的人,所以导演把那个角色给了副导演,也是我现在一个朋友。后来电影播出,我才发现原来这个角色戏那么多,心里有点小后悔是真的。所以后来副导演专门给我安排了个只有两句词的酒吧服务生,好歹让我在里面客串一下。

然而制片人却不拿我当外人,因为知道我在威海本地媒体工作,所以经常有啥搞不定的事就给我打电话求帮忙,比如找群众演员之类。拍我在酒吧那场戏的时候,人大牌明星都是自带助理自带化妆师,顶天了带六七个人,可我当时浩浩荡荡带了二三十人——怎么样?我比大明星牛币吧?其实我带的都是群众演员,负责扮演酒吧里喝酒跳舞听音乐的客人们。

当时也是卖力,发动各种关系找山大威海分校话剧社的演员,找喜欢表演的大学生,找社会上的朋友……然后大家一起聚到山大对面的红番茄酒吧嗨皮。结果抠门的剧组别说饮料啤酒了,水都没给群演发一杯。大家端着装着自来水的瓶子又舞又跳,心里那个苦啊……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7)

这部电影里我演一个没两句词的酒吧服务生

制片人第二次打电话是让我给介绍一对母子或母女,正好我有位当小学英语老师的朋友长得和俞飞鸿有点像,所以直接把她和她女儿推荐过去了。没想到导演对母女俩大为满意,朋友也觉得女儿还在上幼儿园就能有在电影里露脸演出的机会很荣幸,皆大欢喜。

可能是前两次帮得太好了,于是第三次制片人傍晚给我打电话,说第二天下午让我帮他找200个年轻人当群众演员——纳尼!?不是2个不是20个,那是200个啊大哥!而且给钱还特低,1个人才10块钱还不管饭。你就街上拉一票找工作的农民工,一下午人家也不可能只收10块钱啊?而且还要形象气质好,穿着大方(200人,又不是古装剧,剧组肯定不可能一个一个提供衣服)。这事超出我能力范围之外了,本来是拒绝的,没想到制片人求了半天,说实在不行100人也可以,我只能说尽量帮他试试。

挂了电话我有点懵,这活不是该副导演干吗?最不济也得是剧务的事吧?怎么找到我身上了?但冲着都是朋友,该帮的忙还得帮。于是我一拍脑袋想到了大学生,赶紧给平时一直有业务联系的朋友——时任山大威海分校新闻系主任的周怡教授打电话。周老师也是非常敞亮一人,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正好他们新闻系明天下午有两个班没课,于是第二天中午,到食堂吃完饭的大学生们在学校门口集合,浩浩荡荡一百多人被好几辆大轿子车拉到了片场……

追星史是什么意思(追星追成娱记采访混成演员)(8)

这就是那个用了两个班的大学生拍出来的大场面。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纯义务学雷锋帮忙,实在是高风亮节。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给我提供了很多难得的机会熟悉剧组各部门运作。这部电影的视频没法贴出来,大家有兴趣的话自己去搜索《浓从暗中来》吧,网上有免费的在线播放。

再后来的近十年时间里,我又断断续续又在一些影视剧中客串,但一直没演过什么像样的角色。有时也帮朋友写写剧本,但也都没进入拍摄环节。总归就是一只脚踩进演艺圈的边缘人吧……所以各位看文章的大导演大制片们啊,赶快来挖掘我这位蒙尘的明珠,低调不出名的梁朝伟第二吧~~~哼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