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不运动哪个活得久(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

1

运动与不运动

过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运动和不运动的人生,差距到底有多大。最近在看过一个视频后,才发现,差距大到你无法想象。

以下视频来源于邻里石二

  正如视频里所说:

  人生最后10年,你想如何度过?

  是每天清晨踏着运动鞋,去倾听山涧鸟鸣;还是踩着拖鞋坐在病床上,看着点滴一滴滴地滑落?

  是骑着自行车去远足,攀越一座高山;还是坐着轮椅,穿梭在医院拥挤的走廊中?

  是与家人欢聚在一起,吃着色味俱佳的美食;还是与医疗护工相伴,吞着各式药片?

  是打着领带、戴着腕表,盛装出席子孙的婚礼;还是缠着医疗器械、戴着氧气罩,躺在病床上?

  人生最后十年看似很远,但未来生活的选择权,就在你现在的手上。运动还是不运动,过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忙”是成年人的通病。

  白天上班节奏快,在工位上一动不动,接个水上个厕所都嫌麻烦;加班到很晚回到家,不是躺着,就是刷微博刷抖音煲剧,一不小心就到了1点之后;想睡觉时发现来精神不困了,结果导致第二天醒不来。

  “出门靠打车,在家就外卖”,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常是两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运动过一次。

  你不爱惜身体,身体也会惩罚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生病,专注力和精力都在直线下滑。

2

身体好

就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

  大多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拥有着强大的自律。

  我看过一本书,说人每天最好能在户外运动一个小时,你可以慢跑、走路,都好。因为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户外,在户外能唤起比较遥远的记忆,也就觉得愉快了。

  如果人一直待在房子里,就可能意味着冬天要到来,意味着没有食物了,心里的压抑沮丧就容易出来。所以我觉得跑步是一个健康的活动,对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都有好处。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坚持跑步30余年后感触道,运动能给你带来全新的价值感和目标感,比起稀里糊涂地活,运动会让你更加目标明确、生机勃勃地活着。

  身体好,就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

3

将来的你

一定会感谢现在

努力但仍然健康的你

  自媒体作者梁爽在文章里曾这样写道,“很多年轻人相信一句励志的话,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你。”

  但此时此刻,我觉得身体不好,再多努力也会打了水漂,所以这话应该修正为: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努力但依然健康的你

  没错,从一个人长达30多年的职业生涯来看,如果你的前10年是通过“消耗”身体换来的,那可能之后的20年里,你都会一直在“还身体的债”。

运动和不运动哪个活得久(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1)

  那么,如何坚持运动保证身体健康呢?我们不从运动的专业角度回答,下面这两个思维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1、你要知道,别人没时间笑话你

  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包括自己在内,开始运动的时候最难跨越的一个障碍是“不好意思”。

  刚开始运动的人会觉得自己跑得慢、姿势不对、力量太差,担心别人笑话自己,所以也就导致很多人办了健身卡再也没去过,更不要说去跑步等等。

  其实,这都是幻觉。

  首先,别人没有时间笑话你,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谁也没有那么重要;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别人看到你做得很好时会羡慕,而你做得一般时,大多会鼓励你。

  你想想,生活中的你是不是这个心态。

  作家严歌苓每天写作6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曾在微博写到,有一次,看到严歌苓老师在餐厅等人时,直接趴在地上做平板支撑。

  运动是自己的,管他呢。

  2、先做起来,你就赢了一半

  自媒体作者辉哥奇谭号主曾在文章中写到,每次有人给我说“没时间运动”时,我都会说:“那是你不够重视。”其实对于任何“我没时间”的说法,都可以立刻用“你不重视”怼回去。百试不爽。

  而运动这件事,是一件越早开始就越早受益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样的运动,无论运动量大小,千万别以为只有买好运动鞋、运动装、各种装备,等完全准备好以后才能开始。

  先做起来,你就赢了一半。

  可以是每天早上5-7分钟的无氧运动,也可以是下班回到家之后的拉伸运动,或者是周末假期的户外锻炼,都是可以的。建议你先开始“简单、轻松”的运动。

  总之,一定要先动起来,然后别让自己停下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差距让你无法想象。

  坚持运动,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但依然健康的你。

运动和不运动哪个活得久(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2)

来源:插座学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