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1)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其二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会不知道诗仙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唱,大家几乎从小就熟记于心,直到今天这也是小学生的必背篇章。但这首诗的背后也有着一系列的故事,就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了。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2)

“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而著名的庐山大瀑布就在峰前。“紫烟”过去一直解释为在阳光照耀下山顶团团雾气化成的紫色云霞。只是,“紫烟”还有着另一层含义,就是指紫色瑞云,为仙人出游的标志。《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于是就留下了“紫气东来”,“关路紫烟”的典故。东晋那位著名的占卜大师,也是大诗人的郭璞在他的《游仙诗·其三》中也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的诗句。李白自己也有诗句“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表达自己的求仙的愿望。在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中也有“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之句,似乎更加突出了他求仙的愿望。香炉本身也是炼丹所用,李贺《马诗》中有“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句。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3)

但是此时的李白真正愿意离开凡尘,求仙而去吗?在这句诗的背后,隐藏着李白对未来的追求。他所求的仙人,应当就在人间。此诗作于725年,李白刚刚出蜀,对未来还充满着期待。他不仅是要成仙,在成就一番功名后,一手持酒,一手持剑,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求仙而去才是他的梦想,完成这一梦想的,应当是人间的天子。因此,神奇的香炉峰背后,直上重霄去的壮志也藏在这里。诗仙以自己浪漫的想象,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在《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就是如此,与此句可谓异曲同工。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4)

更有意思的是,李白后来多次漫游庐山,留下了不少诗篇,“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30年后,安史之乱中他也是在这里接受永王李璘的邀请,踏上了那条不归之路。庐山与他的生命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那年少时的梦想从没有消失。后来,白居易也来,并在此结庐,从而留下了“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的名句。此句影响甚广,日本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之一,清少纳言在《枕草子》记录自己在侍奉定子皇后时,皇后随意问道:“‘香炉峰雪’如何?”她立刻拔开窗帘,赢得众人一片赞誉,就是活用了这一名句。神奇的香炉峰就这样永存于世界的文学史中了。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5)

重题·其三

白居易

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

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

匡庐便是逃名地,司马仍为送老官。

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6)

“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中的“挂”字极耐人品读。如此壮丽的瀑布,有谁能够将其挂在山前。这背后有对天地神奇能力的赞叹,亦有对神人改造世界能力的仰慕,这背后是不是也同样能够读出那种期待?不过此诗前两句还有另一版本,就是“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与脍炙人口的这一版本比较,有气势,但却少了份期待,难怪知道的人不多。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7)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自然不需要多说。“直下”与“落”对应,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气魄,而“疑”字更是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水自天上来,是否也能载着诗人重回天宇,去完成他的梦想呢?“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身处尘世的诗人真正的梦想还是在遥想的天边,也就是天子之侧。而这两句诗后来也开启了一段争论——大家都知道苏轼也为庐山写过诗,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时的苏轼刚刚结束黄州流放生涯,回顾自己坎坷的前半生,所以写下此句。但可能大家不知道,苏轼还写了另一首诗,赞美李白,痛斥另一位写瀑布唱和李白的中唐诗人徐凝:“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8)

徐凝究竟写了什么,被大文豪苏轼如此责难。其《庐山瀑布》如下:“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唐代科举考试不糊名,因此名人考中的可能性就大,而如果有名人推荐,那么考中更是十拿九稳。当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士人争相前去,希望能够成为白居易推荐的第一名(解元)。

当时和徐凝争的是大才子张祜,张祜在众人面前拿出自己两联得意之作——“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这两联,有磅礴气势,有深远意境,确是佳作。但徐凝立刻举出自己写庐山瀑布这两句,张祜张口结舌,而解元也就被徐凝夺去了。平心而论,徐凝这两句诗有色彩的对照,有对眼前环境的突破,的确表现出了不凡的气势,确实力压了张祜。但是,如果和李白相比,虽说“千仞”(古人八尺为一仞)从数量上似乎长于“三千尺”,但“千仞直”比起“直下三千尺”本身就少了份冲击力。而李白有浪漫的想象,徐凝诗中只有客观地写实,又少了意境。诗歌不是数字比赛,胸襟与意境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难怪他的诗会被苏轼嘲弄,虽然言辞的确有点过分了。

白乐天典杭州,江东进士多奔杭取解。时张祜自负诗名,以首冠为己任。既而徐凝后至。会郡中有宴,乐天讽二子矛盾。祜曰:“仆为解元宜矣!”凝曰:“君有何嘉句?”祜曰:“《甘露寺》诗有‘日月光先到,山河势尽来’;又《金山寺》诗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凝曰:“善则善矣,无奈野人句云‘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祜愕然不对。于是一座尽倾,凝夺之矣。——《唐摭言·卷二争解元》

对于古代诗人的评价汇总诗仙(诗仙这首千古绝唱背后)(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