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有没有晋剧学习班(积蓄中酝酿蝶变)

包头有没有晋剧学习班(积蓄中酝酿蝶变)(1)

山西省晋剧院名角牛桂英和郭凤英来包和包头市晋剧团合作演出《算粮》后交流

包头有没有晋剧学习班(积蓄中酝酿蝶变)(2)

包头市中青年会演中包头市晋剧团青年演员《汴梁图》剧照

包头有没有晋剧学习班(积蓄中酝酿蝶变)(3)

1999年,包头市第二届中青年会演包头市青年剧团演出现场

包头有没有晋剧学习班(积蓄中酝酿蝶变)(4)

2021年8月,市晋剧团新编历史剧《斩唐丹》演出现场

从酬神敬神的社戏到商业演出的戏馆茶楼,从专营的戏曲剧场到包头市艺术剧院晋剧团,根据现有可考史料推断,晋剧这一古老的剧种传入包头已经有200余年历史。200多年风风雨雨,晋剧在包头大地上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出现了一批如狮子黑、高旺黑、水上漂、舍命红等誉满剧坛的晋剧表演艺术家。

1949年以来,包头晋剧表演团体几经变革,从最辉煌时候的包头市晋剧一团、二团到收归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从每年演出数百场到人才流失无法进行正常演出,包头晋剧在沉寂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2021年,随着包头市艺术剧院的成立,晋剧团作为该院下属的六大团之一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所有喜爱晋剧、关注晋剧的市民也在期待着,包头晋剧能在新的征程上迎来蝶变。

扎 根

1949年,青山剧团更名为民众剧社,第二年3月又更名新生剧团。1952年改名为漠南剧团,剧团行当齐全、阵容强盛,成为西北路上屈指可数的晋剧表演团体,翌年更名为漠南实验剧团,1956年转为国营,更名为包头市晋剧一团。该团主要演员有王玉山(水上漂)、邓友山(舍命红)、郭秀云(筱金喜)等。

与此同时,1951年,郑希文邀请晋北一带的零散艺人,组成工人剧团在包头演出,但是演出水平不高。1952年经市政府批准,接纳该团为我市的第二个晋剧团,命名为塞风剧团,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出实践,该团剧目拓宽、质量提高,1956年与漠南实验剧团一并转为国营,更名为包头市晋剧二团。该团主要演员有周陈贵(十三红)、孔月卿、范巧珍、丁耀辰等。

今年79岁的王金林回忆,1955年,漠南剧团携晋剧《梵王宫》参加内蒙古首届戏曲会演,一举拿下优秀演出奖、音乐奖,王玉山、邓友山、郭秀云获表演奖。塞风剧团携两出折子戏参加,丁耀辰、崔吉先双双获得表演奖。1957年,王金林进入包头市晋剧二团,也就是在当年,他所在的团表演的《玉棋子》获剧本奖、导演奖,4名演员获表演奖。1959年内蒙古第三届戏曲会演,由包头市晋剧一团、二团合演的《薛刚打朝》获优秀剧目奖。

“当时包头晋剧已经在内蒙古打响名气了,连着三届会演,三次都获了大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王金林说。

辉 煌

1959年,包头市晋剧总团成立,除了原来的一团、二团之外,还吸纳了固阳晋剧团为三团,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包头的戏曲事业步入鼎盛时期,晋剧团剧目的丰富和演出的活跃,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62年,从包头市艺校毕业的演奏员史德贵进入包头市晋剧总团,也就是那一年,包头市晋剧总团撤销,下属的三个团仍为独立演出单位,史德贵在二团。“那时候剧团的剧目很多,包括《孙安动本》《转心壶》《团圆之后》《周仁回府》《十二寡妇征西》《大破天门阵》等传统剧目,以及《红色的种子》《红松林》《红军女儿》《一家人》《风雪途中》等现代戏。”史德贵回忆,当时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王玉山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纪念活动,老先生现场表演《红娘》《王婆骂鸡》等拿手戏,其传人王巧云、王巧兰演出了《富贵图》《挂画》《百花点将》等折子戏,在那次活动中,王玉山还收了几个弟子。

史德贵介绍,1964年之后,剧团排演了大量现代剧目,如《海防线上》《东风解冻》《阳春姐妹》以及自编的《草原小姐妹》《钢城红旗手》《钢城尖兵》等。“1964年,我们二团80多名演职人员兵分两路,一队赴伊盟(现为鄂尔多斯市)巡回公演,一直渡黄河到陕北延安,慰问革命老区,一队赴大同巡演,都受到热烈欢迎。”史德贵说,《东风解冻》在呼和浩特市演出的时候,连续演出一个月,一天演出4场,每天吃饭都在鼓架上解决。

1966年起,包头市晋剧团名存实亡,王玉山先生去世。1972年,包头市晋剧团重建,招收了一批学员,并陆续召回了一些被迫改行的演职员,演员付立忠正是那个时候进入晋剧团。1973年于一宫东南新建团址。1975年内蒙古文艺会演中,包头市晋剧团的演出引起轰动。

中 兴

包头市晋剧团老演员郭月莲回忆,真正让包头市晋剧团走上中兴之路的,是1978年推出的自创现代戏《曲折的婚礼》,该剧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主线,剧中人物全部由中青年演员扮演。该剧参加内蒙古专业文艺调演,一举拿下编剧、导演、舞美、演员等多项大奖,剧本在《草原》杂志刊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剧团因此受到文化部通报表彰。随后,包头市晋剧团推出了自创现代戏《锄奸记》,再次引起轰动。“这两部戏的推出,让包头市晋剧团名声在外,每部戏都演出数百场。”郭月莲回忆。

1981年,在包头市首届中青年演员会演中,包头市晋剧团的几出戏精彩亮相,王秀梅、张鹏起获得中年演员一等奖,卢志庆获得青年演员一等奖。1984年,新编历史剧《依日哈图》代表内蒙古应邀参加了山西省举办的“振兴晋剧调演”并获赠荣誉锦标。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晋剧团也开始进行改革,实行个人承包制,晋剧团分成了两个承包组,开始大力走向市场。”付立忠回忆,那时候晋剧团每年演出300-600场,足迹遍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等地近30个旗、县。

而在此之前,为解决戏曲事业后继无人的问题,1982年市文化局决定由包头市艺校招收两届晋剧班学员共63人,委托山西省戏曲学校代培,学费及食宿费用都由市政府承担。马景荣正是1982年的首批学员,“我们学习了5年,1987年学成回来后,基于晋剧团的情况,以我们这些戏校毕业生为基础新成立了包头市青年晋剧团,我们排演了一些剧目,也获得一些奖项,但是那时候整体的市场环境氛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没有观众,大部分演员也都离开了,一直到2013年的时候,我们这些人签了合同提前内退直到今天。”马景荣说。

新 生

进入新世纪,2000年,包头市晋剧团并入青年晋剧团,一直到2009年并入包头市漫瀚艺术剧院成为该院下属的演出团,晋剧团的大型演出微乎其微。“在漫瀚艺术剧院的时候,因为演职人员少,大戏排不了,经常只是辅助漫瀚剧团演出或者参加下乡演出等活动。”包头市艺术剧院晋剧团演员李惠说。

2021年8月,包头市艺术剧院成立,晋剧团作为该院下属的6个专业团之一,在沉寂多年后被推到了台前,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来说,晋剧团有了新生的希望,但根据目前晋剧团的情况来看,想要把它搞起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首先是演职人员不够,行当不全,现在整个剧团只有27个人,如何唱大戏?没有拿手的大戏,如何能再次复兴晋剧团?”说起晋剧团未来的发展,包头市艺术剧院晋剧团团长任维中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一时无法解决,剧团还要发展下去,这样的局面如何破解?任维中也在不断思索。“按照现在的情况,我们只能是以人找戏,现有的演员能唱什么戏我们就排什么戏,什么戏需要演员最少我们就排什么戏,也就是根据现有情况来排戏。”任维中介绍,2021年,剧团复排剧目有《芦花》《三关点帅》《走山》《喜荣归》《见皇姑》《徐策跑城》等,完成了晋剧《斩唐丹》的排练及录像工作。2022年,晋剧团计划复排一些传统折子戏,复排两部大戏《金麒麟》《清风亭》,计划完成9场戏的排练,为服务百姓下乡巡回演出做积极准备。

“我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培养演员、排练剧目、对接市场。”说起长远的规划,任维中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晋剧团的发展离不开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市民朋友的关注和支持,希望大家能够上下协力,让晋剧在包头这片大地上重放光彩。”

来源:《包头晚报》记者 李亚强(本版图片由包头市艺术剧院晋剧团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