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

引言:金圣叹把《水浒传》称为“第五才子书”,不吝赞叹道: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之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之右者。通过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的分析,金圣叹更是总结出“性格”这一审美内涵,并将之当作衡量小说艺术成就的主因。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1)

施耐庵通过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加上夸张、反衬等手法,确实塑造出了许多极具个性的英雄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往往具有过于理想化的色彩,这也导致故事情节往往屈从于概念化的人物形象,同时使得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变得单薄。而在世情小说中,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都将显得更为复杂,《红楼梦》这部丰富的古典小说正是继承了《金瓶梅》身上的现代性。本文即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分析世情小说相较侠义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的进步。

《金瓶梅》脱胎于《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相较于《水浒传》中的武松故事,《金瓶梅》的作者做了一定删节和改动。故此,本文选取两本书中共有的具体情节做对比,即从武松打虎到武松杀嫂。

一、《水浒传》中理想主义的武松形象

《水浒传》中武松首先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这在打虎故事中展现得淋漓精致;其次武松是一个守礼、不为女色所动的英雄,这在初见潘金莲及面对潘金莲的诱惑时得到了充分展现;最后,武松是一个重兄弟情感、快意恩仇的英雄,这在武松为兄报仇这一情节中有集中反映。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2)

武松打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人知,此处单说其中几个细节要点。第一点是武松初时并不信景阳冈有老虎: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鸟大虫唬吓我?第二点是当武松看到官府印信榜文后确定却有老虎,他第一反应是转身回酒店,但是又认为这种行径不够英雄: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从不信到信,从转身到继续往前,这说明武松不仅豪气干云,实则也粗中有细,不过最终为英雄主义所驱使。

武松打虎后被封为阳谷县都头,与武大郎重逢后被带去了大朗家中。关于武松和潘金莲初见的情景,有两个细节时常被读者误读。其一为武松看见潘金莲“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其二为武松观察潘金莲的样貌: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诸多论者及读者都认为这显得武松轻浮、不够庄重,但事实上这完全是为了突出武松守礼及不为女色所动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3)

潘金莲影视形象

事实上,武松在路上碰到武大郎时便“扑翻身便拜”,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武松拜潘金莲实则是说明武松守礼。而通过武松之眼写出潘金莲的样貌,既能表现潘金莲的美貌,更能突出武松不为女色所动的英雄形象。最后武松更是说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

武松从东京归来后,发现大郎丧命,其实心中已猜到其中必有隐情。他回县衙“藏了把尖长柄短、背厚刀薄的解腕刀,取了些银两在身边”,这是在为了查案做准备。等到武松取得人证、物证之后,没想到知县却贪受贿赂不肯查办西门庆。贪官当道黑白不分,这秉承了《水浒传》前期的主题——官逼民反。于是武松较为轻松的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以告兄长武大郎在天之灵。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4)

武松影视形象

不难发现《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是特别高大的,当武松面对其他人物之时,如潘金莲、西门庆等完全沦为道具,他们的存在似乎只为衬托武松的英雄形象。把英雄人物理想化及把反面人物概念化,这是古典英雄侠义小说的一贯写法。到了世情小说中吗,我们则会发现英雄不再那么高大,而负面人物也显得更加饱满。

二、《金瓶梅》中世俗的武松形象

《金瓶梅》分为万历词话本、崇祯绣像本及张评本,因万历本脱胎于《水浒传》,崇祯本脱胎于万历本,张评本脱胎于崇祯本,故本文选取万历词话本以作分析。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5)

《金瓶梅》中武松打虎的情节除去了对武松心理变化的描写,而武松喝酒也不再是为了展现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而是为了壮胆。只见书中这样写道:这武松听了,呵呵大笑;就在路傍酒店内,吃了几碗酒,壮着胆;横拖着防身稍棒,浪浪沧沧,大扠步走上岗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还要主动喝酒壮胆,此处的武松显得有些鲁莽冲动,不再像《水浒传》中一样粗中有细。

《金瓶梅》中武松见潘金莲以及潘金莲诱惑武松的情节基本照搬《水浒传》,但值得注意的是《金瓶梅》中对潘金莲的身世做了更为具体的交代。透过《水浒传》中潘金莲对武松的幻想,我们看到的是淫妇和英雄。而《金瓶梅》中交代了潘金莲的不幸身世及对武大郎的不满,当她面对武松之时,淫妇依旧是淫妇,英雄依旧是英雄,但潘金莲的行为却也显得更为合理。当然,此处对武松的形象并没有进行世俗化的解构。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6)

但是当武松面对西门庆之时,他的完美英雄形象却被世俗化的解构了。《水浒传》中的武松较为轻松地结果了西门庆,但在《金瓶梅》中却失手了。《金瓶梅》中武松告状不成,便去找西门庆报仇。但是西门庆看到武松来了,心知不妙赶紧跑了。相比《水浒传》中的“跳起在凳子上去,一只脚跨上窗槛,要寻走路,见下面是街,跳不下去”,《金瓶梅》中西门庆的表现更为合理。因为武松声名在外,西门庆得知武松回来并且在查案,不可能不做防备。

《水浒传》中西门庆在跳不下去的酒楼喝酒无异于等死,而《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明显留了后路。同时,武松在楼下就被西门庆看到,也反应了武松过于神经大条缺乏谋划,以致于打草惊蛇,这无疑和王婆“挨光十计”形成鲜明对比。在发现西门庆逃走后,武松竟然杀害李外传,这无疑更加充分体现了武松的冲动鲁莽。兄仇未报,此时武松应当押着李外传去找西门庆,但他却把李外传摔下楼,拿他撒气!对此,武松竟然解释为:我问他,如何不说,我所以打他。原来不经打,就死了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7)

西门庆影视形象

当然,最后武松还是回来了,他将王婆和潘金莲哄骗道家中,逼她们供出当年谋害武大的实情,杀死她们之后连夜上了梁山。 但此时又存在一个问题,《金瓶梅》中武大郎其实还有一个女儿。武松只为报仇,却根本不为幼女着想,无疑也体现了他的冲动甚至自私。

结语

《水浒传》中的武松是被理想化的崇高英雄,故事中出现的潘金莲和西门庆等配角都屈从于他的英雄行径,这是古典侠义小说的典型写法。《金瓶梅》中的武松依然是个英雄,但他是带有明显缺点的更加真实的英雄,而故事中的潘金莲和西门庆也不再因衬托武松的英雄形象而存在,他们和武松一样都是真实的个人,有自己心中的追求和忧虑。

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不难发现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古典小说中的英雄似乎天生就是英雄,恶人天生就是恶人,而恶人的存在是为了反衬英雄的存在。但到了现代小说中,英雄依旧是英雄,恶人依旧是恶人,但英雄的形象不再那么完美无缺,恶人也有自己真实的内心,不会显得似乎天生就是恶的。

到了《红楼梦》中,这种现代性的人物塑造方法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例,他们作为书中男女主人公,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贾宝玉看似有抗争精神但只得屈从于贾政,金钏儿因自己付出性命却无所作为;林黛玉更是具有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以及多妒善疑等诸多缺点。但正是这些缺点,使得人物更为形象饱满。

《水浒传》中对武松的评价(对比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武松形象)(8)

林黛玉贾宝玉

参考文献

  • 施耐庵 《水浒传》
  • 金圣叹 《金评水浒传》
  • 曹雪芹 《红楼梦》
  •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