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增加了“会烹会选、会看标签”这条。会看标签是什么意思呢?

“会看标签”是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在购物前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提高生活质量。

食品标签太复杂了,每次看到货架上的食品我就懵啦,不知道该怎么挑选。

今天就来教教大家如何看“食品标签”,做个合格的“吃货”!

预包装食品是什么?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中的定义为:

“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也就是说,预包装食品就是预先包装好的且定量的食品。如各类包装好的牛奶、饼干等。

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1)

食品标签是什么?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将食品标签定义为: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凡是预包装食品,都要求要有标签。

食品标签都有什么?

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2)

食品标签要看哪些?

01

名称

食品名称是反映商品的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比如在购买牛奶的时候,有人会将乳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当作牛奶。但其实标签上有“饮料、饮品”或类似字样的产品名称,一般为含乳饮料,而非纯牛奶。

02

配料表

配料表中的各种配料是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序的。越排在前面的含量越高。

少买或少吃配料表中含有“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人造奶油”的预包装食品,注意这些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3)

03

营养标签

营养标签即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表”。

每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成分表都必须注明5个基本营养数据——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以及这些含量占一日营养供应参考值(NRV)的比例。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特征。

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4)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产能营养素,摄入过少可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摄入过量则可导致肥胖和慢性病发生。

我国是高钠饮食的国家,钠离子摄入量影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要留意标签中的钠含量。如果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更要注意营养标签内容。

需足量摄入: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尽量达到100%NRV。

需限制摄入:饱和脂肪、钠、添加糖。每日摄入量应少于100%NRV。

04

日期标示和贮存条件

日期标示分为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在保质期之内,最好选择距离生产日期近的食品,更新鲜。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同时,贮存条件也应和日期同时看,看食物是否在标示的储存条件下存放,因为只有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质期才有用。

做一个合格的吃货,从会看食品标签开始(5)

05

净含量和规格

液态食品看体积,用升(L)、毫升(mL)作为单位;固态食品看质量,用克(g)、千克(kg)作为单位;半固态或黏性食品看质量或者体积都可以。

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且固相物质为主要食品配料时,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以质量或质量分数的形式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如“净含量:425g;沥干物≥255g”。

06

净含量和规格

选购食品时最好选择知名、信誉好的厂家生产的食品。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向消费者权益组织或者监管部门投诉该厂,维护消费者自身的权益。

(广东疾控)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