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性公文在效用方面的原则(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主)

规范性公文在效用方面的原则(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主)(1)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实用文体,比如:工作总结、经验材料、信息简报、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调研报告等,这些文体多用于沟通信息、总结经验、安排工作、研究问题等事务性工作,是应用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范性公文在效用方面的原则(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主)(2)

一、事务性公文的特点

一是对象具体。事务性公文的写作对象十分明确,公文服务于谁,谁经常使用,一般都很具体。写作者必须首先弄清楚事务性公文的写作对象、适用范围和具体的特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二是格式规范。事务性公文虽然不像法定公文那样对格式有着明确要求,但也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惯用格式,包括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的写法,都遵循一定的规则。只有符合这些规范,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方便人们使用。

三是内容实际。撰写事务性公文,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处理事务,所以确定公文的观点,选取公文的材料,都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讲究实效,这样有利于工作内容的落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

四是讲求时效。不管是完成工作任务,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有一定的时间要求,只有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撰写事务性公文必须讲究时效性。

规范性公文在效用方面的原则(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主)(3)

二、事务性公文重在解决问题

运用事务性公文,可以指导工作、布置任务,可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可以联系事宜、商洽工作。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是事务性公文的主要任务。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做到有的放矢。

事务性公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这些在工作报告、调研报告、领导讲话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个报告通常要有针对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这是衡量报告好坏的重要指标。

事务性公文着力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工作中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认清问题;想要认清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基本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文章应聚焦于具体问题,针对问题讲道理、提措施、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步调一致。写作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问题根源,剖析事物本质,提出有效措施,这样才能号准写作脉搏,瞄准写作方向,避免写出不痛不痒的文字。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计划。计划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做出安排时使用的一种公文,包括规划、部署、安排、设想、打算、方案、要点等。

计划围绕具体事务展开,主要用于对未来的工作任务提前拟定目标、确定步骤,明确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那么,如何制订合理的计划呢?

首先,要简要说明制定计划的缘由和根据,要对完成任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说明完成该计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其次,要明确计划的具体内容,设计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明确具体的时间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

最后,要明确重点,发出号召,强调有关事项,提出保障措施等。

规范性公文在效用方面的原则(事务性公文以实用为主)(4)

三、事务性公文与法定公文的区别

事务性公文与法定公文在公务活动中经常被使用,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作者身份,法定公文的作者是机关、单位或其主要负责人;事务性文书的作者可以是具体部门,也可以是机关工作人员。

二是格式规范,法定公文有着严格统一的法定格式,严格的制作权限、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事务性公文采用约定俗成的惯用格式,不像公文那样有着严格要求,也没有严格规范的制作权限、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

三是实际作用,法定公文法定作用明显,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事务性公文不具有法定作用和效力,只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四是行文方向,法定公文用“红头”文件直接发布,有固定的行文方向;事务性公文借助某种公文发布,行文方向较为灵活。

五是表现手法,法定公文以说明为主,兼用叙述和议论;事务性公文除了综合运用说明、叙述和议论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描写、抒情等文学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