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好的健康习惯(养成这三个好习惯)

10个好的健康习惯(养成这三个好习惯)(1)

古圣先贤孔子教导我们:“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人若能养成某种习惯,尤其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会变成人的天性了。

人们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由养成的习惯支配的。

因此,这三个习惯,请逼自己养成,你将获得身心健康,最终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

10个好的健康习惯(养成这三个好习惯)(2)

01

锻炼身体

人在看遍世间浮沉,经历世事沧桑后,逐渐明白: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赢家。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行走,是最好的药。”

最好的锻炼方式是行走,走路对身体损伤最小,对身体的疗愈效果也最好。

作家巴金就是酷爱行走锻炼的人,他说:“人老腿先老,年纪越大越要勤走路,锻炼腿劲。”

他从年轻时就养成散步的习惯,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出去走一段路程。

到了晚年,他也坚持走路,即使腿脚不便,拄个拐也要每天走上一段路。

年过八旬,巴金依然面色红润,目光炯炯,安然活到一百多岁。

最近网上流行一段话:年少唯爱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内啡肽是一种让人年轻的荷尔蒙,充足的内啡肽有助于我们保持年轻、活力的状态。

平日里保持适度的运动,能自然释放内啡肽,让人感到舒适愉快。

千百年前的苏轼,也是喜欢在行走中获得快感。

即使人生最低谷,被贬到瞻洲,他也每天坚持快走十公里,走到全身发热,四肢舒展。

他说:“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则自知其妙矣。”

走路,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释放情绪,救赎心灵。

当你压力过大,情绪低迷时,不妨出去走一走。

在行走中,你会发现,所有的坏情绪随着汗水,一起烟消云散了。

10个好的健康习惯(养成这三个好习惯)(3)

02

情绪稳定

《老子》有言:“气,乃神也;气定,则心定,心定则是圆。”

一个人情绪稳定了,心态才能平稳;心态平稳了,做事情才能圆满。

而因为一时意气之争,任由情绪操纵,做出后悔之事,是许多悲剧的起源。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业界就是以冷静、理性著称。

在创业初期,公司状况不断的那几年,张一鸣心中也少不了焦虑、烦躁。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都很难从他脸上看出消极情绪。

他总是控制着自己,不会把消极情绪表现出来,更不会发泄在别人身上。

因为他知道,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避免情绪消耗,聚焦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

所谓真正的强者,总是善于控制情绪,绝不会被情绪左右。

这背后,是难得的修养,和为人处世的大格局。

《菜根谭》有言:“性燥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在疫情蔓延的时候,有一则新闻让我印象深刻,湖北的周先生,每天反复不断地测量自己的体温。

有天晚上泡脚后,体温一测有所上升,他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七旬的老父亲热泪盈眶地抱着他说:“不担心你得肺炎,就怕你精神出问题。”

情绪不稳的人,恐惧和担忧的堆积,就足以摧毁他的身心。

聪明的人,无论处于什么境遇,都首先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再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也是一个人最深的福气。

10个好的健康习惯(养成这三个好习惯)(4)

03

规律作息

现代人类,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越来越习惯熬夜,作息越来越没规律。

我们似乎已经忘了人类已经保持了数千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

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与神经系统和精神活动发育有密切关系的激素,叫做“褪黑素”

它的分泌遵循着“昼低夜高”的周期性波动,即晚上九点后开始增加分泌,到了凌晨两点达到最高峰。

褪黑素的分泌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只有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才能激活褪黑素合成酶。

所以如果晚睡的话,褪黑素合成时间就大大减少,褪黑素的总量就会大大减少。

那么褪黑素分泌减少会对人有什么害处呢?生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

褪黑素分泌减少会使人过早衰老,患肿瘤疾病的概率增加,还会导致失眠、抑郁症、各类炎症的发生。

由此可见,褪黑素分泌正常与否,对人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所以,科学家呼吁,晚上十点睡觉是最好的时候,不要去熬夜,熬夜对身体的损伤是无法挽救的。

培养一个早睡、熟睡、早起的规律作息,会对我们的一生都有积极的作用。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锻炼身体、情绪稳定、规律作息,这三个好习惯你一旦养成了,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

习惯也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