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1)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2)

这是生活书店2019年推送的第39篇文章

今天生活君要推荐给大家的是刘梦溪先生的新书《陈寅恪论稿》,这本书独家解读“三百年来第一人”陈寅恪先生的家学渊源、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学术精要、人格魅力、与王国维吴宓等大师名流交往情谊。

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节选)

文丨刘梦溪

《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酝酿最久、写作时间最长、篇幅最大、体例最完备的一部著作。虽然由于目盲体衰,整部书稿系经寅恪先生口授而由助手黄萱笔录整理而成,细按无一字不是作者所厘定,无一句不经过作者学养的浸润。可惜作者生前未能看到这部呕心沥血之作的出版,应了1962年先生说的“盖棺有期,出版无日”那句极沉痛的话。

本文详尽探讨了此一大著述的学术精神、文化意蕴和文体意义,提出《别传》既是笺诗证史的学术著作,又是为一代奇女子立传的传记文学,又是借传修史的历史著作。实际上是寅恪先生自创的一种新文体,特点是综合运用传、论、 述、证的方法,熔史才、诗笔、议论于一炉,将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融化贯彻全篇。如果说《论再生缘》是这种新文体的一种尝试,《柳如是别传》则是这种文备众体的著述之典范。作者更辉煌的学术目标是通过立传来修史,即撰写一部色调全新的明清文化痛史。论者或谓《别传》篇幅拉得太长,释证诗文时而脱离本题,枝蔓为说;当我们知道寅恪先生的“主旨在修史”,便不会怪其释证趋繁,只能讶其用笔之简了。

《柳如是别传》的撰写,在陈寅恪先生可谓呕心沥血之作。1953年属草,1963年告竣,然(燃)脂暝(瞑)写前后达十年之久,都八十余万言,在陈氏全部著述中固为篇幅之最,置诸史传学术之林亦属鸿篇巨制。全书五章,篇次分明,体例贯一。第一章为撰著缘起;第二章考订柳如是的姓氏名字及有关问题;第三章叙及柳如是与几社胜流特别是与云间孝廉陈子龙的关系;第四章写柳如是择婿经过和钱柳结缡;第五章是南都倾覆后钱柳的复明活动。卷前有作者附记,结尾有稿竟说偈。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严谨完整的学术专著。而且酝酿撰写此书不起于 1953年,早在30年代任教西南联大之时,先生就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①。至于读钱遵王注本牧斋诗集而“大好之”②,更远在少年时期,所谓“早岁偷窥禁锢编”③是也。《柳如是别传》不只是寅恪先生的潜心之作,同时也是他的毕生之作,当无可疑。

然则作者到底因何而撰是书?

1963年当《别传》告竣之时,陈寅恪先生感赋二律,诗前小序写道:“十年以来继续草钱柳因缘诗释证,至癸卯冬,粗告完毕。偶忆项莲生〔鸿祚〕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伤哉此语,实为寅恪言之也。”④以此,作者似又并不看重此书,只不过当作打发生涯的一种消遣手段。1961年答吴雨僧诗中也有“著书唯剩颂红妆”⑤句,流露出同样的心绪。但我们如这样来看待《别传》的写作,就被作者的愤激之辞“瞒过”了。实际上,寅恪先生深知《别传》乃一绝大之学术工程,运思操作难度极大,绝非其他著述所能比并。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3)

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 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要而言之,有以下五端,可以见出《别传》写作之难。一为“上距钱柳作诗时已三百年,典籍多已禁毁亡佚,虽欲详究,恐终多讹脱”;二是三百年来记载河东君事迹的文字甚众,约可为分具同情和怀恶意两大类,前者有隐讳,后者多诬枉,必须发隐辩诬始可得其真相;三是“明季士人门户之见最深,不独国政为然,即朋友往来,家庭琐屑亦莫不划一鸿沟,互相排挤,若水火之不相容。故今日吾人读其著述,尤应博考而慎取者也”;四是书中人物为东南胜流,处在明清鼎革之际,政治态度纷纭,如陈子龙殉明死节,钱牧斋降清后又进行复明活动,人际间颇多恩恩怨怨,不排除“有人故意撰造虚伪之材料”之可能;五是“稽考胜国之遗闻,颇为新朝所忌恶”,即使牧斋的诗文,在南都倾覆之后亦“多所避忌,故往往缺略,不易稽考”。

此五端,则《别传》之写作可谓难上加难矣。

所以寅恪先生在写作过程中感慨良多,往往因文生情,一再致意,特别是卷前和穿插于书中的题诗都是寄慨之作。卷前诗九题十一首,前面有一段话写道:“寅恪以衰废余年,钩索沉隐,延历岁时,久未能就,观下列诸诗,可以见暮齿著书之难有如此者。”第四首的诗题是“笺释钱柳因缘诗,完稿无期,黄毓祺案复有疑滞,感赋一诗”。第六首的诗题更为具体:“丁酉阳历七月三日六十八初度,适在病中,时撰钱柳因缘诗释证尚未成书,更不知何日可以刊布也,感赋一律。”试想,《别传》如系寻常遣兴消时之作,何必如此感慨至深、急切不已?第三章剖解柳如是所作之《男洛神赋》时寅恪先生提出:“男洛神一赋,实河东君自述其身世归宿之微意,应视为誓愿之文,伤心之语。当时后世,竟以佻游戏之作品目之,诚肤浅至极矣。”同样,“当时后世”如有人视《柳如是别传》为等闲随意消遣之作,必难逃寅恪先生预设的肤浅之讥。

寅恪先生自述《别传》之撰写缘由,一为30年代旅居昆明之时,偶然从卖书人手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自此遂重读钱集,产生笺释之意,以此来“温旧梦,寄遐思”;二是钱牧斋博通文史,旁涉梵夹道藏,寅恪先生的研治领域与之“有约略相似之处”,想通过笺释钱柳因缘诗“自验所学之深浅”;三是“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因而可借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四是鉴于柳如是“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轻薄者所厚诬”,欲为之洗冤辩诬;五是“世所传河东君之事迹,多非真实,殊有待发之覆”。应该说,此五项因由已足可引发史家立志撰著的兴趣了。

问题是第一项因由,30年代得之于昆明的常熟钱氏故园的那颗红豆,应更有说。且看作者的叙述:“丁丑岁芦沟桥变起,随校南迁昆明,大病几死。稍愈之后,披览报纸广告,见有鬻旧书者,驱车往观。鬻书主人出所藏书,实皆劣陋之本,无一可购者。当时主人接待殷勤,殊难酬其意,乃询之曰,此诸书外,尚有他物欲售否?主人踌躇良久,应曰,曩岁旅居常熟白茆港钱氏旧园,拾得园中红豆树所结子一粒,常以自随。今尚在囊中,愿以此豆奉赠。寅恪闻之大喜,遂付重值,借塞其望。自得此豆后,至今岁忽忽二十年,虽藏置箧笥,亦若存若亡,不复省视。然自此遂重读钱集,不仅借以温旧梦,寄遐思,亦欲自验所学之深浅也。”熟悉艺术品类之规则者无不知道,结构戏剧艺术,是讲究引线的。没有想到撰写学术著作,也这样重视引线的作用。《别传》第五章,全书即将结束之时,寅恪又拈出红豆公案,写道:

红豆虽生南国,其开花之距离与气候有关。寅恪昔年教学桂林良丰广西大学,宿舍适在红豆树下。其开花之距离为七年,而所结之实,较第一章所言摘诸常熟红豆庄者略小。今此虞山白茆港钱氏故园中之红豆犹存旧箧,虽不足为植物分类学之标本,亦可视为文学上之珍品也。

《别传》之撰写,追溯二十年前于昆明得钱氏故园之红豆为起因,而又以此红豆为全书结束之象征物,且明白揭明,其作用为“文学上之珍品”,实际上已经点出这颗红豆的结构引线之作用。只不过拈出红豆公案的意涵尚不止此。更重要的是暗示《别传》的写作,有极为深挚的情感之所寄。作者似乎要通过这部著作的撰写,来偿还一笔无论如何不能不还的“文魔诗债”。不妨再来看《别传》卷首的第一首题诗《咏红豆并序》: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

送客筵前花中酒,迎春湖上柳同舟。

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

灰劫昆明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这首诗前面有一小序:“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适发旧箧,此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及笺释之旨趣所论之范围云尔。”可见得之于昆明的钱氏故园中的那粒“红豆”,是寅恪先生撰写《柳如是别传》的旨趣的象征物,意在说明此一题材之研究,是他酝酿多年、梦绕魂牵、情感所系的一桩夙愿。他要通过此项研究来“温旧梦,寄遐思”。那么,到底什么是寅恪先生的“旧梦”?他的“遐思”为何?这些方面,下文将有所论列,这里暂压下不表。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4)

《柳如是别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年版

我想先探讨一下,《柳如是别传》的撰写,其旨趣之所在,是否也有一定的现实寄托的意涵。我认为诗的第五第六句透露出了重要的消息。“纵回杨爱千金笑”容易理解。通过笺释钱柳因缘诗,为一代奇女子洗却烦冤,河东君地下有知,自然会高兴,但归庄之“愁”却不能消却。问题是归庄所“愁”(作者且云“万古愁”)者何?谜底就在卷前诗第二首《题牧斋初学集并序》的注文里。寅恪先生是这样写的:

牧斋《有学集》一三《东涧诗集》下《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之四十四“银榜南山烦远祝,长筵朋酒为君增”句下自注云:“归玄恭送春(疑为‘寿’字之误。──笔者)联云,居东海之滨,如南山之寿。”寅恪案,阮吾山葵生《茶余客话》一二“钱谦益寿联”条记兹事,谓玄恭此联,“无耻丧心,必蒙叟自为”。则殊未详考钱归之交谊,疑其所不当疑者矣。又鄙意恒轩此联,固用《诗经》《孟子》成语,但实从庾子山《哀江南赋》“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脱胎而来。其所注意在“秦庭”“周粟”,暗寓惋惜之深旨,与牧斋降清,以著书修史自解之情事最为切合。吾山拘执《孟子》《诗经》之典故,殊不悟其与《史记》《列女传》及《哀江南赋》有关也。

关于归玄恭给钱牧斋祝寿的历史故实,《别传》第五章“钱氏家难”节考订甚详。归固是气节之士,所以给牧斋送寿联,是因为晚年的牧斋与河东君一起参与了反清复明活动,可以引为同志。而寿联的用典,是从庾子山《哀江南赋》而来,暗寓对牧斋降清的惋惜之意。“践秦庭”和“餐周粟”是关键词,这不仅指牧斋,送联之人亦在所难免。因此可以说这是不解之痛。可是从“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的对句看,似乎“回笑”“剩愁”的主词都应该指的是这首诗的作者。以此,是不是《别传》的作者寅恪先生也产生过与归玄恭同样的感受,即认为自己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境下“践秦庭”和“餐周粟”?而且和牧斋一样,也是“以著书修史自解”?词旨如此,由不得把诠释的目光移到这个方向。如果斯解不无道理,我们只好说暗寓对自己处境的惋惜也是《别传》撰写的旨趣之一,哪怕是若隐若现的旨趣,也不能排除在外啊。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寅恪先生的心理活动似乎很矛盾,一方面表现为自我深惜,另一方面,如果有人以同样的理由指责他,却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钱牧斋晚年撰写的《西湖杂感序》里,有“今此下民,甘忘桑葚。侮食相矜,左言若性”的句子。寅恪先生指出这是用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的典故,意在骂当日降清的老汉奸们,尽管自己也包括在内,也不回避,说明钱的“天良犹存”,很值得同情。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朱鹤龄愚庵小集”条,对朱所作《书元裕之集后》下面一段话颇为赞赏:“裕之举金进士,历官左司员外郎,及金亡不仕,隐居秀容,诗文无一语指斥者。裕之于元,既足践其土,口茹其毛,即无反詈之理。非独免咎,亦谊当然。乃今之讪辞诋语,曾不少避,若欲掩其失身之事,以诳国人者,非徒悖也,其愚亦甚。”这段话自然是针对钱牧斋而发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朱“能知大义”。但寅恪先生不能同意此种说法,他反驳道:“牧斋之降清,乃其一生污点。但亦由其素性怯懦,迫于事势所使然。若谓其必须始终心悦诚服,则甚不近情理。”特别是对“既足践其土,口茹其毛,即无反詈之理”的说辞,寅老格外反感,他说:“夫牧斋所践之土,乃禹贡九州相承之土,所茹之毛,非女真八部所种之毛。馆臣阿媚世主之言,抑何可笑。”把这里的辩难和前面的“践秦庭”“餐周粟”联系起来,词旨之深含,已昭然若揭。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5)

当然《别传》的中心题旨是理出河东君的生平事迹,辨章学术,别白真伪,为一代奇女子立传。所以寅恪先生在第一章叙及作书缘起时特地说明:“今撰此书,专考证河东君之本末,而取牧斋事迹之有关者附之,以免喧宾夺主之嫌。”这也即是此书原题《钱柳因缘诗释证稿》,后定名为《柳如是别传》的客观依据。而且作者在学术上悬置的目标极为严格,即要求对钱柳因缘诗的释证达到通解;但钱柳因缘诗的特点,不仅涉及远近出处之古典故实,更有两人诗章出处之今典,在这种情况下,寅恪先生提醒读者注意:“若不能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层次不紊,脉络贯注,则两人酬和诸作,其辞锋针对,思旨印证之微妙,绝难通解也。”又说:“解释古典故实,自当引用最初出处,然最初出处,实不足以尽之,更须引其他非最初,而有关者,以补足之,始能通解作者遣辞用意之妙。”验之《别传》有关章节,可以说这些目标都达到了。

① 陈寅恪《咏红豆》诗序云:“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参见《柳如是别传》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页。

② 《柳如是别传》上册第3页。

③ 《柳如是别传》上册第一章“缘起”之第二首题诗开首两句:“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参见《柳如是别传》上册第2页。

④ 《柳如是别传》上册第6页。

⑤ 诗题为《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全诗八句为:“五羊重见九回肠,虽住罗浮别有乡。留命任教加白眼,著书唯剩颂红妆。(近八年来草论再生缘及钱柳因缘释证等文凡数十万言。)钟君点鬼行将及,汤子抛人转更忙。为口东坡休自笑,老来事业未荒唐。”见《陈寅恪集·诗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37页。

本文节选自《陈寅恪论稿》

刘梦溪 著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6)

《陈寅恪论稿》

刘梦溪 著

ISBN 978-7-80768-268-4 定价:5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陈寅恪,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享有“三百年来第一人”之美誉。近年来,“陈寅恪现象”成为文化界一大热点。

陈寅恪的思想和精神,亦深刻地影响了作者的治学与处世。本书可作为《陈寅恪的学说》的姊妹篇。如果说《学说》是对陈氏学说体系内部构造的疏解,本书则是对陈氏学说体系的外部学术触点的著论,主要内容涉及陈寅恪的家学渊源与晚清胜流、陈寅恪的“家国旧情”与“兴亡遗恨”、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陈寅恪对儒释道三家的“判教”、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陈寅恪与《红楼梦》、陈寅恪与王国维和吴宓,等等。

长按扫码,即刻购买

陈寅恪写的柳如是(陈寅恪与柳如是别传的撰述旨趣)(7)

—END—

书单丨生活书店2018年度好书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购书页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