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

大雁塔,国一。位于西安市雁塔南路北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建于唐永徽三年(652),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

西安大雁塔是当年李唐皇室敕建的大慈恩寺唯一遗存,更是玄奘西行取经回来贮藏经书和佛像之所。大慈恩寺是太子李治为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敕建的皇家寺院,更是玄奘所创唯识宗的祖庭。现存大慈恩寺为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在唐慈恩寺遗存西塔院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寺院座北向南,主要建筑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雁塔、玄奘三藏院、藏经楼和寮房等。由于疫情,大雁塔只开放底层,门票照原单收取。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

大慈恩寺,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 )。玄奘任该寺首任住持,从事译经事业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

大慈恩寺由唐代皇室敕令修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的佛寺,三大译经场之一,在佛教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4)

大雁塔是唐永徽三年慈恩寺住持玄奘法师请建。塔高六十多米,凡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塔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5)

大雁塔底层共有四门,西门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南门塔外东西侧有龛门,内置唐高宗李治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和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6)

《大唐三藏圣教记》碑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7)

《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大雁塔还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 由此后世沿袭,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如今塔内仍存有大量历代题记,据有关资料载其中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方。基于保护,大部分题记都用玻璃罩罩住,拍摄成为难题。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8)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9)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0)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1)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2)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3)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4)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5)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6)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7)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8)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19)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0)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1)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2)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3)

大雁塔塔台基东侧有塔林和碑林,入口处有一口明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铸造的铁钟。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4)

碑林内碑刻为明清时期碑刻,塔林为清代高僧灵骨塔。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5)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6)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7)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8)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29)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0)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1)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2)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3)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4)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5)

以大雁塔为中心建有大雁塔广场,分北广场和南广场。广场内有大唐文化和玄奘取经内容的铜塑若干。鱼爱之合影留念。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6)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7)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8)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39)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40)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41)

唐代先有寺还是先有塔(17战疫陕)(42)

欢迎来访,愿安康常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