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一天短文(晨读一立方米的夏天)

搬家,也是一个仪式,为这个暑假刻上一道清晰的印记。

夏天的一天短文(晨读一立方米的夏天)(1)

  小时候,我住在小城市,家到学校是一个铃声的距离,听见学校里开始打上课铃了,立刻离开家,往往能赶在老师前面冲进教室。有了孩子之后,也致力于让他能减少路上的奔波。但在上海,幼儿园、小学、初中虽然都在徐汇区,却不在同一个街道,上海的一个街道起码就是好几公里的直线距离,故此孩子十二岁,我已经搬了两次家,又在“烟花”来临的台风季里开始了第三次。

  所以,这个暑假,别人一放假就迫不及待地飞去祖国各地跟着诗情画意旅游,而我和儿子,则宅在家里一起断舍离。

  小詹很念旧,只要是自己写过字的纸,都不舍得丢掉;很久没看的书,刚把它打包准备捐掉,他就会“挖地三尺”一定要找出来,只能偷偷放回书架,装作是他没找到。所以,五年下来,整面墙的书架都被他占领,满满五抽屉的试卷讲义作业和课本挥之不去,生病的时候同桌写的留言条、幼儿园和妈妈一起做的手工——无数记忆把家里塞得满满的。

  本来,我也很欣赏他的这种细腻的小情绪。但上周搬家公司说,一个立方米要收500元,吓得我抓住他一定要扔掉几个立方米的回忆才行。

  预初的孩子,不那么容易妥协,我让他整理他的玩具、课本和书籍,他却盯着我的手机,只要我一打开淘宝,他就会说:“不要乱买了,买了再来丢,你看看,这家里,谁的东西最多。”环顾四壁,言之有理:开会发的纪念品、特别场合穿过的衣服、一时兴起买了再没用过的小饰品,随便数数,我的东西竟是他的数倍。只是因为他是孩子,便觉得成长路上的很多物品都不需要保留,而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妈妈,却留着很多的念想妄图留住青春。

  当初为什么会留下这些呢,很多时候是想留下那些自己很满意的瞬间,日后来和孩子分享,生怕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里,自己没有了存在感。但如果孩子的未来是幸福和充实的,又何必在意这些?

  很快地,我就理出了差不多一个立方米的杂物,送它们去了该去的地方,有的送了朋友,有的上了咸鱼换钱,还有些进了废品回收站。

  孩子倒也爽气,拍了拍五个抽屉,说:“这些都处理了吧,小学学过的知识都在脑子里了,不要也罢。”我倒不舍得了,翻出作文本、美术簿,一一收藏起来。

  衣服鞋子、文具书籍,满满几箱子,寄去了云南和四川的小学校,分享给了弟弟妹妹们。玩过的玩具,还是不舍得,收在了床底的收纳箱里。也对,人生没有些许贪恋,还有什么上进的动力吗?

  整理旧物的夏天,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月,收拾了五年来的心情,整装待发,准备向下一个人生阶段出发了,暑假的第二个月,我们会一起搬进新家,一起迎接新的学年、新的老师、新的同学。

  搬家,也是一个仪式,为这个暑假刻上一道清晰的印记,欢迎来做中学生!(吕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