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

武安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部,西依太行山,东望华北平原,山岭纵横,河川交织,地形险要。

武安地名的寓意为“藉武而安”或者“止武而安”,意思是凭借武力平乱安邦,实现长治久安。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1)

古时,武安境内沿小摩天岭山脉筑有长城,并有峻极关、黄泽关等关隘,扼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是晋冀豫三省交通要道,所以,武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武安古志称:武安旁晋,极秦,跨燕,蹑赵。鼓山峙于前,定晋嶷(yí)于后,洺水流于左,太行耸于右,地险天成,为中州藩蔽(fān bì)。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2)

“中州”指河南省,因为解放以前,武安隶属河南省,且位于河南省的最北段,其西北的活水和管陶两乡斜入冀晋之间。

“藩蔽”,是古代时人们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这里指“屏障”的意思。

武安古时称为“中州藩蔽”,即中原的屏障,可见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3)

又据明代学者崔铣编著的《彰德府志》称:武安并山作邑,西据十八盘,要害地也。

武安进士白芬也曾写道:涧白峪、摩天岭皆险也,邻晋东南鄙,隶中原西北天隅,安危寄之,守地实在“武”矣。

这些文献资料都充分说明武安实为设险守国之义也。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4)

历史上,诸多著名的战役就发生在武安这一“要害地”。

赵奢屯军武安,阏与一战成名

公元前270年,秦将胡阳率军伐赵,包围阏与,屯军武安西,威逼赵都邯郸。

赵国派赵奢拒敌,军队驻防武安康二城一带,秦军鼓噪勒兵,瓦屋皆震(武安瓦震),诱使赵奢决战。

赵奢采用增垒策略,假作防御姿态,麻痹秦军。

28天后,赵军偃旗息鼓,隐蔽行军2天1夜,突然插入秦军后方,占据阏与北山,居高临下,一举击溃秦军,赵奢一战成名。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阏与之战”。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5)

王龁率军攻占武安,意图一举灭亡赵国

公元前259年,惨烈的长平之战后,白起副将王龁曾率军攻占武安,并在武安积极修筑城池、关隘等攻防工事,传说武安土城就是白起所筑。

当时,白起计划乘胜攻占邯郸,一举灭赵。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秦相范雎中了魏、韩派出的说客苏代的反间计,加上范雎嫉妒心作祟,于是调白起回秦都咸阳,秦国错过了灭赵的战机。

邯郸战役时,武安成为秦国进攻邯郸的前沿阵地,后来秦国在赵、楚、魏联军的反攻下大败,赵国趁机收复武安等失地,白起也被迫自杀。

曹操攻打武安毛城,截断上党粮道

公元204年农历正月,曹操攻打袁尚的邺城(今临漳西北),久攻不下。

袁尚委任武安长尹楷驻守毛城(今武安阳邑南一带),保护通向山西上党(今长治)的运粮道路。

四月,曹操安排大将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亲统大军进攻武安长尹楷,尹楷大败。

曹操率军自武安乘胜进攻邯郸的袁尚部将沮鹄,一举攻陷邯郸。随后又水淹邺城,击败袁尚,俘获邺城守将审配,审配决不投降,被曹操斩杀。

曹操被汉献帝封为冀州牧,从而奠定了在北方的统治基础。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6)

李世民截断洺河,水淹刘黑闼

公元622年,刘黑闼攻占洺水,杀死唐初勇将罗士信。

李世民率军讨伐刘黑闼。

刘黑闼被唐军包围,粮草将绝,决定南渡洺河与李世民决一死战。

李世民预先派兵在洺河上游堵截流水。

刘黑闼军看到洺水断流,迅速渡河,李世民亲往出迎,刘黑闼率众死战,自午至昏,势不能支。

李世民趁夜色昏暗,决开洺河上游堵截之水,水深丈余,汹涌而至,刘黑闼军被淹死数千之众,被斩首1万余,刘黑闼率200余骑奔突厥。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7)

唐将李克修战败孟方立,俘虏吕臻

公元886年,唐将李克修出兵崤山以东地区,先后收复邢州、洺州,后又攻占武安固镇。

孟方立派遣大将吕臻前来增援。李克修与敌军战于武安焦岗,大败吕臻军队,并俘虏了吕臻,斩杀、俘虏孟方立军数以万人。

明末农民军与明军大战,逼近武安城

公元1632年,高迎祥、李自成等率军数万人进入武安,在武安矿山村一带扎老营,后又返回山西。

第二年农历正月,农民起义军首领高迎祥、李自成等率军由山西下太行。二月七日,农民军在武安西部山区合击明军左良玉部,明军大败,武安守备曹鸣鹗、武安典史吴应科皆战死,农民军进逼城西。

武安知县张国柱请御史冀体之次子冀弼良守城,冀弼良率炮手300余,冲锋直人,农民军大败,后退30余里,武安县城未克。

1633年,农民军将领王自用等率军进占武安管陶川,武安知县张国柱急搬救兵,河北兵巡营守备王士仪领兵150名,在武安县西的小店村阻击,王士仪射杀王自用,农民军奋起反击,王士仪战死,阵亡官兵147人,只有4人生还。

1644年,李自成部攻克北京,明朝灭亡,武安知县窦惟辂饮毒自尽。

林凤翔部攻陷武安城 ,知县钱应升携金潜逃

公元1853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翔率师北伐由山西翻越太行山进入武安,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兵临武安城下。

武安知县钱应升闻风丧胆,携金潜逃,城防毫无抵御之力,稍攻即破。

林部入城后,遇难绅民妇孺达567名。

二十七日,林部沿洺河出境,与清军纳尔经额战于临洺关西,清军败绩。

事后,知县钱应升反以林部没有入城敷衍罪责,绅民公愤,联名控诉,钱应升服毒自尽。

历史上武安的战事(武安古称中州藩蔽)(8)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李白)历史上,发生在武安的战事不知使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因此,我们回忆战争,期盼和平,愿世界永远没有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