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

东方红,太阳升……一曲陕北信天游

从黄土高坡唱响了中国

从中国唱响了世界

会“唱”这首歌的

还有下面这张车票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1)

“最牛火车票”曾风靡网络

前些年

通过一座名为“东方红”的边陲小站与

另一座“太阳升”的火车站之间

售出的“东方红——太阳升”车票

被称为中国最牛火车票

“东方红”站由此被外界熟知

而就在最近

它以一个全新面貌

出现在世人面前

7月31日

由中国铁建铁五院负责设计的

我国铁路网中

唯一以“东方红”命名的火车站

——新建东方红站

正式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建成

站房以“林中木屋”的造型

还原了半个多世纪前

挺进“北大荒”的转业官兵当时居住的场景

象征着一座见证了

黑土地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的时代丰碑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2)

新建东方红站外观

今天,和小新一起

来听听“东方红”的故事

“东方红站”带来曙光和希望

时光回溯到1958年

中国边疆拉开了“不见硝烟的战场”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密山

各路垦荒大军正向荒原进军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3)

史料图片

建设大军涌向茫茫荒原

冲进崇山峻岭、踏平皑皑白雪

史称“十万大军”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4)

史料图片

根据现实需求和对现场的勘察

由密山向三江平原的铁路开始被修建起来

密东(密山至东方红)铁路

成为首先被修建的一段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5)

史料图片

1958年

这座位于即将修建的铁路尽头的终点站

被起名为“东方红站”

寓意中国最早迎来太阳的地方

象征着曙光和希望

随着不断向前挺进的铁路修到这里

就像一把巨大的铁犁划开无边的原野

“北大荒”愈发生机盎然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6)

老东方红站外景

东方红站也成为见证

“十万大军挺进完达山”

“铁道兵将铁路修进北大荒”

等相关历史的标志性建筑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7)

老东方红站站台

60多年来

东方红站承担着运输粮食、木材

和生活物资的使命

如1959年修建人民大会堂所用的红松

就是从该站装车、经密东铁路运往北京

而东方红站客运业务主要服务于

转业官兵、家属和周边的林区工人等

“林中木屋”见证不朽精神

近年来

随着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尤其是林区独特的天然与人文旅游资源

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客商

前来摄影采风和投资兴业

新建东方红站工程被提上日程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8)

设计团队手绘方案图

2021年8月1日

新建东方红站项目正式开工

虽然新站房仍是一座边疆小站

但承担设计任务的设计师们

却倾注了大量心血

针对站房外观绘制了40余版方案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9)

40余版方案设计优化

设计师们最终敲定了

“林中木屋”的设计理念

它代表着铁道兵将铁路修到这里

与十万垦荒战士扎根深山

共同开荒拓野的不朽精神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10)

站房顶部设计了白色盖顶

还原了白雪皑皑下的木屋形象

站房正立面抽象出一个“東”字

既是对时代精神的追忆

又是历史的见证

更是继往开来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11)

新建东方红站共有地下和地上三层

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

进出站设置采用“平进平出”模式

更适应铁路“公交化”的高效运转

实现与城市交通的无缝衔接

旅客换乘更加便捷

北大荒的生态公园(东方红太阳升)(12)

同时

因站房地处我国高寒地区

当地最大昼夜温差突破了70℃

站房外墙设计选用了A级岩棉保温

以确保站房内部的保温性和舒适性

整体形态描绘出一座

体现生态特征与地域精神的现代化车站

象征“北大荒精神”不朽

“铁道兵精神”永存

从“东方红”驶向“太阳升”

从“旧时光”驶向“新时代”

这座饱含历史韵味的火车站

还将在新征程的路上

见证更多“中国奇迹”

———— / END / ————

责任编辑丨彭 敏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