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

作者 胡莎士


秋风送爽的时光,又该听到蛐蛐在院墙旁、在瓦砾下唱歌了。这些天来,在我们暗香女士悠悠丰惠这个方寸世界里,找回了我许多故乡丰惠的故亲、老师、同学、朋友和童年玩伴。我们聊故乡,聊爹娘,聊艰苦奋斗的人生,聊欢乐无忧的童年……

想起小时候的玩耍花样,那真是多了去了。比如打弹子、括洋片、甩铜钱,还有玩弹弓、放风筝、斗高跷、滚桶秋(圈),还有拾田螺、摸螺蛳、钓鱼虾等等,那真是玩出了家乡风情和时代色彩。

玩蛐蛐,就是秋天童年玩伴们的最大乐趣。 蟋蟀(俗名蛐蛐),昆虫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玩虫。蛐蛐生性孤僻,喜欢独居。尤其是公蛐蛐,绝对不与同性合居,一旦遇见,双方就会咬斗起来直到你死我活。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2)

蛐蛐的叫声,其实是翅膀发出来的,雄性蛐蛐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相互摩擦,就会演奏出悦耳的音乐。 自古至今,玩客们就是因为喜欢它特有的好斗习性和好听的叫声,把它视作昆虫界的最佳宠物。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3)

蛐蛐喜欢栖息于地表,比如残瓦下,土穴中,草丛里,墙洞处。其中容易逮着的还是砖瓦下和土穴中的蛐蛐。尤其是土穴中的蛐蛐,逮着的成功率最高,而且捉拿过程蛐蛐不易受伤,但蛐蛐的个头较小,要逮个头大的,斗咬起来总是能赢的蛐蛐就得去老县政府废瓦砾堆里去。

根据蛐蛐的栖居习惯,在去逮蛐蛐时,就必须计划好准备去哪里逮。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丰惠,我去最多的地段是:老县政府废址,后畈,周家台门南侧菜地,已倒塌的老城墙土基,人少偏僻的院墙根,还有菜园的毛豆地。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4)

现在,我们还要准备捉蛐蛐的工具和盛蛐蛐的笼子,最普遍、最通用的是竹管笼和罐头罩。这两样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做。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5)

先说竹管笼,锯下一段竹节间距离较长、直径约3一4厘米的老燕竹,把两头竹节锯掉,用水洗净后在小火上烤一下,以免在开槽时开裂。在竹管长度正中的横断面上用锯子拉一条槽,深度约弧长的1/2弱,此槽用来插铁皮隔板。再在隔板槽左右两侧用刻字刀刻出3一4条纵向透气缝,缝宽约3毫米(详见图示)。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6)

注意透气缝的两端至少要与隔板和管端留出1.5一2厘米距离,以保证笼子的强度。捉到的蛐蛐从管笼两头放入,中间用隔板隔开,两端加纸团塞子即宣告成功。

至于蛐蛐罩就容易很多,只要找一个50支装的空香烟罐头,用钉子在其周身打满小孔就成了。当然现在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用不锈钢丝编成得非常漂亮的罩子了。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7)

好啦,一切准备停当,那就带上你的笼子和罩子出发吧,今天我们去老县政府(废址)捉蛐蛐。走西大街往东过关帝庙進站弄,一直走到站弄尽头有一条小路往东一拐,就到了老县政府的西部边境,这时你会听到在大片瓦砾堆上到处都是蛐蛐的叫声。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8)

如果听到慢节奏的长时间鸣叫声,那是单身公蛐蛐在召唤对象。如果听到快节奏急促叫声,那是两只双抢蛐蛐在打架抢地盘,如果听到“唧玲玲,唧玲玲”优雅的弹琴声,那是公蛐蛐在向母蛐蛐表达爱意呢!

动手前,你的耳朵要认定你准备下手的那个叫点,一定不要见异思迁。当你走近目标时,它会停止鸣叫,不要着急,它还在里面。

你要先清理掉周围的碎砖破瓦和杂草,准备好罩子,轻轻地从上往下移去砖瓦,注意!有时候蛐蛐待在瓦与瓦之间的夹缝里,但多数是在着泥土地的那块瓦下(因为它喜潮湿),慢慢翻起砖瓦的一头,这时你已看见蛐蛐了,而且往往是公母在一起,这时它会往另一头钻,不要着急,它不会马上蹦走,在你确定了那只头大、袍黑、双枪的公蛐蛐后,快速用罩子罩住它,受到罩子运动气流的刺激,蛐蛐会乖乖地爬到罩子上。

起罩时,一手掀罩,另一手迅速闷住罩口拿到一处开阔地把蛐蛐装进竹管笼,接着再去捉第二、第三只。

因老县政府废址长年荒废,在瓦砾乱草堆里真是五毒俱全,蛇、蜈蚣、粘粘虫等什么都有,还有许多蛐蛐的天敌如壁虎、螳螂等,即所谓存优汰劣,能存活下来的都是强者。所以这里的蛐蛐品种多,个头大,打斗厉害。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9)

头上有块白斑的叫白头翁,头暗红色的叫红头,头色发黑的叫铁头。蛐蛐的两片大颚我们叫钳子,颜色偏浅的叫水钳,棕色的称火钳,暗黑色的是铁钳。铁钳最厉害,水克火所以水钳第二,火钳第三。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0)

当然以上这些套路和说头都是玩伴们自己编出来的。 当然,顺手也可以捉几只母蛐蛐来,把它和公的关在一起,以便能欣赏到美妙的弹琴声。

捉来的蛐蛐,到家后,一定要从临时管笼取出,分类养在泥罐或陶瓷器皿里,个头大的单独放置,个小的与三枪放在一起(只能放一只公的),蛐蛐很好养,只要罐内保持潮湿,每天喂少数饭粒、或菜叶、或毛豆、辣椒即可。

接下来你就去找玩伴斗蛐蛐……你就坐在天井里一边喝茶一边听蛐蛐夫妻谈情说爱吧!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1)

是不是写得噜哩噜嗦啦!还得感谢你耐心读完了。写此文没有别的意思,无非是想留住这不算高雅但也蛮有意思的民俗罢了。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2)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3)


作者简介:胡莎士,丰惠镇西大路胡家台门人,民盟盟员,高级工程师。1964年浙江化工学院毕业。历任轻工业部规划设计院第二设计工程部副主任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41年出生)现退休,定居北京。

浣溪沙光阴流转(夏去秋来话蛐蛐)(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