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和画家的故事(一个同时见过佛陀)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奥德曼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梵高和画家的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梵高和画家的故事(一个同时见过佛陀)

梵高和画家的故事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奥德曼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外...

影片的名字是《the Man from Earth》,earth 有地球、泥土、洞穴等义项,百度发现这部片子被很多人翻译为《来自地球的男人》,我认为Eath 取“洞穴”这一含义比“地球”要好,原因后叙。

剧情是这样的:一个叫做John Oldman的35岁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突然之间要离开工作和居住了十年之久哈佛校园,这引起与之要好的同事的不解。好好的,为神要走呢?大家前来为他送行,帮助打点完行囊,大家围着炉火聊天话别。聊着聊着话题就又集中在了John为什么非要离开上来。John一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最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一个活了14000年的,来自洞穴的原始人。经历现在已为人知的民族迁徙,曾经游走于欧亚非各个大陆之间,如今的他依稀留有对自己往昔成长的回忆。在长达14000年的经历中,他曾经穴居,当过原始部落首领,到印度跟从佛陀学习,与梵高交往。最后爆一个巨料就是,其实,他,就,是,耶稣本人!是他亲身创建了基督教。当然,现在的教义教规以及人们对基督的理解早已与他当年建教的初衷相距甚远了。同事们对他的质疑和反驳当然从一开始就存在,到这里达到高潮。这些同事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分别是哈佛大学的历史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心理学的教授。但他们逐渐感到,从他们自己的专业知识出发,他们每个人都无法真正反驳John。在逻辑上John是完全自洽的,且有很多经验事实证实,比如室内石器时期的物件,梵高送他的画,十年未见变老的容颜等等,最让人震惊的是他最后竟然被确认是年逾花甲的心理分析学家Will的亲生父亲。最后,唯一一个相信他的知情者——那位爱上他的女教师,与他一起离开了。片子挺有意思,看点颇多,随便谈谈。

一、真相存在么?

一般人认为真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逻辑自洽,二是经验支持。一条不符合,就一定是非真的。但从这两条去驳倒John,在影片提供的信息来看是得不到确实结论的。因为他的叙述逻辑上没有问题,经验上也有证据。当然,他的故事也并非完美无缺,John不能彻底的证实自己,同事们也不能完全坐实自己的怀疑。真相在是与不是之间。实际上,人们通常认为的逻辑与经验这两条真相原则并不能证实真相,只是人们增强信念的方式。逻辑自洽当然需要,但是你怎么能以自己的逻辑揣测另外一种逻辑存在的可能呢?若是有一种逻辑是地球人的逻辑所不能理解的呢?形式逻辑理解不了辩证逻辑,辩证逻辑理解不了中观逻辑。平面国的小人是不能想象我们世界中身高这一概念的,这就如同我们不能理解超距作用和量子纠缠一样。夏虫不能语之冰。把理解不了的统统称之为荒谬,这行为本身就是荒谬的。另一个,经验事实的证实原则实际上是不可能完成的,逻辑实证主义之前就这么提过,后来后退一步,被波普改成了证伪原则。即我们虽然不能找出世界上的所有的乌鸦去证实“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但只要找出一只不是黑的乌鸦。那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那这个命题就是科学命题。(波普还认为凡是不能提供证实方法的命题都是非科学的命题,辩证法和心理分析就是这样的)。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行,因为我们怎么确定一只鸟是不是乌鸦呢,定义与具体事例谁先谁后的逻辑缠绕始终存在。后面又提出了判定真假的标准在于主体间共同认可的意见。到这里真相已经不那么客观了,而是很主观。基本上等于大家觉得差不多,那就是真的啦。很多影评者纠结于John到底是不是在说谎,其实我倒觉得这并不是影评的重点。更深刻的问题是,语言的罗生门处处存在,人类的知识极其有限,与其追求真实,不如追求真诚。这才是一部科幻片深化为文艺片的关键所在。一句话,真相渺不可得,真诚返身而见。

二、基督曾受教于佛陀么?

John自言曾经亲近过佛陀本人,并跟随他学习佛法。佛陀去世之后,他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基督教。他说现在《圣经》中对于耶稣的神话完全与事实不符,历史上的他本人只是行医救人,昏死后苏醒,并没有化水为酒,死而复生的神能,后世的说法都是以讹传讹。这一说法倒很像我国的《老子化胡经》,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西晋天师道祭酒王浮与沙门帛远吵架,背地里作了《化胡经》,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的故事。(更猛的是,老子教化完佛陀之后还回来顺便教化了孔子),《化胡经》后被判为伪经,但John的言论也是荒诞不羁么?从事实上看,难辨真假;从义理上说,姑妄信之。

三教同源,东西一体本是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我们承认佛陀、老子、耶稣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开创者的话,如果我们承认他们都对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求得了最深彻的洞见的话,那么无论谁取自谁,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他们求得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如何领悟实行他们的答案与教义。缘起性空,无为而不为,以及新约的心法都是相通的。如果能了悟到这个程度,圣经坛经道德经,就经经正经了。可惜,这种纯正见地在基督教中和西方主流文化反倒成为异端,只是现在在一些文学电影中才从秘传转为逐渐公开,似乎暗示耶稣是人不是神的《达芬奇密码》也近此义。

三、John到底是谁?

John身份到底是谁?难道真的有永生之人么?那岂不是很多漏洞?为什么不测测他的骨龄,一下就知道呀。这些说法都对电影采取过于对象化的看法,很多事情妙就妙在真假之间。太真,则无生趣;太假,则显造作。细细想来,John应该就是人类历史的化身,而不是神马历史学教授。他名叫Oldman,我们不是也常说历史老人么。片中又以历史学教授的身份既是对这一身份的暗示,又表明John不仅仅是人类历史,还是人类历史的自我认识。历史会遗忘很多事情,John只是在学习教科书的同时回忆起来自己的成长经历,实现了对自身身份的认识。这种回忆-反思说,颇有柏拉图—黑格尔的遗风。既然是John就是人类历史,那片名中的Earth翻译为洞穴就比较恰当,因为他预设了John来到了走出洞穴的现代人面前,而若翻译为地球,似乎有向外星人诉说的意思,不靠谱。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John的表情始终令人玩味,那是一种千帆过尽又情志不死的表情,无所谓,又无奈何;悲伤,又淡然;善良,又无情;独立,又依恋。历史不正是这样么?历史比单个个人长久得多,但也并非永生,他终有消逝的那一天,这就是命运。命运不能解释,只能领悟。能够洞穿他命运的人,只有佛陀。片中John唯一表现出崇敬赞叹之情的人就是佛陀。佛陀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只有佛陀是知道他。知道他的身世与命运。Jhno最后魂归何处?这个基督教三千年信仰的创立者最后却说没有信仰,这个繁衍过无数子孙的人却注定像游魂一样飘荡?他活了14000年,且还将活好多年,但他终有一死。在无限的时光之河中,14000年又算得了什么?微斯人,谁与归?影片最后John还是在理性和情感的纠结中倒向了感情,与喜欢他的女人,一起离开了。他们会再一次分离吗?当然,或者也许……

四、其他隐喻

女大学生:对于John的故事,她关注的不是真假,而是趣味。她会问“你见过恐龙吗”这种好玩的问题,代表人类少年时期的天真本性。生物学家:知识死硬派,名为追求真理,实际自我封闭,西方逻格斯主义代表。人类学家:对于john始终怀有善意与包容,代表人类善良宽容本性。女历史学家:对抗无奈命运的人类之爱,不求永恒,但求拥有,即使有一天John会又一次离开。女基督徒:将人类从奴役中解放出来,比要奴役他还要困难。Edith这位女教授拒绝承认john是耶稣的事实,在john谎说自己在撒谎的时候,她亲吻了他,并表示自己原谅了john,这是人类精神甘愿自欺受奴役的代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