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

粉丝投稿:

哈喽店长,我想咨询的问题是面对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如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每次我不吃饭,我妈都会不开心,还会威胁我以后不做了,有时候还会说很难听的话,“白眼狼,我再也不讨好你了”可是我并没有要求妈妈做什么呀,都是她自作主张,还要强迫我,经常这样子,我真的很想让这种关系彻底崩裂

其实不吃饭有很多原因嘛,可能刚好就是那天没有胃口,但是她觉得不吃就是不尊重她的劳动成果。沟通我试过了, 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只想调控自己的心情,因为每次这样我都特别不开心。希望店长能够做一期父母控制欲强的视频,但是不管我的愿望有没有实现,都很感谢安慰记给我提供了一个倾诉的机会,未来,我会一直支持店长的。

店长回复:

虽然我不能满足每个人的愿望,但是我会一直一直做下去,陪伴大家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让人想炸裂的来自父母的超强控制欲。要想彻底战胜这种控制欲,我们需要用到以下几本书《依赖共生》《我们内心的冲突》《我已经,够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1、父母未愈合的伤口

父母的控制欲会这么强呢?真的很难理解。他们每天脑子里对我们有无数个要求,小到喝牛奶、喝热水、穿秋衣、穿秋裤,大到要求我们考到什么分数、名次,选什么大学、专业、做什么工作,甚至什么时候恋爱结婚,跟谁恋爱结婚,他们都全包圆儿了。好像我们就是他们在玩人生这个游戏的时候,一个被操控的角色而已。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1)

如果尝试去跟他们沟通吧,可能就会出现像这位糖丸儿一样的情况,完全没有用啊,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他们好像也不会意识到,也不会去承认自己的做法就是控制,就是操控,他们反而认为是“讨好”,是他们的付出和爱,都是“为你好”。这仨字儿现在真是一听就起鸡皮疙瘩哈,那为你好,你可不就得听话、感恩和认可他们么?不然就是你的问题呀。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2)

加州大学心理系主任温霍尔德教授,他写的这本《依赖共生》,就是专门讲控制关系的,而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就是特别典型的一种。

他提出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父母都有未愈合的伤口,很多父母的童年也都经历了创伤,而且都是不小的创伤,他们可能会提到当年“能有饭吃,活下来就不错了”、“我们饿的时候根本没有饭吃”等等等等。父母那一辈没有什么心理科普,所以他们可能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创伤后遗症当中,他们甚至都不懂什么叫尊重自己的感受,自然更难理解什么叫尊重孩子的感受。他们只知道自己没得吃,孩子就得多吃,这样的教育方式就很难让孩子建立自我。所以很多父母控制欲很强的人呢,都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没什么主见。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3)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找到真正的“自己”,Ta会创造一个虚假的理想化形象,也就是父母自己做不到什么就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如果对方达不到,还会非常愤怒。前段时间很火的剧《隐秘的角落》里,有这么一段印象挺深的: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4)

朱朝阳的妈妈其实就是把牛奶当成一种控制的工具,喝了牛奶就意味着朱朝阳接受了她的爱和控制。我们一般认为喝了牛奶长得更快,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她特别希望儿子赶紧成长为一个成绩好、高大、负责任、可靠的儿子,这就是她想打造的理想形象,一定不能和随随便便抛下她的前夫一样,脱离她的掌控。所以强烈的控制欲背后其实是她的伤口和强烈的不安,然而越是不安,就越想要控制。

2、其实谁也离不开谁

控制通常是依赖共生关系的一部分,孩子需要被控制来满足父母的疗伤需求,而这个过程中其实还同时存在着情绪控制。在生活中,控制性强的父母经常会对孩子有下面一些表达:

伤心失望:“哎,长大了,翅膀硬了”

否认蔑视:“小孩子懂什么”“你哪知道什么好”

指责攻击:“不孝”“白眼狼”

威胁孤立:“我再也不给你做饭了”

过度满足:“你想要什么我们给你,只有家里人才真的为你好,其他人都不能信(包括你自己)”

这样的表达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父母伤心失望-孩子内疚、自责

父母嘲讽蔑视-孩子自卑、怀疑自己

父母指责攻击-孩子受伤,讨厌自己、自我攻击

父母威胁孤立-孩子害怕、无助

父母过度满足-孩子依赖父母,很难独立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其实就是对孩子的否定。

如果孩子想继续维持和父母的关系,就只能委屈和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认同父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依赖共生的关系。所以在控制欲中成长的孩子可能已经发展出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因为真正的自己根本不被身边的大人接受,当你天真地讲出一些事实以后如果受到惩罚,你很快就能学会安静,你发现只要说出别人想要听到的事情,关系就可以继续。但这种家庭依赖共生的的伤害性经常不容易被察觉,因为这个虚假的自我真的可以让我们,表面上看起来“是快乐的一家人”,我们以为这样就够了。但总有那么一刻,虚假表面的快乐也不能说服和支撑你了,濒临爆炸的边缘,你能做什么呢?

3、谁的锅谁背

脱离共生关系的控制轮回不是说,要马上和控制我们的人断绝联系。大家不用害怕,而是说我们在关系里可以做真实的自己,也支持对方做自己,我们最终要建立理解和联结,而不是制造困住对方的枷锁。温霍尔德教授把这样的关系称为相互依存,在家庭中从控制到依存。这样的转变可能会遇到困难,比如最直接的,父母可能不想改变,会继续否定孩子,会说这个孩子有问题,竟然让父母改变,那这样肯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所以首先我们要学会保护真实的自己,让自我的成长发展不要被父母的否认所阻碍,那这个保护的方式就是:谁的锅谁背。也就是划分责任,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

怎么划分责任呢,无非是下面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你的问题,那就不要找父母的事儿,自己解决。第二种情况是父母的问题,那你就不要瞎掺和,让他们自己解决。第三种情况是大家都参与的问题,那就要一起像一个团队一样,商量解决办法。那我们来看看具体怎么应用: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5)

1 你的锅

你之前总是向父母的要求或者建议妥协,那就是你的锅。因为父母提了要求是他们的事儿,但是你听不听是你的事儿,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责任承担下来,然后练习如何坚定地拒绝。

2 父母的锅

比如你明明不饿,你妈非要让你吃这个喝那个,你说了不喝,妈妈生气了骂,你没良心,那这就是父母的锅。是妈妈自己要去学习的,妈妈要学习孩子有时候不吃自己做的饭,不是不爱自己的表现,而是真的不饿。比如你说了一次,妈妈可能不能马上理解,这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但是没有理解,你也不要替她解决,比如明明很撑还是喝下去了,还要连夸做得好吃,那你就是没有做到谁的锅谁背这个方法,那妈妈永远无法理解真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只要每次都提醒一下,让父母知道,不用刻意讨好不用控制,也可以获得我们的尊重和爱,这个方法就奏效了。

3 父母和孩子都有问题

只要前两种情况都各自练习好了,再遇到问题,所有的家庭成员就能够作为一个团队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了,所以坚持前两个步骤是尤为关键的。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6)

很多时候你自己都坚持不住,比如总想把气撒在父母身上,试图让他们背锅,父母也是试图用控制的方式来让你背锅,那这个关系就会变成无休止的隐形报复了。

我在这里送给大家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你的认知水平是绝对比上一辈的父母要高不知道几个level的,如果你自己做不到的事儿,你就不要指望父母能做到,因为他们在人生这个学校里是差生,你才是优等生,只有你做到了学会背自己的锅,父母才有机会学到正确的相处方式。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7)

我最近特别喜欢《脱口秀大会》里老罗的大局观。

为什么有些父母的控制欲那么强(父母控制欲太强)(8)

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才是家里有大局观的人,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要低估自己。如果你总是低估自己,推荐布朗教授的这本《我已经,够好了》,再加上今天推荐的两本书,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掌握超级厉害的大局观。

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家里最具领导力的成员,带领整个家庭实现真正的快乐。


【安慰记心理小店,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